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滔 胡從坤 王芷貽 常紫琪 蔡旭奇 駱順亮
摘 要:習總書記曾提出:我們要建設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既要創造更多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余姚,也要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寧可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因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本文希望通過研究湖南省白鶴庵村用生態建設助推經濟建設,讓綠水青山成為脫貧靠山的轉變,詮釋十九大報告中強調的"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的理念,將綠水青山成為脫貧致富靠山的美麗鄉村建設新思路提出我們的意見和看法。
關鍵詞:生態環境,經濟建設,脫貧
一、如何打造綠水青山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要牢固樹立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就是認識到良好的生態環境基礎對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性。綠水青山的修復和維護是需要成本的,破敗不堪的自然環境是難以產生經濟效益的,也是難以支撐地方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只有修復綠水青山,綠水青山才有基礎吸引投資、轉化財富,最終變成金山銀山。為此,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實施好“十三五”規劃確定的生態保護修復重大工程。
從實踐來看,打造好綠水青山并充分助力當地經濟水平的發展,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一是地區本身擁有地域優勢。[1]比如經濟發達地區和有特色資源的風景名勝區,綠水青山通過民宿經濟、旅游經濟、產業經濟等已經變成了金山銀山。二是需要人文底蘊。沒有自然與人文方面的特色,旅游業是難以得到需求側的青睞的。譬如,海南的海灘對于北方人群具有吸引力,東北的冰雪對南方游客具有吸引力,這些都可以做大做強。而對于不具特色和比較優勢的地區,貸款或者引進資本大力發展旅游,就要格外慎重。雖然有一些地方在城市的輻射圈內,利用山水林田湖的自然資源和美麗村莊的人文資源,發展民宿經濟和農家樂經濟取得了成功,但也有不少失敗的案例。其中緣由,一是城鎮購買力總體不足,二是鄉村的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缺乏特色。三是需要有綠色工業、特色農業等產業比較優勢。工業在轉型中必須以環境保護、安全生產等為導向,全面優化產業布局,加快調整產業結構,發展壯大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最大限度地降低生產活動的資源消耗、污染排放強度和總量。通過做強自己的比較優勢,最終夯實區域生態環境和經濟質量的綜合競爭力。四是地區經濟基礎良好。如一些沿海地區,不僅有山有水有林有田有湖,生態本底好,經濟基礎好,環境與發展已經進入良性循環,立足于資源和環境的綠色經濟得以長足發展,環境保護措施也得以長久地實施。常德市白鶴庵村近年的發展的正是屬于第一種情況。白鶴庵村依山傍水,擁有山林面積1500畝,地域條件良好。隨著近年對山林統一規劃承包、發展有機果蔬種植觀光產業和加大環境整治力度等措施,白鶴庵村美好的生態環境已經成為一張拉動當地經濟發展的響亮名片。雖然白鶴庵村的旅游產業和工業經濟、服務經濟等整體還不夠發達,但是生態環境的建設還給了村民綠水青山,并培養了當地村民把綠水青山轉化成財富的能力,讓老百姓過上小康生活,改善地方政府的財政狀況,打造屬于他們自己的金山銀山。
二、生態環境建設助力經濟建設
綠水青山要變成金山銀山,需要有全社會的協調發展共識和共同參與。各地條件不同,生態文明建設意識的水平也有較大差異。目前有些地方因為發展水平高,生態保護意識強,生態文明的意識已經處于自覺階段。但在不少欠發達地區,生態文明的意識還處于灌輸階段。因此,必須通過教育培訓、學習參觀、示范引導和追責倒逼等方式來培育。只有形成共識與合力,才能形成經濟與環境協調共治的局面。只有達成了積極建設生態環境的共識,才能形成經濟發展的長期動力。
[2]基于“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五大發展理念在扶貧開發領域的具體運用,貧困地區與重點生態功能區的地理空間重疊、項目實施區域重疊和發展目標一致,脫貧富民與生態建設可以形成一種協同共進的綠色扶貧模式。白鶴庵村通過以下三點使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一是樹立環保意識?,F在的白鶴庵村環境整潔,村內組織衛生檢查已成常態化,村民都已養成了不亂丟垃圾,做好衛生工作的習慣。通過衛生檢查,村子每兩日評選一次衛生文明戶,選上的村戶可獲得一個大型垃圾桶作為獎勵?!耙源笮屠白鳛楠剟顚嵱眯詮?,村民們的參與度很高。大家已經潛移默化的養成了許多文明習慣”,村干部在談及美麗鄉村建設工作時說到。正確處理經濟建設與生態建設關系,推進綠色發展,正是白鶴庵村發展的方向。二是出臺農村貸款優惠政,喚醒貧困群眾的生態財富意識。生活在山清水秀,經濟不發達的白鶴庵村的老百姓,靠天吃飯,享受著新鮮的空氣,需要政府不斷出臺優惠政策,不斷塑造綠色價值觀、生態財富觀,綠色發展建構下的扶貧優惠政策,富了老百姓,美了生態。三是大力發展自主產業,塑造綠色財富觀。白鶴庵村青年勞動力資源較少,通過出租山地、吸引外商承包經濟林,建立有機果蔬種植觀光產業,給村子提供了大量的新就業機會,留住了發展人才的同時讓老百姓擁有實實在在的綠色收益。通過綠色產業發展、綠色產品生產、綠色收益分配激發老百姓的生態資源的財富意識,集聚生態資源的財富效應可以最大限度實現生態減貧。
三、讓綠水青山成為脫貧致富靠山
[3]黨的十九大把脫貧攻堅作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打贏的三大攻堅戰之一。在脫貧攻堅戰中,“生態扶貧”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所謂“生態扶貧”,就是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把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作為基本方略,堅持扶貧開發與生態保護并重,采取超常規舉措,通過實施重大生態工程建設、加大生態補償力度、大力發展生態產業、創新生態扶貧方式等,切實加大對貧困地區、貧困人口的支持力度,推動貧困地區扶貧開發與生態保護相協調、脫貧致富與可持續發展相促進,使貧困人口從生態保護與修復中得到更多實惠,實現脫貧攻堅與生態文明建設“雙贏”。
如何一邊加強生態環境建設,一邊使村民獲得更多的收入成為了白鶴庵村村委干部思考的難題,而攻堅扶貧工作就成為了解決難題的突破口。一是攻堅扶貧工作,保障基本生活水平。在國家提出扶貧工作要做到“脫真貧、真脫貧”的要求下,白鶴庵村有條不紊地完成了包括貧困戶對接單位變更、工作形式創新、脫貧標準革新等部署。2018年5月數據顯示,貧困幫扶對象從原來的49戶、163人降為19戶、86人。村負責人在與實踐隊員們介紹精準扶貧工作時講到“現在村內經濟發展前景并不差,扶貧工作要做到位,但也不能把人扶懶了”。在保障了貧困戶基本生活水平的條件下,如何帶領村民走向致富路成為了阻擋白鶴庵村發展的障礙。“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掉隊”,白鶴庵村通過大力創建自主產業鏈,奔向了共同富裕的道路。但隨著村內山地經濟林承包、有機果蔬種植等產業鏈的興起,預計未來村子年創收可觀。當地的高效農業示范基地空中草莓園就是在響應黨的十九號召——“著力加快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下迅速發展起來的,作為當地自主產業建設的“試驗區”,它取得的成果給當地村民帶來了希望,也證實了“綠水青山”是脫貧靠山,堅定了白鶴庵村村民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信念。談到村子經濟建設發展,村負責人樂觀地說道:“現在村子的農村貸款優惠政策成熟,加之城市主干道的聯通,將更好地吸引、支持青壯年回鄉創業,建設新農村?!卑Q庵村從一個依靠財政撥款的“貧困村”到建設自主產業的“美麗鄉村”,說明對于生態良好的貧困地區精準脫貧與可持續發展來說,“生態扶貧”可以實現保護生態與脫貧富民雙贏。
四、結束語
“讓綠水青山成為脫貧致富靠山”,白鶴庵村近年來的發展之路正是這句話最美的寫照。它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社會建設的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鄉村。通過打造良好的生態環境,探索生態環境建設助力經濟建設的途徑,讓綠水青山成為貧困地區的脫貧致富靠山,讓生態經濟成為農民的共贏之路。我們希望能用此研究幫助更多新農村能夠達到“產業興旺、生態宜居、生活富?!钡目傄?,為建設美麗中國和振興農村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綠水青山如何變成金山銀山 .經濟日報[引用日期2018-02-08]
[2]綠水青山就是脫貧富民的金山銀山.人民網[引用日期2018-02-06]
[3]讓綠水青山成為脫貧靠山.中國發展網[引用日期2018-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