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云金
(乳源瑤族自治縣民族文化傳習館,廣東 乳源 512700)
瑤族是我國少數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員之一,在漫長的發展歷程中,瑤族先民創造了燦爛的文化,舞蹈是文化體系中的重要構成,將瑤族舞蹈納入文化創意產業,是促進本地文化建設發展的重要舉措。瑤族祭祀舞蹈洋洋大觀,近年來吸引中外無數學者前來采風、探索,各方專家也青睞于瑤族民間歌舞,舞蹈的多元文化內涵在舞蹈本體和表演活動都有表現。
宗教是一種特殊的文化現象,不管是形式還是內容都非常復雜,同時宗教又是人類社會的一種普遍現象。早在瑤族先民邁入文明門檻,人們精神活動就產生了宗教。瑤族宗教涉及到的方面主要包括巫術文化、道教文化,另外還有原始的多神崇拜。其中多神崇拜和巫術文化由瑤族地區宗教文化自然演變而來,道教文化則是一種外來的宗教文化。清朝時期,道教文化在瑤族地區得到良好發展,逐漸成為一種重要的民間信仰①。瑤族當地的文化逐漸融合道教文化,久而久之形成了兩大文化,分別是師公和道公。瑤族宗教文化歷史悠久,極大影響瑤舞系統的產生和發展。以巫教文化的跳馬褂為例,這屬于一種占卜行為,瑤語稱其為夾浪,這項巫術活動與治愈疾病有密切聯系,問卜人持病人穿戴過的衣物前往巫師家中,巫師的跳馬褂動作就是瑤舞肢體動作起源。
瑤族人民與山為伴,長期以來衍生了獨特的、屬于自己的山地經濟文化,涵蓋的內容有采集、狩獵和山地游耕。歷史上瑤族人民遷徙不定的生活經歷了很長一段時間,獨特的山地經濟與節日風俗有密切關聯,促進民族溝通集體意識,保護共同文化圈。瑤族舞蹈有一部分來源于采集和狩獵活動,同時瑤族舞蹈表現的內容也大多與農事和狩獵活動有關。
創意文化產業是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之一,其特點是節能環保、發展迅速,而且逐漸受到社會各界人士的廣泛認可。文化創意事業首先要解決的一個問題就是如何融入民族文化。國家政府重視新型工業化的發展,推動城市化、農業現代化、信息化進程。文化創意涉及到的服務內容在社會經濟的各個領域都有良好應用。呈現出多向交互融合的狀態,推動文化創新和設計服務創新,促進高端服務產業良好發展。文化創意產業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展開各項文化交流活動,成為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②。此時國家文化軟實力會得到明顯提升,同時社會產業的競爭力也會有所增強。創意文化產業融入民族文化元素,促進創新型經濟的發展,同時也能起到調整經濟結構的作用。加速實現從“中國制造”轉向“中國創造”的目標。政府層面在發展這一事業中發揮主導作用,加大文化創業產業的投資力度,促使社會范圍內各個機構積極關注這一事業的前進歷程。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的基本發展模式以“模仿”為主,呈現出明顯的集約化特征。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我國文化創意產業出現在大眾視野中,改革開放浪潮襲來之后,各個地區開始重視本土民族風情對外展示活動,文化創意產業以民族藝術為主。在此期間,傳統民族舞蹈開始介入文化創意產業。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大環境中,在文化創意領域融入民族舞蹈表演體現出一定弊端。同質化傾向明顯是傳統民族舞蹈表演的一個問題。旅游業快速發展,很多地區重視少數民族風情舞蹈藝術開發工作,目的在于有效促進當地經濟良性發展。該模式所獲得的經濟效益日益凸顯,更多地區開始投入這一事業,常見的措施是復制相關成功經驗。對此促進新模式的順利發展要積極整合相關經驗,專業的舞蹈演員是發展舞蹈產業文化的關鍵因素,此外還需配備的條件有服裝、燈光、計算機和建筑。整合多種資源,促進舞蹈產業化順利發展。
文化創業產業的發展要重視文化體制機制創新,原有的工作機制和相關制度還不夠完整,改善這一局面,有必要嘗試建立新的賞罰機制,目的在于增強產品創作的特色,也保證創作出的文化創意產品更具藝術生命力和社會影響力,有效提高社會效益,增加演繹產品的社會效益。生產文化創意產品是一項長期而又艱巨的任務。瑤族舞蹈是其中的核心要素,正確的戰略思想是以人文本,人能創造文藝,也能推動文化的發展。隊伍建設工作要把人才引進放在關鍵位置上,更要加強人才培養力度。人才的“進出口”渠道應真正敞開,實施的政策要體現新人和老人的區別。重點培養一批能夠熟練掌握瑤族舞蹈表演技巧的優秀演員,技術人才培養工作也不能忽視,隨著時間的推進,瑤族文化創意產業的演員和職員會逐步充實。
瑤族舞蹈體現瑤族人民的審美情趣,初見瑤族民間舞蹈會感到舞蹈動作復雜多變,但是經過仔細分析研究后,就會發現瑤族舞蹈其實很簡單,其中有幾個主要動作會經常出現,這也恰恰凸顯了瑤族舞蹈的簡約特征。而這并不意味著瑤族舞蹈是單調乏味的。簡約特征恰巧表達歷代瑤族人民的揚與棄,同時也表現出深入淺出的特征,瑤族舞蹈的動作精華得到有效保留,而且瑤族舞蹈的很多動作都有多重含義,充滿韻味,這是瑤族舞蹈內涵深邃的具體表現。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應該體現這一特征,并充分考慮瑤族舞蹈的多樣化形態和特點。舞蹈與歌、鼓融合,是瑤族的特色風俗。以瑤族的山羊舞為例,該舞為祭祀舞蹈,充分表現瑤族祖先的生產生活場景,獨特的原始風格格外突出。瑤族舞蹈以新的形式介入文化創意產業,創新文化元素,將瑤族舞蹈與文化創意產業良好的對接。
建設文化創意產業,要意識到打造精品能促進產業有序發展,也能體現產業穩定性。文化創意產業的實力象征是文化內涵,同時也體現一個地區的影響力和知名度。瑤族舞蹈介入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應當采取全新的模式,全面考量市場發展情況,強調舞蹈文化的創意和藝術創造力,在此期間,應當對瑤族舞蹈有所創新和突破。原生態的舞蹈文化與相關舞蹈劇目結合,貫徹落實“引進來、走出去”的戰略方針,打造出更有實力的瑤族文化產品③。民族文化傳習館積極創建多種文化交流活動,就演出工作而言,重視演出質量和數量,真正贏得社會受眾的喜愛,在社會范圍內積累信譽。創新瑤族舞蹈,不再固守傳統的表演模式,體現時代特征,廣泛吸引社會人群的興趣,突出表現瑤族舞蹈獨特的歷史文化內涵,與旅游文化產業相結合,促進瑤族舞蹈更好的與時代接軌。
綜上所述,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應突出體現文化內涵、文化語境和文化特征。在推動文化創意產業向前發展的歷程中,創新手段體現在舞蹈種類和民族文化元素兩方面,瑤族舞蹈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正確方向是實現對多種產業資源的有效整合,強調人才培養工作的重要性,另外文化創意產業應體現瑤族舞蹈內涵深邃這一特征,打造精品,促進產業的有序發展。
注釋:
①李林蔓.瑤族舞蹈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策略研究[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7(11):241-242.
②謝博長,陸麗靜.民族視野下的金秀瑤族舞蹈文化研究[J].音樂時空,2016(04):178-179.
③趙勇.廣東連南瑤族舞蹈創編現狀分析及思考 [J].藝海,2014(05):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