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開勤
(江蘇雨卓烙畫藝術工作室,江蘇 徐州 221000)
烙畫是一種傳統的手工藝,具有清晰的歷史文化脈絡傳承,在發展過程中不斷豐富了工業的內容與形式,使其文化底蘊加深,并展現出了獨屬于自身的特點。目前這一工藝主要分布在華北平原區域,然而,因為對傳統手工文化保護機制的欠缺,這一工藝正面臨著較差的處境,為了振興傳統工業就應該對其傳承、發展進行探討,使其在時代的發展下發揚光大。
烙畫主要是借助于發熱工具在各類材料上進行繪畫的過程,不同的材料也就會使繪畫圖案產生不同的藝術效果。隨著時代的發展,用于作畫的發熱工具也逐漸被更新、改進,使烙畫的藝術表現力更強。烙畫在創作過程中會形成獨特的機理變化,為圖案賦予極強的色彩藝術表現力,令其色彩的美感被充分體現。在進行烙畫時,受繪畫形式所限,多是進行寫實的繪畫,借助于發熱工具在材料上形成層次鮮明的圖形,為畫作賦予了全新的靈魂,使其在構圖和意境上都達到了全新的層次①。
1.更新人們對藝術的認知觀念。烙畫一直都是中華傳承下來的重要藝術文化之一,在繪畫方面獨樹一幟,具有極強的藝術表現形式和特殊的藝術表現效果。然而,在現代化社會中,這一優秀的文化傳承過程卻出現了人才斷層,導致其創新發展的腳步停滯不前,甚至是逐漸被人們所遺忘。為了將這一不利因素進行改進,就應該是人們對這一藝術進行重新審視,對其歷史傳承進行了解,讓人們對其藝術表現形式和獨特的藝術魅力形成全新的認知觀念②。通過對古今文化題材內容的臨摹與繪畫,與人們對事物的認知更為貼切。經過這種方法的改進,使專業人員及人民群眾都能夠對這一藝術形式形成全新的認知觀念,增強對其關注度,為烙畫的發展提供持久的發展動力。
2.對烙畫工具與材料進行創新。傳統工藝在傳承的過程中應該與時俱進,否則就會被時代所遺棄。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當下,若想傳承與發揚烙畫藝術就應該對所用的工具與材料進行創新,使其能夠滿足當前時代人們對審美的認知,走出一條藝術的創新之路。例如:在傳統的烙畫制作過程中,烙畫藝人大多是用燒紅的鐵鉤進行作畫,不僅無法良好地調控作畫工具的溫度,還因為鐵鉤要提前燒制極大延長了整個烙畫創作的時間。現在的烙畫藝人大多使用現代化的電烙鐵進行烙畫工作,可以將溫度進行更好地調控,并且極大地縮短了整體的烙畫創作時間,對烙畫的傳承與發展提供了極大的推動力。此外,藝術家還將玻璃用作繪畫的材料,通過在玻璃平面上作畫,使整個烙畫被重新進行了詮釋,得到了別具一格的藝術畫作。尤其值得人們關注的是,近些年來被研制出來的冰火烙畫技藝,合理運用當前的各種科學技術與化學試劑,將冰與火一同運用到了藝術創作之中,極大的增強了藝術表現形式,提升了藝術創作空間,為烙畫的發展開辟了一同全新的路徑。
3.提升烙畫市場用途。傳統的烙畫作品用途較為單一,在市場的銷售中多被用于木制家具的裝飾之中,并未體現出更多的線條韻律感,僅僅只是對木板進行簡單的修飾。單一的藝術表現形式也就導致其市場經濟價值偏低,而較低的經濟價值也就直接對藝術的發展造成了影響,無法體現出其應有的藝術價值。在烙畫的傳承與發展中,一定要結合市場的實際用途,對其藝術形式進行全面地定位與開發,使其形成獨特的文化藝術產業,在市場中由其藝術價值來換取經濟效益。例如:在進行年來的發展過程中,烙畫已經逐漸被用于器物裝飾、木質掛件或工藝品紋飾的修整上,極大地拓寬了其市場應用面。并在藝術的發展、沉淀下,令其表現形式更為豐富,令其藝術表現形式有了極大地提升,提升了其在市場的用途,在現實的經濟效益上實現了對烙畫藝術的傳承與發展工作。
4.培養藝術儲備人才。技藝離不開人的運用,為了將烙畫藝術更好地傳承下去就應該積極開展對人才的培養工作,為其儲備大量優秀的專業人才,通過專業的儲備人才來將這項技藝進行傳承與發揚。為了達到更好的效果,可以將這一項技藝納入學校的藝術培養課程,讓更多的年輕群體對這項技藝進行接觸,為其未來的創作提供靈感,實現長遠的藝術教育戰略意義。
烙畫是一種悠久的文化藝術表現形式,傳承、記載了我國的文化藝術發展歷史,并展現了其獨特的魅力,為人們的藝術創作提供了更多的表現形式。在對其藝術傳承與創新發展的探討中,應該使人們對其進行重新認知,并對創作的材料進行改進,借助于市場經濟與藝術儲備人才的支持,極大地促了進烙畫藝術與時代的融合,獲得更寬廣的發展空間。
注釋:
①何欣,許雅惠.淺談烙畫的藝術傳承與創新發展[J].藝術科技,2017(11):52.
②李正楠.蒙古族羊毛氈烙畫藝術探究[D].沈陽:沈陽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