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看明年經濟新動向2019年12月10日至12日在北京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傳遞出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動向。會議指出,實現明年預期目標,要堅持穩字當頭,堅持宏觀政策要穩、微觀政策要活、社會政策要托底的政策框架,提高宏觀調控的前瞻性、針對性、有效性;要積極進取,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在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上持續用力,確保經濟實現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穩步提升;要繼續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圖為12月15日,由中國自主研發的首艘具備自主航行功能的“筋斗云0號”貨船在珠海東澳島首航。
12月10日,國家統計局公布11月物價指數。數據顯示,11月CPI同比上漲4.5%,這是自2012年1月以來近8年間,CPI月同比漲幅首次“破4”。這一數據引起了廣泛的關注。一方面是CPI“破4”的具體原因,另一方面是后續物價走勢情況以及對貨幣政策的影響分析。
01
徐洪才
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
CPI同比漲幅擴大主要是受豬肉漲價的影響,而豬肉漲價主要是因為供給不足,并非需求拉動。而其他品類價格相對穩定,因此,CPI漲幅擴大其實是結構性原因。
徐文舸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
盡管CPI同比漲幅擴大,但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在2019年11月份回落至1.4%。此外,2019年1月至11月,全國CPI月均漲幅為2.8%,仍低于全年3%的通脹控制目標,且核心CPI處于偏弱承壓狀態,未來也不具備抬升整體CPI的潛力。
應習文
民生銀行區域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
2020年CPI整體走勢會呈現前高后低的態勢。1月份春節可能見頂,然后慢慢回落。上半年高位運行伴隨小幅回落,到了下半年會有一個比較明顯的回落。預計2020年年底可能會回到2%到3%的范圍。
章俊
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當前貨幣政策仍然堅持“穩健中性”的立場,不會因結構性通脹壓力而貿然收緊,也不具備大水漫灌的可能。在目前結構性通脹壓力暫未緩解的情況下,預計年前“降準降息”的概率不高,主要還是通過溫和敘做MLF來維穩市場流動性水平。
連平
交行首席經濟學家
物價結構性分化不會對宏觀政策形成制約。少數價格上升的原因是供需結構性問題而非流動性抬升,因而不會對貨幣政策造成過度制約。宏觀政策需要以穩為主,在“擴需求、穩增長”上發揮更大作用。為了有效應對結構性物價上漲,需要盡快恢復生豬生產,并擴大牛羊肉等食品生產的供給。
11月29日,中國人民銀行、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財政部、證監會聯合發布《信用評級業管理暫行辦法》。《辦法》自2019年12月26日正式實施。《辦法》明確了行業規范發展的政策導向,建立健全統一監管的制度框架。這意味著,信用評級行業正式進入統一監管時代,將推動中國金融市場向高質量發展。
02
央行有關負責人
《辦法》的出臺將對我國金融市場運行產生積極的影響,能夠促進發揮信用評級在風險揭示和風險定價等方面的作用,有助于改善企業融資環境,防范金融風險,彌補監管短板;同時,也是在具體制度層面落實關于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的重要部署。
俞春江
東方金誠技術委員會主任
《辦法》的頒布是中國信用評級行業發展30年來的里程碑式事件,將重塑我國評級行業的發展格局,強化評級行業發展的規范性,提升評級機構評級服務水平,推動評級行業在新的歷史時期邁上新臺階。
趙錫軍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
目前評級行業有很強烈的市場需求,但是供應跟不上。大量高質量評級服務是進口的,國內很多債券、金融機構的評級由外資評級機構在做。對國內評級行業進行治理和提升改造,借此推動其加快發展,非常有必要。

歐盟冬季峰會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舉行2019年12月12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的歐盟總部,歐盟冬季峰會的與會領導人合影。當日,2019年歐盟冬季峰會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的歐盟總部舉行。這次會議的焦點是2050年實現碳中和目標;另外,峰會適逢英國大選12月13日結果揭曉,參會的各國領袖還會針對英國“脫歐”的局勢進一步交換意見。

中巴經濟走廊拉合爾軌道交通橙線項目建設完成這是在巴基斯坦拉合爾拍攝的橙線列車。巴基斯坦拉合爾軌道交通橙線項目2019年12月10日舉行建成和試車儀式,標志著巴基斯坦首條城市軌道交通項目建設完成。該項目位于巴基斯坦東部旁遮普省首府拉合爾市,是中巴經濟走廊早期收獲項目之一,由中國鐵路總公司和中國北方工業公司聯合承建。
12月9日,在世界貿易組織總理事會會議上,現任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構主席、新西蘭駐世貿組織大使戴維·沃克提交了一份關于改進上訴機構運作的總理事會決議草案。但美方仍以“成員對美方關切的理解并不統一”為由,拒絕通過決議草案。這令阻止上訴機構陷入“停擺”的最后希望落空。至此,有著國際貿易“最高法院”之稱的上訴機構自12月11日起,因只剩一名法官而無法受理新案件,遭遇世貿組織成立近25年來的首次“停擺”危機。
張向晨
中國常駐世貿組織代表
世貿組織成立25年來,爭端解決機制發揮了重要作用。專家組和上訴機構就200多個爭端做出裁決,多數得到順利解決。作為卓有成效的世貿組織貿易爭端解決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上訴機構將暫時停止運轉。這毫無疑問是世貿組織成立以來多邊貿易體制遭受到的最沉重打擊。
若昂·阿基亞爾·馬沙多
歐盟駐世貿組織代表
上訴機構曾以“獨立、高度專業、基于現狀而言行之有效的”方式為所有成員服務;但眼下上訴機構將因一個成員的行為而停止運作。歐盟支持針對世貿組織各項功能的改革和升級,但改善現狀應該通過提升世貿組織多邊談判功能,而非砍掉爭端解決功能來實現。
新加坡駐世貿組織代表
作為最先使用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的成員,新加坡始終珍視有強制執行力的爭端解決機制。這一機制給新加坡這樣的小國帶來安全和可預見的貿易環境。呼吁所有成員,采取負責任和善意的行動,確保在世貿組織框架內迅速解決爭端。
加拿大駐世貿組織代表
由于美國采取只提問題卻不給解決方案的做法,我們今天未能達成共識,也未能重啟上訴機構遴選程序。我們認為有必要進行改革,但將阻礙上訴機構運行作為改革手段既不適當,也非必要。
基思·羅克韋爾
世貿組織發言人
上訴機構在某些方面與爭端解決機構規定條款有所背離,確實需要進行改革。上訴機構法官的缺失不會導致爭端解決機制就此停擺,世貿組織的政策“籃子”里仍有可替代方案。
央行12月7日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1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0956億美元,環比減少95.7億美元,較年初增加229億美元,增幅為0.7%。

229 億美元
央行12月10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11月M2貨幣供應同比增長8.2%,新增人民幣貸款1.39萬億元,社會融資規模增量1.75萬億元。
外匯局11月29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6月末,我國對外證券投資資產(不含儲備資產)為5602億美元。其中,股權類投資3034億美元,債券類投資2568億美元。投資前五位的國家/地區是中國香港、美國、開曼群島、英屬維爾京群島和英國。
外匯局11月29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10月,我國國際收支口徑的國際貨物和服務貿易收入為16177億元,支出14158億元,順差2019億元。
12月5日,人民銀行與澳門金融管理局簽署了雙邊本幣互換協議,協議規模為300億元人民幣/350億澳門元。協議有效期為三年,經雙方同意可以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