陳昭棋
摘要:書院制教育管理是高校教育管理改革的一項創新性探索,以學生全面發展為基點,將專業教育與通識教育結合,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非形式教育。從實踐來看,由于書院制教育管理模式實施時間較短,對書院制模式的相關研究較少,在諸多方面需要結合實際優化。本文以民辦高校為研究對象,對書院制學生教育管理模式的實踐路徑優化進行研究分析,并提出針對性建議。
關鍵詞:民辦高校書院制管理模式
1.書院制學生教育管理概述
(1)書院制學生教育管理模式的產生
書院制學生教育管理模式是在傳承我國傳統書院治學精神的基礎上,融合現代教育理念而發展來的全新的學生教育管理模式。我國高校書院制學生管理模式最早產生于香港中文大學,其傳承了中國傳統書院的治學精神,同時又借鑒了歐美大學住宿學院的形式。書院制學生教育管理模式的核心在于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不僅體現書院提倡的通識教育,而且還突出歐美大學住宿學院倡導的博雅教育,注重學生專業學生和素質培養。在書院制學生教育管理模式下,專業學習由專業學院承擔,而學生素質培養、學生事務、通識教育等則由書院承擔,最終形成高校書院制學生教育管理模式。
(2)書院制模式特征
一是書院制學生教育管理模式開展通識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書院制學生管理模式有著濃厚的人文情懷,重在培養學生學會生活、學習與做人;二是實行導師制度,指導學生學習生活,發揮導師潛移默化的榜樣作用;三是實行混合住宿,促進學生交流學習,擴展人際關系網絡,幫助學生提升人際交往能力;四是完善住宿功能,優化學生生活社區,使書院人文環境、自然環境成為隱性教育素材;五是開展豐富的文化活動,豐富學生課余生活,為活動開展提供支持,不斷提升活動的質量和內涵。
(3)書院制模式的現實依據
從當前我國高校發展的現狀來看,社會發展對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民辦高校,需要在我國高等教育體系中突出民辦特色,展示創新風采,這是民辦高校書院制學生教育管理模式的現實依據。此外,傳統學生管理模式存在的問題也是書院制模式的現實依據,比如學生規模大且分散、學生個體特征復雜、學生歸屬感與校園情節淡薄等問題,都是促進學院制學生管理模式產生的依據。在民辦高校建設中,學生主體發展提出新的要求,非線性學習是民辦高校當前主要的學生學習模式,而書院制模式則能夠更好的適應這種學習方式的轉變,能夠促進學生以自己方式構建自身的知識體系和完整的自我。
2.民辦高校書院制學生教育管理模式現狀分析
(1)存在的主要問題
對當前我國高等教育體系中民辦大學的書院制學生教育管理模式進行調查分析發現,其在實踐中存在以下主要問題:
一是在制度建設層面,多數民辦高校尚未快速轉變教育思想,缺乏以學生為中心的管理視角,而且在實踐中也多數不能結合自身實際進行針對性的設計;二是在組織管理層面,如何與現行的高校運行模式相融合、處理好書院與學院之間的協調關系,這些方面還需通過不斷實踐來完善;三是書院制的資源配置層面,經費、師資、硬件、軟環境等方面都需要進一步加強;四是在文化內涵層面,對傳統書院治學精神的繼承不夠,而且也沒有形成自己的文化內涵,多數注重外在形式,而忽視了內在文化內涵的構建。
(2)原因分析
一方面是我國民辦高校書院制學生教育管理模式發展階段的局限,從當前我國民辦高校書院制模式的現狀來看,多處于初級發展階段,其實踐實踐較短,基本在三到五年的時間,而實踐內容多為書院要素整合、資源配置、規章制度建設、協調關系等方面的內容;另一方面是我國民辦高校書院制學生教育管理模式實施條件的制約,在實踐過程中發現,民辦高校的書院制實踐與預期理想存在差距,實施條件存在一定程度的制約,包括制度條件、資源條件和文化條件。
3.民辦高校書院制學生教育管理路徑優化建議
(1)強化民辦高校書院制制度建設
一是我國民辦高校應發揮其自身優勢,在學院制制度建設上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制度建設理念,發揮民辦高校在學生管理模式方面的靈活性優勢,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和人本管理思想,轉變傳統科層式、簡單約束式的教育管理思想;二是結合民辦學校實際建立科學的管理制度,著眼于書院制度的系統性,注重制度制定的科學性,保證規章制度的邏輯性和條理性;三是創造良好的管理制度執行條件,要系統思考建立制度執行的保障體系,要擴大學院管理制度的宣傳,理順書院管理制度有關執行主體之間的關系,明確職責義務和職能劃分,建立溝通協調機制。
(2)推進書院制管理的組織管理
一是設計科學合理的書院組織結構,要基于書院的教育管理目標和內容進行縱向和橫向分工,確定合理的管理幅度和層次,結合民辦高校現狀,書院應當設計較大的管理幅度,減少管理的層次,構建扁平化的組織結構。
二是要協調書院組織管理的內外部關系,內部關系包括書院組織各部門間的關系、教職人員關系、學生間關系等,外部關系包括學校其他部門關系、地方社區間關系、其他高校書院關系、社會組織間關系等。
三是促進學生自主參與書院組織管理,在書院組織機構中適當吸收學生成員,改變傳統宿舍管理的單一行政化管理模式,鼓勵學生共同參與書院的日常管理工作,而且書院還需支持學生開展各類書院活動,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
四是優化書院的黨團組織和社團組織建設,營造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注重培養黨團干部的綜合素質,還需鼓勵學生多參加各類射團活動,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創造性和社會適應性。
(3)完善書院制模式的資源配置
一是民辦高校應加大對書院建設的資金投入,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從資金籌措、資金管理、資金使用評價等方面進行全面的安排,強化書院經費使用的監督,確保經費專款專用。二是要完善民辦高校書院的基礎設施建設,在當前基礎設施的基礎上,發揮民辦高校自身特色,建設有民辦高校特色的書院管理模式。三是優化書院導師隊伍建設,民辦高校應發揮自己在師資隊伍建設方面的靈活性優勢,建立書院的教師選聘機制,明確規定和標準。此外還需建立書院教師的培訓機制,強化相關知識和技能的培訓,且要確保培訓常態化,持續的提高書院教師創新發展的能力。
(4)提升書院制管理的文化內涵
一是系統的推進書院制度管理的人文環境,結合民辦高校特色,在物質文化環境、精神文化環境、制度文化環境三個層面構建能夠突出民辦高校特色的書院制管理文化環境。二是創造積極健康的書院生活文化,加強教育和引導,針對民辦高校學生的特點,書院常任導師要給予耐心的引導,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還要積極開展各種書院活動,并進行嚴格的學生生活管理,使學生逐漸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三是創造以人為本的書院管理文化,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人本管理思想,回應“相關者利益”的訴求,推行多元智力,合理確定書院治理的邊界,提升書院治理能力。四是創造開放包容的書院學術文化,既要很好的傳承中國傳統書院的治學精神,又要適應現代教育發展的需要進行創新。
參考文獻:
[1]張程花.民辦高校書院制模式下的輔導員工作初探[J].新西部:下旬·理論.2015.5
[2]郭琳琳,都敏.民辦高校基于書院制背景下的教學改革模式探究[J].科技展望.2016.29
[3]王秀莉.民辦高校大學生黨員教育長效機制研究——書院制模式下黨員責任區制度建設[J].現代職業教育.2017.35
[4]馬璐.特色書院模式下學生工作創新教育模式研究——以西京學院行健書院為例[J].高考.2017.15
[5]于愛濤,孟祥琦.當代教育視域下書院制學生管理模式探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5.9
[6]李敏.書院制模式下高校學生教育管理的改進思路探索--以西安交通大學為例[J].陜西教育:高教版.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