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紅
摘? 要:水利水電工程施工質量控制與管理優化措施的有效落實,一方面能夠增強工程體系構建水準的可控性,避免外界不良施工與環境因素對工程質量造成損害;另一方面,憑借管理制度的不斷完善,更便于管理水利水電工程構建效率與經濟成本,降低工程事故發生概率。本文基于水利水電工程存在問題展開分析,在明確優化對策同時,期望能夠為后續水利工程體系的構建提供良好參照。
關鍵詞:水利水電工程;施工問題;質量控制;管理對策
水利水電工程是基于我國資源可持續觀念演變而來的建筑形式。在施工期間,既需要確保工程結構體系在水體環境中能夠持續處于穩定狀態,同時還應該滿足水利工程持續利用的需要,以便地方水資源得到更好的管理。因此,此類工程對施工質量的要求更高。
1 水利水電工程施工存在問題
1.1 缺乏完善的管理機制
施工管理機制是引導工程體系構建的前提,更是管理人員工作所必須參考的標準。根據以往調查資料可知,部分管理體系在構建過程中,對于水利水電工程項目的注重性不足,導致管理制度內缺乏對設備、材料、施工等方面的細致要求,無法為施工人員提供應有的指引,自然無法使水利水電工程管理工作水準得以保障。
1.2 工程材料管理不嚴格
部分施工單位為獲取更豐厚的經濟效益,經常會出現劣質材料或產品入場的情況,甚至在工程施工期間,偷工減料的問題也極為常見。若管理人員并未遵照規范對材料的質量與施工流程進行嚴格審查,則勢必會影響水利水電工程體系構建的質量,無法為建設單位的經濟資產提供應有的保障。
1.3 工程企業施工水準低
水利水電工程體系不同于傳統建筑工程,在技術與設備方面的要求更高,并且在施工規范與標準選擇時,更偏向于功能性。而根據現有施工狀況來看,多數施工單位在只注重工程的經濟效益,并未考慮過自身技術與設備存在的差異性,建設單位也主要關注工程構建的經濟性,并未對施工隊伍的資質進行核查,這便極易造成工程施工水準低下的情況出現。
1.4 施工人員素質水準差
根據工程項目調查數據可知,多數施工人員主要來自地方農村,在現代建筑工程施工體系的影響下,此類施工人員往往缺乏完善的工程知識,并且施工技術水平較落后,在面對復雜的技術問題時,不但無法有效解決工程難題,同時更極易出現蒙混過關的情況,使建筑工程施工質量受到極大影響,無法保障后續水利工程運行的穩定性與實用性。
2 水利水電工程施工質量控制與管理優化對策
2.1 工程質量控制對策
2.1.1 工程測量質量控制
水利水電工程施工前對施工測量放線工作對工程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測量工作的準確度直接關系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效果和質量。在施工測量放線工作中,施工單位要有使用專業的測量人員確定施工測量方案,并且使用國家規定設置和校對測量儀器對施工測量點進行精確的測量,嚴格控制好施工現場的原始基準線和設計圖紙的控制網點。施工測量控制網點要經過施工單位和建立的復測校對,若出現施工特殊點或需要特別嚴密控制網點,明確測量方法并通過實際確認標點埋設,若出現雨雪天氣,雨雪天氣過后要重復測量和校對。
2.1.2 工程材料質量控制
水利水電工程原材料的質量高低控制直接影響工程施工質量的好壞。通常水利水電工程建造網點多,施工規模大,因此,水利水電工程需要的原材料數量大且品種多,施工單位要嚴格檢查進場原材料材質是否是按照國家要求的標準和規范,而原材料中的炸藥要依照當地公安局部門的要求進行存放和運輸,并且對炸藥的質量要進行嚴格檢查,以免造成重大傷害。
2.1.3 混凝土施工質量控制
水利水電工程建造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混凝土的澆筑,混凝土的澆筑直接影響水利水電工程建造的成敗,因此,施工方案中要詳細介紹水利水電工程混凝土澆筑技術,并且施工單位要嚴格把控混凝土材料的配比度和混凝土的運輸問題,嚴格檢查振搗設備、澆筑模板以及施工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明確規定混凝土澆筑的每一段長度以及詳細說明施工縫的處理方案和鋼筋使用注意事項等問題。
2.2 工程管理優化對策
2.2.1 完善工程施工管理制度
完善的水利水電工程施工質量管理體系是工程施工質量的重要保障,能有效排查分包資質,杜絕多次分包現象。健全的管理體系能明確施工單位各個環節的工作職責和工作任務,有針對性的對施工過程中各個環節進行有效的分項管理,并分析工程施工中出現的各種復雜技術問題和質量隱患以及給予解決方案,從而保障水利水電工程的穩定有序的完成。此外,施工單位要建立完善的質量檢測體系,有效的質量檢測體系能嚴格把控工程項目所需的原材料、混凝土的配比度以及操作方法等問題的檢測,進而保證施工全過程的有效質量管理。
2.2.2 落實工程施工管理流程
在水利水電工程施工項目中,通過結合影響施工質量的各種因素以優化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程序,把施工質量由事后控制轉化為事前控制和過程控制,為施工質量的安全性營造良好的施工氛圍,同時將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中需要合控制以優化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程序,保證各個程序達到要求和標準。施工單位通過控制施工程序產生的效果以衡量水利水電工程的質量效果,進而追蹤施工程序的不足之處并且實施動態管理,保障水利水電工程建造的質量。
2.2.3 加強施工人員素質水準
在工程管理期間,管理人員需要根據工程狀況擬定詳細的施工方案,并根據技術選擇為施工人員提供完善的培訓平臺,增強施工人員素質水準,并能夠確保工程施工質量貼合工程審核標準的要求,才能避免對工程構建質量造成影響。其次,管理人員在個別工程人員選擇時,需擬定細致的考核制度,確保能夠借由考核制度分辨施工人員的能力,才能使工程施工質量的可控性顯著提升。
3 結束語
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管理與質量控制措施的有效落實,不但能夠為工程體系的構建質量奠定更扎實的基礎,以便工程體系的構建水準得以保障,同時憑借管理制度的不斷完善,更有效降低了工程事故與風險發生的概率,避免對建設單位的經濟權益造成損害。故而,在論述水利水電工程施工質量控制與管理期間,必須明確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潛在風險,并提供詳細的優化方案,才能使水利工程體系的構建質量得以更全面的保障。
參考文獻
[1]郭玉超.水利水電工程施工質量控制與管理[J].黑龍江科學,2017(21):102-103.
[2]王琳.談水利水電工程施工質量控制與管理[J].明日風尚,2017,15(12):267-268.
[3]羅化生.淺談水利水電工程施工質量控制與管理[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7,15(16):213-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