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婷婷
(廣東海洋大學,廣東 湛江 524088)
大自然中的色彩極為豐富,它是由光的折射中不同波長的七種光色合成,也就是我們熟知的紅、橙、黃、綠、青、藍、紫,每一種顏色都具有其本身獨特的色彩含義和精神價值,它的冷暖、遠近、輕重都會對人們的生理心理產生影響,進而影響人們的情緒。所以,在居室空間設計中,要熟知色彩的心理效應,這樣才可以設計出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空間環境。
1.有益于居住者的身心健康。色彩在人們的生活場所中隨處可見,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居室空間中不同色彩的應用不僅可以形成不同的空間視覺效果,還會使人們的情緒發生改變,長期積累下來,會影響到人的生活。色彩對人的直接影響來自于光的折射。紅色,比較鮮艷亮麗,會影響到人的神經系統,加快血液循環、腎上腺素分泌增加,是一種刺激性強的顏色,使人們的情感大膽、強烈,但是過長時間處在紅色元素較多的空間中,會影響人的視力,導致頭暈目眩,家里有心腦血管患者,應避免紅色元素大面積出現;黃色,是一種健康明亮的顏色,可以刺激神經以及消化系統,促進血液循環,增加唾液的分泌,激起人們的食欲,可以促進心理健康者的情緒更加穩定,但會加重情緒壓抑,悲觀者的不良情緒;綠色,可以緩解眼部疲勞、改善肌肉的運動能力、鎮靜神經等功能,會令人感到穩重舒適,是調節視覺和休息最理想的顏色,有利于居住者克服疲勞和消極情緒,但是長時間居住在綠色環境中,容易使人感覺清冷,降低食欲。所以室內設計師應當充分考慮色彩的運用,設計出和諧的色彩搭配。
2.營造空間的氛圍。色彩相對于其他因素來說,對于空間氛圍的表達更加容易,它不僅具有審美的作用,還可以調節室內空間的氛圍,可以使人們更加直觀的感受到周圍環境的氛圍。
3.彰顯居住者的個性風格。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家可以與眾不同,體現出自己的特點。色彩,可以更方便彰顯居住者的個性,體現出居住者的信息,比如居住者的個性喜好、生活觀念、文化背景等,是彰顯個性最有效的手段。
1.對比統一,符合居室空間的總基調。首先,是要確定空間內色彩的總體傾向,確定總基調。顏色和空間內的其他因素必須和諧統一,色彩之間不能太跳躍,但是也不能過于單調,呆板。要處理好顏色之間明度、純度以及對比度的關系,還要把握好變化與統一的關系。對于面積偏大的室內空間,可以采用顏色較深的色彩或者利用暖色進行設計,避免空曠感;居室較小空間,則應該選取淺色系,使空間看起來較大。
2.色彩要滿足空間的不同功能。在居室空間之中,每一個空間都有其功能,色彩需要搭配其功能進行相應的變化。客廳是使用功能最強的空間,不僅可以為居住者提供日常活動的場所,還可以招待客人,所以客廳在色彩的應用上,應該符合居住者的品味以及身份,如果居住者比較注重與家人在一起的時光,建議采用柔和的色彩;臥室與客廳截然相反,它是屬于較為私密的空間,是人們休息的空間,氛圍格調上應該營造的較為溫馨,色彩應該采用柔和的顏色;書房區別于其他空間,主要功能是學習、工作,應該打造一個有助于思考的氛圍,所以顏色應該以冷色調為主。
3.室內空間應當與室外環境相呼應。設計師在進行居室空間設計時,應當與室外環境相結合,室內外空間是一個相互影響的關系,應該從全面的角度出發進行設計,達到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目的。
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人生,這就導致每個人擁有自己獨特的性格和喜好,色彩搭配需要根據不同群體進行設計,以此來搭配居住者的身份以及心理需求。
青年人居住的空間內需要利用顏色純度較高的來進行設計,比如顏色明快的檸檬黃,紅色等搭配,但是在鮮艷的顏色之中還需要利用一些白色和黑色來進行調和,形成一種簡約時尚的生活空間;老年人居住的空間則恰恰相反,以穩重的顏色為主要色彩,并且利用不同明度且相協調的顏色設計出適合老年人居住的空間;兒童房的配色則要活潑一些,以明亮的色彩為主。
社會在不斷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以及生活品質隨之不斷提高,居室空間是人們生活的主要場所,在進行設計時需要考慮色彩對人心理以及精神上的影響,為居住者設計出一個舒適和諧的空間環境,以此來提高人們的生活品質,使人們樂享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