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
摘 要:目的總結了血液透析中常見的護理風險及相關防護措施,從而指導血液透析室護士降低職業損傷的發生率。
關鍵詞:血液透析;風險;職業損傷;防護
血液凈化技術因其獨特的工作環境和服務對象,決定了血液透析護士經常暴露在各種各樣的危險之中,職業安全已成為廣大血液凈化工作者日益關注的重要問題,隨著透析人群不斷地增加,相關護理操作風險因素也不斷增多。加強風險預防的管理是透析患者安全透析的保證,同時也使工作人員身心健康得到保障。
1.風險誘因及防范對策
1.1血液透析醫護人員的潛在風險
1.1.1 機械性損傷因素在血液透析過程中,護士每天要給患者進行動靜脈內瘺的穿刺和注射藥物,留取標本、利器回收等操作,發生針刺傷的幾率很高。手在刺破的情況下,接觸被污染的物品和設備而被傳播疾病,最常見最可怕的是乙肝、丙肝和愛滋病,它們通過血液傳播的效率很高,一次即可感染[2]。
1.1.2 化學性損傷因素透析室護士每天都要接觸大量的化學消毒劑,如過氧乙酸,甲醛,倫那靈和各種透析機清洗液,消毒液,椐報道甲醛濃度過高接觸者可有食欲不振、頭疼、心悸等不適[3],并可刺激呼吸道黏膜、眼結膜,出現流淚,眼睛干燥,流鼻涕,打噴嚏等癥狀。過氧乙酸也可以通過呼吸道黏膜的接觸對人體造成直接傷害
1.1.3 心理性損傷因素血液透析是一個特殊的工作崗位,患者每次治療在3~4.5小時之間,血液體外循環隨時有可能出現問題,隨時要分析判斷機器報警及各種檢測系統是否正常,患者不適的原因及故障排除,思想必須高度集中,這樣思想長期處在緊張之中,使人體的生物鐘受到干擾,發生職業應激。這些職業應激的影響不低于物理化學因素,可導致消化道潰瘍等疾病的發生.
1.1.4防護措施
①提高工作人員風險意識,制定血液透析護理風險預案。②提高護士的自身素質,加強防護意識,自覺執行預防職業暴露的措施,吸取教訓,有效預防相同原因的針刺傷。③提高專業技能,減輕心理壓力。④ 端正心態增強體質,加強文化修養,保持樂觀向上的良好心態,心胸開闊,提高心理素質,加強心理承受壓力的能力,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服務觀。
1.2血液透析中患者潛在的風險因素
1.2.1血管通路感染 由于動靜脈穿刺是侵入性操作,部分患者防御功能差,都是造成血管通路感染的相關危險性因素。
1.2.2防范對策 嚴格遵守各項操作規程及無菌技術操作,嚴防穿刺部位感染。做好臨時性血管通路的護理及宣教。
1.3深靜脈及動脈穿刺失敗
1.3.1由于穿刺者經驗不足,技術不熟練,患者血管條件差。
1.3.2防范對策操作前與患者及家屬溝通,講清此項操作的風險并簽訂協議。嚴格執行靜脈穿刺的操作規程;對血管條件較差者應由技術熟練的護士進行穿刺,最好固定護士操作,透析前用熱水袋保暖(尤其冬天),使血管擴張,有利于穿刺。
1.4透析器運轉不良
1.4.1不熟練機器的使用及故障排除方法,機器異常運轉時沒有及時發現。
1.4.2防范對策護理工作人員必須經過血液透析專科培訓,熟練掌握血液透析相關理論及操作技能,并通過考核合格后才能獨立上崗。每次透析結束后應做好透析機的消毒處理,定期對透析機進行檢修和保養。
1.5透析過程中出現凝血現象
1.5.1由于抗凝劑劑量不足,血液流量因素,出血和術后應用無肝素透析的患者可發生凝血。
1.5.2防范對策密切觀察和護理,在透析過程中要維持血管通路通暢,監測動靜脈壓力,注意觀察透析器的顏色。血壓過低者,透析過程同時輸入液體,以免影響血流量,同時可維持血壓正常。對高凝、毒素高、酸中毒嚴重的患者、根據個體情況可適當增加基礎肝素量。
2.討論
血液透析是一門技術性、專業性、責任性很強的工作,我們只要不斷提高自身理論水平和風險意識,不斷總結血液透析管理的經驗,降低血液透析中常見的護理風險,探索出更好的防范對策,為病人提供優質、高效、安全的醫療衛生服務。
參考文獻:
[1] 葉任高,沈清瑞主編. 腎臟病診斷與治療[M].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4:602
[2] 王會. 透析室護士的職業危險因素與防護[J]. 齊魯護理雜志,2005,11(10):1530-1531
[3] 楊小娟,周連喜,黃偉平,劉海軍. 護士發生血源性針刺傷的原因及預防對策[J].護理研究,2006,20(7):1815-1816
[4] 郝晶.血液透析護士的職業損傷因素【J】,護理管理,2006,20(7)
[5] 倪傳英,袁曉華,張敏,手術室護士職業性損傷的原因及防護措施【J】,現代醫藥衛生,2004,20(18):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