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孝榮
(重慶三峽學院 美術學院,重慶 400000)
現階段,高校美術專業水彩畫教學所實施的方法相對單一、傳統,無法滿足學生對水彩畫藝術學習的整體需要,教學方式需要予以全面創新。如何培養有創新意識和綜合美學素質的人才,就發展成為當前高校水彩畫教學過程中需要重點思考的問題。
水彩畫教學是培養學生對生活和色彩進行全面觀察的能力,是綜合提升學生對色彩和筆觸、乃至創作認知表現水平的關鍵內容。結合當前高校美術專業發展的整體趨勢與水平看,整個水彩畫藝術教學活動中,要注重持續優化教學方法,要注重融入該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綜合變化與時代訴求。結合當前水彩畫藝術課程教學的實施狀況看,綜合分析水彩畫教學所存在的客觀問題,并提出實施水彩畫藝術教學的具體創新對策。
結合水彩畫藝術的人文性和技巧性特征看,這與當前高校教學改革之間存在內涵一致性。繪畫技法作為水彩畫藝術創作的重要手段,以及能夠創作各種類型的全新藝術形態,充分發揮繪畫技法的價值優勢,將在引導學生熟練掌握水彩畫藝術創作技術時,更好表達學生對水彩畫藝術的理解與認知,從而提升學生的參與興趣,真正實現水彩畫藝術教學的全面改革。
高等院校水彩畫教學創新活動是一項系統化教學改革,在具體教學過程中,要有效發揮繪畫技法與藝術修養的綜合應用價值,要充分發揮水彩畫藝術作品的價值影響力,通過使用多媒體平臺靈活展示水彩畫作品的內涵和創作理念,讓學生對所學水彩畫藝術內容形成新的全面認識。同時,針對繪畫技法和藝術修養教育,要注重做到:
在高校水彩畫教學過程中,要合理安排繪畫技法與藝術修養的課程量與比例。既要培養學生熟練掌握、操作所學水彩畫技巧,也要注重培養學生形成扎實的藝術修養,尤其要在豐富水彩畫藝術素養儲備的基礎上,提升學生的藝術修養,讓學生形成扎實的實踐基礎。要讓所學知識和內容、技巧成為推動學生學習水彩畫藝術的重要動力。結合當前水彩畫藝術的教學環境看,在培養學生學習、掌握水彩畫藝術時,要注重使用層次化、分類化教學模式,特別要注重融入學生的學習情況,合理篩選教學內容,推動教學創新。
繪畫技法與藝術修養是水彩畫藝術創作的兩個重要維度,繪畫技法是一種“技巧性”內容,需要學習者通過長期學習、積累來培養,無論是具體的創作靈感,還是作品的內涵,都需要通過具體技法的應用來整體實現。藝術修養則是一種關鍵內在,其中既包含創作者的審美理念,也有創作者在長期學習、實踐過程中所積累形成的理念。因此,在目前高校水彩畫藝術教學創作過程中,既要夯實繪畫技法,也要重視對學生進行系統化開拓性培養,通過提升其藝術修養,讓學生真正創作出有內涵、觀賞效果佳的水彩畫藝術作品。
結合水彩畫藝術的內涵本質看,這與當前高校學生培養體系的實質性要求之間,存在一致性。水彩畫藝術創作過程中,強調技法與藝術修養的協調培養,高校學生培養強調培養活動的全面性,因此,在當前水彩畫藝術教學機制全面創新時,通過構建包含技法培養、內涵修養和藝術審美等多種內容的完善教學體系,將充分調動與激發學生參與水彩畫藝術創作的獨立意識和積極心態。同時水彩畫藝術創作的大眾心態,也能夠使學生及時參與該藝術創作之中,從而使學生對水彩畫創作技法形成科學理解與應用。因此,在水彩畫藝術教學時,要注重合理安排技法教學與藝術修養教育,讓學生的藝術審美素質和創作能力,實現學生創作能力的全面性提升。
水彩畫藝術是一項極具藝術特色與價值內涵的繪畫體系,在水彩畫藝術創作時,既要注重繪畫技法的合理詮釋,也要具有系統化的藝術修養和人文心態,尤其是要創作者具有獨立、個性化的創作理念。在當前的高校水彩畫藝術教學時,要合理開展技法教學與藝術修養教育,就需要注重將學生興趣放在首要位置,并且不斷創新教學體系,構建科學、完善的教學模式,推動水彩畫藝術教學從傳統的“重技術”教育向新的“繪畫技法”+“藝術修養”兩元體系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