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 丹
(四川財經職業學院,四川 成都 ?610100)
從高中畢業步入高職,很多學生從強大的學習壓力之下,突然邁入另一種開放性的學習環境,加之專業課程的學習難度頗高,很多高職院校學生就容易陷入恐慌心理之中。高中階段學生沉溺于學習之中,與同學的交流交往較少,因而很多學生并不懂得如何與人交流,而同時又渴望獲得友誼。高職階段的大部分學生在家中都是獨生子女,習慣于以自我為中心。種種因素推動之下,當前高職院校很多學生在人際交往方面存在諸多障礙,嚴重影響其心理健康、健全人格及良好個性品質的均衡發展。
1.團體心理輔導。通過在團體內部進行的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互動,促進個體在交往中通過交流,觀察,體驗,反思,并輔以心理游戲使其從中自我認知、自我領悟,并形成一種新的積極的處事態度與方式。
2.人際交往團體輔導。人際交往團體輔導通過一系列具體的為心理游戲或者稱之心理輔導活動,使學生在游戲中了解自我,發現自我,改善自我,進而了解他人。通過互動培養積極的溝通意識并應用到日常人際交往實踐之中,不斷提高自己的交往能力。
人際交往出現問題有的時候是環境原因,但更多時候是個性使然,團體心理輔導應用于高職院校學生人際交往,一來可以緩解學生與周圍環境的不適心理,二來可以防止人際交往關系問題的發生及發展,更重要的是可以維持學生身心健康的平衡發展狀態,逐步使學生樂觀自信,有效提升其學習成績。
團體心理輔導避免了高職院校學生在心理輔導過程中的尷尬心理,而且在團體活動過程中一些教育游戲本身就可以使學生形成融洽和諧關系,對整個輔導過程非常有益,更可以通過一些針對性輔導使其逐步樹立正確價值觀,提升其對交往的深刻認知及主動交流的自覺性。彼此合作的平等交往關系,非常容易建立起團隊之間的信任感與協作意識,可以使學生更好地學會換位思考,并活學活用人際交往技巧。
1.研究對象。團體心理輔導的開展采取的是海報宣傳的方式在全校范圍內招募,并通過電話報名及微信報名的方式,共招募學生四十名。
2.研究過程。結合人際關系綜合診斷量表與人際關系自我評定量表的統計結果,這四十名學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人際交往障礙。為此我們分成5個階段,每次一小時共開展團體心理輔導5次。
第一階段:團體開始階段。團體成員相互認識,解說團體,制訂團員活動規范,開展拉手游戲,說明團體活動的目標,讓每個團員分享活動心得。第二階段:團體交往認知。通過微笑握手、你畫我猜、同舟共濟、信任后仰等游戲,讓團體成員之間加強認識,建立信任,并逐步嘗試合作及相互協作,提升團體成員社會性參與意識。第三階段:自我認知階段。通過找零錢、傾訴、對話、日記分享等活動,讓學生們逐步打開心結,找到自己問題所在,并學會換位思考,擁有良好性格。第四階段:親密分辨階段。通過你我都是搬運工、怒海逃生、解手鏈、心有千千結、矛盾情景劇等方式,引導學生學會單向和雙向交流,沉著冷靜處理問題,掌握人際沖突解決的基本技能,改變看待問題的消極心理。第五階段:團體分離階段。團體輔導接近尾聲,大家分享心得感受,在祝福中結束輔導旅程,在歌曲中互贈祝福,收獲友誼。
首先,團體心理輔導的開展為學生們提供了一個平臺讓他們更好的認識自我發展友誼。高職階段學生們不僅對于學習非常重視,而且職業生涯規劃也已經提上了日程,所以這一階段很多學生常常因交往障礙,無從傾訴而產生多種心理問題。團體心理輔導給學生們提供了一個平臺,大家可以暢所欲言,而不至于產生一些錯誤認知,鼓勵學生們可以以更加積極的心態認知自我發展友誼。其次,團體心理輔導的開展讓學生們的性格發展可以更加完善。與單獨的心理干預不同,團體心理輔導采用了一種學生更易接受的,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活動模式對學生的人際交往障礙問題進行有效的干預和指導,這樣學生們更容易由此及彼,學會換位思考,而團體成員之間的現場溝通,臨場反應更給予了學生們足夠的鼓勵,讓他們學會尊重,學會交往。第三,團體心理輔導可以給學生的在高職院校的生活增添更多色彩。除了這幾節課之外,團體心理輔導的結束正是學生樂觀自信交友的開始,而且輔導的最后一節課是互送祝福,這就教會學生們一段友誼的接受不要悲觀,更多的是祝福與向未來的延伸,靈活運用所學到的人際交往技巧,可以收獲更多快樂。
團體心理輔導與一般的心理學課程有很大的不同,在這里學生不需要向在課堂上一樣用筆記錄,更多的時候需要用心感受,積極參與,所以這更像同齡人一起開展的課余活動,趣味多而且學生們的收獲也非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