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
摘? 要:滑模施工技術在高層建筑中的有效落實,一方面能夠有效縮減工程模板的損耗量,并降低施工人員高空作業的滯留時間,在降低經濟成本損耗同時也保障了施工人員的生命安全;另一方面,憑借滑模施工方案,更便于高層建筑整體結構施工質量的把控,降低了工程施工的難度。本文基于滑模施工技術施工優勢展開分析,在明確施工要點同時,期望能夠為后續高層建筑施工提供良好參照。
關鍵詞:高層建筑;滑膜技術;施工要點;優勢分析
高層建筑是我國現階段城市功能體系構建的主要建筑形式,此類建筑不但能夠有效提升城市土地的利用率,并有效縮減城市的人口密度,同時憑借高層建筑功能的落實,更便于城市集中化管理,以便后續城市規劃工作的開展具備更完善的空間利用平臺。因此,高層建筑已經成為我國未來城市規劃的必然趨勢,而其施工技術與結構穩定性,便是確保此類工程有效落實的基礎。
1 滑模施工技術的優勢分析
滑模技術是借助垂直軌道逐層為混凝土澆筑施工提供約束空間的模板施工措施,此類技術經常被用于剪力墻或筒體結構的施工,不但能夠有效降低大量模板材料的損耗,使整體結構施工效率顯著提升,同時憑借垂直提升更降低了墻體澆筑垂直度偏差的概率,使建筑結構澆筑質量顯著提升。另外,從滑模施工的可操作性來看,此技術施工連續性與機械化程度高,憑借對混凝土材料凝結速率的管控,更便于保障混凝土澆筑的整體性,使高層建筑結構體系的構建可靠性得以保障。
2 滑模施工技術要點分析
2.1 滑模施工流程
根據滑模施工技術特點可知,滑模和施工操作流程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
施工準備:對墻體工程放線,確定預留鋼筋位置并調整,而后根據圖紙要求設置提升架,并將墻體鋼筋進行綁扎與再定位,確保鋼筋工程無明顯缺損與偏移,才能繼續安裝模板。
施工流程:預先安裝墻體單側模板,確保預埋件與支護系統構建穩定,再假設另一側模板與施工平臺,期間利用千斤頂落實空車試驗,以確?;D軌蛘J褂?,而后預留門窗孔洞,在經過細致檢查后利用千斤頂支撐桿施工。其次,澆灌混凝土初滑,在此期間判斷是否存在漏漿與塌落等問題,待混凝土墻面澆筑結束后,對墻面質量進行檢查,并清理模板外表面。再次,有突出陽臺工程的需要吊開施工平臺面板并對樓板與陽臺整體支模,以此保障樓板澆筑的整體性。最后,樓板澆筑結束再進行二層墻體滑模,按照之前的施工流程繼續直至封頂,待混凝土材料凝結強度滿足結構穩定性要求,才能拆除模板設備。
2.2 滑升模板的安裝
滑升模板的安裝需要根據工程圖紙內容確定墻體基線,并根據模板圖紙按照板材編號安裝,確保對準位置無偏差,且提升架標高便于模板安裝,才能確保模板安裝施工流程順暢。期間,測量人員需細致核對模板垂直度,并著重測定陰陽角與關鍵節點的模板構架形式,確保模板平直并無明顯缺陷,螺栓與提升架的連接緊密且無位移狀況,便能夠為后續工程體系的構建奠定更扎實的基礎,以此增強滑模混凝土澆筑質量的可控性。
2.3 施工平臺的架設
施工平臺在架設期間,必須根據工程施工部位的標高提供支撐桿件,而后支撐點選用U型螺栓或螺栓銜接,由此保障操作平臺的穩定性與可靠性。其次,平臺板材料應根據承載力要求進行選擇,確保平臺板拼合緊密且牢固,并提供完善的安全維護措施,才能確保施工平臺構建完善,能夠為施工安全提供應有保障。
2.4 支撐桿的搭接
支承桿在施工前一天插入。支承桿一般分為三種不同長度,可在3至5米范圍內選定。支承桿應事先除銹、調直,按接長方法在桿端頭加工成坡口或加工成陰陽螺紋。插入時要保持支承桿垂直,并在每個千斤頂蓋上加橡膠保護罩。支承桿插完后,用水平儀測出統一標高并在桿上標出,然后在桿上安設限位器。每次限位器向上移動的問距可按30厘米控制。
2.5 墻體鋼筋與埋件綁扎
墻內豎向鋼筋要按鋼筋定位導板位置綁扎。豎筋接頭位置一般安排在樓層地面標高以上1.2m至1.3m范圍內,以便利用樓板施工時的停滑期進行作業。墻內水平鋼筋隨滑升隨綁扎。水平鋼筋長度不宜超過8m,應控制水平筋的間距符合設計要求,在模板以上至少有一根水平筋,以便掌握間距。若是光圓水平鋼筋,端頭彎鉤應朝向內側,綁扎鉛絲扣也應向內側彎倒,防止兜掛模板。另外,墻體內其他預埋桿件與孔洞位置應按照施工圖紙要要求埋放,并且需要在滑膜施工前設定好位置,確保與桿件焊接牢固,不會影響滑膜系統的正常運行,才能避免對預埋件的使用造成傷害。同時,在埋件外表面設置期間,需與墻面基準線保持平行,不應突出墻面并凹陷,否則都會影響預埋件的正常使用。
2.6 混凝土材料澆灌
(1)混凝土配制與攪拌要保持混凝土坍落度均勻一致,到作業面時的坍落度以6~8厘米為宜。每個澆灌層的混凝土用量,應先計算好,做到每次攪拌好的混凝土一次用完,沒有剩余。(2)盡量采用塔式起重機做垂直運輸,用混凝土料斗直接供料至施工平臺上,減少中間倒運?;炷劣闪隙沸对谑┕て脚_鐵盤上,然后人工用鐵鍬入模。混凝土應低于模板上口5厘米。(3)分層澆灌,混凝土澆灌厚度應控制在25厘米至40厘米范圍內,同一澆灌層厚度要均勻一致。門窗過梁處的混凝土澆灌厚度不應小于30厘米,防止滑動時帶起混凝土。(4)振搗:沿墻體順序振搗,要輕振,短振,可適當加密振點。振搗棒不得插入下層混凝土中,并應避免直接振動鋼筋和模板。(5)混凝土入模,振搗完畢,應及時將模板上口粘結的混凝土清理干凈.每澆灌層澆灌振搗宜在1~1.5小時內完成。
高層建筑的發展是現階段我國建筑行業主要的發展方向,并且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改革的加劇,高層建筑業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歡迎。傳統的施工方式,不僅建筑施工的時間,還浪費了資源和能源,不利于我國建筑行業的進步和發展。滑模施工技術的使用極大的改變了傳統建筑施工的不足,提高了高層建筑施工的質量和水平。但是,在使用的過程中還應該按照相應的步驟來進行,明確滑模施工技術施工的要點,進而提高高層建筑的施工和質量。
3 結束語
滑模施工技術在高層建筑中的有效利用,不但能夠根據建筑結構形式提供更加經濟化的模板工程體系,以便混凝土材料澆筑質量與整體性得到顯著提升,同時借助滑模操控系統,更便于提升工程施工效率,降低施工人員高空操作的時長,無疑也降低了工程事故等問題出現的概率。故而,在論述滑模施工技術在高層建筑施工中的要點期間,必須明確滑模施工技術的特點與流程,并在此基礎上提供適當的補償措施,才能為后續建筑工程體系的構建提供更全面的技術保障。
參考文獻
[1]趙艷艷.試論滑模施工技術在高層建筑施工中的要點[J].科學與財富,2017(11).
[2]蔡超群.高層建筑施工中的滑模施工技術要點研究[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7(27).
[3]蘇鍵忠.高層建筑施工中的滑模施工技術要點初探[J].建材與裝飾,2018(21).
[4]霍毅斌.高層建筑工程中的滑模施工技術分析[J].山西建筑,2018(2):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