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恩義
(1.天津體育學院 運動與文化藝術學院戲劇學院,天津 300000;2.中央戲劇學院,北京 100000)
西方戲劇中的丑角更多是由小丑來扮演,多出現在啞劇雜技中,他們常常以滑稽可笑的動作使人發笑,古希臘戲劇中的丑角,在鬧劇和啞劇中扮演次要角色,在羅馬啞劇中的丑角,他們頭戴尖角帽,外衣用雜色布片拼接而成,往往成為同臺演員嘲笑的對象。英國的丑角,常常會穿碩大無比的鞋,衣服寬松下垂,模樣邋遢。
法國戲劇家莫里哀所創作的喜劇丑角,既有古希臘喜劇丑角的娛樂性,又有自己的創新和發展,在西方喜劇史上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他在《唐璜》、《丈夫學堂》、《屈打成醫》等劇中,均塑造了斯嘉納賴爾這一丑角形象,使其成為莫里哀喜劇丑角的代表人物。《唐璜》中的仆人斯嘉納賴爾,當著主人的面能夠見風使舵,背著主人的時候就會肆無忌憚地說主人的壞話;在《屈打成醫》中,斯嘉納賴爾又以農民的身份,荒謬地成了一名“打出來的醫生”。莫里哀借丑角之口表達了他對傳統貴族階級的諷刺和批判之情,他創作的丑角對西方丑角形象有著深遠的影響。
莎士比亞的喜劇中,也出現過不少喜劇丑角形象,這些形象都是深深地根植于現實生活的土壤之中的,并對劇情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他們的出現除了為喜劇增添了濃烈的喜劇氣氛,能夠與觀眾達成一種情感上的共鳴之外,還深刻地反映了英國當時殘酷的社會現實。在他的《錯誤的喜劇》中,男仆小德洛米奧遭到主人小安提福勒斯的毒打后說:“我但愿我沒有知覺,那么您打我我也不會痛了。”從表面上看小安提福勒斯是個充滿喜劇性的丑角形象,實際上他卻是一個令人同情的悲劇角色,他的悲慘境遇,正是英國當時“圈地運動”后勞動人民苦難生活的真實寫照。在莎士比亞筆下的丑角,大都是予以正面的評價,他創作的喜劇《仲夏夜之夢》,是一部輕松浪漫的愛情喜劇,流露著濃郁的喜劇色彩。織工伯頓是劇中的丑角,他自作聰明,一舉一動都透露著滑稽可笑的性格特征,當仙王的仆人迫克(又名好人羅賓)因為疏忽大意誤將他與仙后相愛,荒誕劇情由此展開。
中國戲曲中的丑角以悠久的歷史、精深的造詣、豐富的劇目聞名中外,在地方戲中,以丑角作為主要角色的劇目甚多,他們會用白粉在鼻梁上勾畫臉譜,故丑角又稱“三花臉”,或“小花臉”,大致可分為“文丑”和“武丑”。“方巾丑”和“丑旦”屬于“文丑”,“武丑”別名開口跳。可以說,社會中三教九流的人物,都在“丑”的表演范疇之列。《中國大百科全書·戲曲·曲藝》中,將丑角解釋為:
戲曲表演行當類型之一。喜劇角色。面部化妝用白粉在鼻梁眼窩間勾畫臉譜,與大花臉對比俗稱小花臉;與大花臉、二花臉并列俗稱三花臉。①
常言道:“無丑不成戲”。可見,丑角在戲劇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丑角的出現,可以使戲更加的生動有趣,在明代,“丑”作為一種戲劇行當和角色,正式引入戲劇表演范疇之內。
當代戲曲界被譽為“京劇第一名丑”的朱世慧,擅長“文丑”,曾飾演過多部作品。他是《徐九經升官記》里的七品芝麻官徐九經;是《法門種生相》里的大太監賈貴;是《膏藥章》里的江湖郎中;是《曾侯乙》中的一代君王曾侯乙。他刻畫的丑角人物,惟妙惟肖,受到廣大觀眾的喜愛。在《徐九經升官記》中,他為了演好徐九經這一角色,做足了案頭工作,認真地剖析人物,將那個有時貪酒,還有點膽小,可是卻剛直不阿、不畏權貴的小官吏徐九經演得入木三分。
“丑”這一行當給人的第一印象有難看之意,在舞臺上經常扮演一些低下齷齪的人物,如劇中騙人的、一肚子壞水兒的、謀財害命的、放牛的、開店的這些角色都由“丑”來扮演。但是,由丑角飾演的角色不全部是地位低下的,像《甘露寺》中的賈華,奉孫權之命,令他率三百刀斧手暗殺劉備,戲中為了諷刺東吳的陰謀詭計,讓賈華戴一根翎子,將靠旗扎在臀部使其出盡洋相,所以,東吳大將賈華是由“丑”來扮演的。
盡管“丑”所扮演的角色往往被人所不屑、所輕賤,卻在戲劇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其一,丑角可以為戲增光添彩,設想如果戲曲中沒有“丑”這一行當,《鎖麟囊》的梅香由花旦扮演,《女起解》的崇公道換由老生來扮演,并不是一定不行,但絕沒有丑角演起來奪人眼球;其二,戲曲中的丑角也是為了避免重復單調,例如《群英會》中孔明、魯肅、周瑜都是生角,黃蓋、曹操、太史慈都是凈角,蔣干一角由“丑”來扮演,就會避免表演上的雷同;再次,丑角那通俗幽默的語言,亦莊亦諧的表演,不會引起觀眾的反感,在勸慰大家要棄惡揚善等方面做出很多貢獻。
除此之外,丑角還具有不畏強權、仗義執言、諷刺朝政、針砭時弊的優良傳統,是值得人們尊敬的,這給統治者們帶來了極度的煩惱和憎恨,以致有些藝人為此喪生,可以說,丑角表演是寓美于丑,雖外表丑陋,卻內心高尚。
注釋:
①中國大百科全書編委會.中國大百科全書·戲曲·曲藝[M].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2(0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