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田
摘 要:社會經濟的良好發展在提升各經營主體效益的同時也加劇了競爭,內外部環境的變化使經營者不得不重新審視內部的管理制度。固定資產與無形資產、貨幣資金都是重要的內部資產,而固定資產作為經濟活動開展的基礎更是意義重大,如何更好地對固定資產進行管理,降低資產的流失,充分發揮其利用效率,從而推動經營活動的順利進行是經營者面臨的重要問題之一。在此基礎上,深入分析固定資產的重要意義、當前固定資產管理中的不足之處,才能有針對性地提出進一步管理強化的對策。
關鍵詞:固定資產;管理;效率
引言:對于固定資產而言,從采購到最后退出使用的所有環節都涉及有關部門和人員的管理。所以,對其進行管理是一項極其復雜和困難的工作;而且因其價值高、壽命長、會磨損,在使用的不同階段賬面價值會發生變化,也會對當期的損益影響較大。固定資產管理的內容涵蓋固定資產制度的建立、實物的購建、使用、保管、維護、盤點、處置等各環節,以及各個環節實施過程中的管理和監督人員等。固定資產如何管理才能夠在使用、維護、處置等環節達到效率和效益的最大化,這始終是困擾經營者的難題。固定資產的結構、配置和管理都會對自身競爭力產生直接的影響。因此,有必要對固定資產管理的情況進行分析,提出完善管理的意見和建議。
1固定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
1.1管理制度仍需改進
固定資產管理制度一般都是按法律的要求來制定,但在執行的過程中很多資產管理人員并沒有很好地遵守,也沒有按照市場發展和經營需要來調整,形成使用環節過程中要求和規定不清晰、維修保養要求不明確的現象,使管理制度缺乏引導力和約束力。資產管理部門人員過度采購現象、固定資產損壞嚴重和失竊現象嚴重,由于制度執行過程中不嚴謹,信息記錄不完整,轉移調撥過程不清楚,極大降低了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另外,嚴格有效的索賠制度并沒有建立,所以,固定資產清查過程中的賬實不符現象也無法及時有效地采取措施追究相關責任人,管理混亂。
1.2核算和監督制度不健全
固定資產作為企業重要的物質資產,要與管理的規模相統一,所以固定資產的核算非常重要,但是固定資產卡片填寫不及時、賬目明細不健全等問題的存在并未形成良好的核算基礎。而且,內部固定資產監管的弱化使資產采購制度缺乏調查和審批,沒有形成良好的前期控制,甚至資產管理部門或者是審計部門沒有很好地執行資產的盤點和清查,對于資產使用過程中存在的制度和管理漏洞沒有及時地發現和糾正,資產的實際數量和價值是否與賬面相符也關注很少;會計信息化也只是對固定資產的數量、價值進行記錄,使用歸屬、耗損情況等都沒有真正實現信息共享,監管職能也沒有真正實現。
1.3固定資產管理意識認識不到位
由于固定資產服務于生產以及隨著使用逐步耗損的特性,經營者往往對固定資產的管理意識并不是很強,認為固定資產只要正常服務于生產就行,而且通過固定資產管理來提升價值的效率較低,如何擴大市場份額、提高經營利潤才是關鍵所在,因此,經營者往往將安全生產和銷售管理放在第一位,使資產管理制度成為掛在墻上的制度,進而導致資產不清、執行效率低下、員工缺乏責任心等一系列問題,成為影響固定資產保值增值的根源所在。
1.4閑置和流失情況嚴重
經營者追求規模的擴大,很容易在沒有任何可行性分析的情況下提前進行固定資產的購置,以便支撐起戰略發展的需要,這就極其容易造成資產的重復購置,使其處于半閑置或者閑置狀態,相應的這部分資金也就處于閑置狀態,還會因為時間的增加而減少,造成了資金的嚴重浪費,并沒有真正起到促進發展的作用。而且由于管理的松懈,當機構或者人員出現變動時,就很容易出現灰色地帶,導致固定資產流向不明[1]。在固定資產退出使用的環節,隨意地進行資產處理,甚至出現處理后再租回使用的現象,都嚴重降低了固定資產的使用價值。
2加強固定資產管理、提升固定資產使用效率的對策
2.1提升固定資產管理意識
管理意識的提升是固定資產管理趨于完善的核心所在,經營者作為領導人要起到帶頭作用,思想和行為上都要真正認識到固定資產對于生產運營的積極性,注重固定資產帶來經濟效益的同時關注相關的管理工作[2]。除此之外,經營者要注重資產管理工作的宣傳,使員工認識到固定資產的重要性,便于資產管理部門和審計部門工作的開展,同時,鼓勵各部門愛護資產、嚴禁浪費,讓全體員工形成主人翁意識,實現全員全方位的資產保護氛圍。
2.2完善管理和監督制度
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固定資產管理工作良好開展的基礎和依據,管理制度方面要嚴格固定資產的采購審批管理,按時對固定資產進行盤點清查,對于每一次清查的目的、范圍、程序、方法都要明確掌握,清查之后查驗是否賬實相符,對固定資產技術的先進性和適用性做出科學分析,為資產的購置提供有效的參考,防止資產的重復購置,對于清查中需要維修的資產要及時上報防止延誤生產。在資產的使用過程中,對相關部門的職責進行清晰的界定,杜絕相互扯皮的現象[3]。財務處理和報廢環節也要做出詳細的規定,提足折舊后的固定資產要經過評估后決定升級改造還是退出使用,降低資產的流失率。設立內部審計部門使固定資產的日常管理、招投標等工作都經過完備的可行性分析,形成內部的監督作用,而且通過定期或不定期的檢查可以充分掌握資產的使用情況,及時發現資產管理工作中不科學的地方并進行改正,進一步提升固定資產的使用效果。
2.3提升管理人員能力
管理人員的管理能力是工作能否有效的關鍵,注重管理人才隊伍建設,對于內部的資產管理人員要開展培訓、提升管理素質和管理水平;在績效考核方面將資產管理效果納入考核之中,提升資產管理人員的主動性[4]。也可以采用外聘專業人員或專家對資產管理工作進行分析指導,或直接外聘專家進行管理提升管理水平。對于資產使用過程中維護較差的部門進行懲罰,規范化資產的使用流程和方法。
2.4實現固定資產的信息化處理
將條形碼技術應用到固定資產管理中,按一定的標準進行分類管理,對于報廢的資產及時將條形碼注銷。按照ERP管理軟件,通過管理模塊及信息的互聯互通,會計部門和經營者可以及時了解固定資產的采購審批、資產的使用、管理部門、折舊計提等情況,并將固定資產的相關信息傳到各個部門,實現使用和管理的透明化,合理節約資金,達到固定資產利用效果的最大化[5]。依據固定資產的生命周期,借助信息技術將財務、運營、效益和管理進行有機結合,實現管理過程中管理成本最小化。
結束語:
固定資產是生產經營所必需的物質基礎,固定資產管理是內部控制的一部分,只有良好的固定資產管理才能獲得完善的內部控制,進而能夠充分地支持運營和發展,在競爭中獲得主動權,提升經濟效益。經營者和員工必須轉變觀念,給予固定資產管理充分的重視,培養維護固定資產的良好行為,共同解決目前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使固定資產更好地發揮其應有的價值。
參考文獻:
[1]錢華. 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效率提升研究[J]. 西部金融,2017(03):95-97.
[2]莫錦和,范曉東. 電網企業固定資產使用效率分析模型研究[J]. 企業管理,2017(S2):72-74.
[3]余衛,汪雨婷,余呈先. 財務視角下民營企業固定資產管理效率提升策略研究[J]. 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07):54-57+64.
[4]劉惠穎. 試析在新醫院財務會計制度背景下固定資產管理的思考[J]. 現代經濟信息,2016(16):258.
[5]浦紹開. 關于加強企業固定資產管理的思考[J]. 中國商論,2018(03):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