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白
(遼寧數字文化發展中心,遼寧 沈陽 110167)
傳統教學模式主要是老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其主要模式是課堂教學。在此模式下,教師是課堂的主導,學生是被動的接受知識,對知識的思辨較少,主觀能動性不能得到有效的發揮,學生也極易形成較為消極的心態。另外,就日常管理來說,學生也多處于被動狀態。一些教師將布置作業作為自己的責任,學生則將寫作業視為自己的義務。學生沒有選擇任務的權利,更不能將自己意見提出來。盡管教師在教學中有引導責任,但并不能消除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應該能夠正確認識和評價自己,在數碼鋼琴教學中,學生則能對自己的技術、藝術表現有準確的把握。具體說來,傳統鋼琴課堂是老師將自己的經驗傳導給學生,學生是被動的接受。據此而言,學生鋼琴水平直接受到老師經驗和教學能力的制約,同時,學生在鋼琴學習中不可避免的會受到一些消級因素的影響,進而影響學習效率,最終無法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發揮互聯網在數碼鋼琴教學中的積極作用,其模式主要有三種,一是以互聯網智能化軟件和數碼鋼琴教學系統為依托的教學探索,二是以互聯網交往為基礎的合作自主學習模式;三是互聯網共享集體教學模式。
一是以計算機技術軟件開發和智能化數碼鋼琴交互教學模式下的自主學習。
計算機軟件技術日益發達,數碼鋼琴教學借助計算機軟件進行,促進數碼鋼琴教學的深化改革。當前,一些鋼琴軟件日益發展,在教學中得到普遍使用,學生也可以借助軟件提高數碼鋼琴學習效率。借助互聯網交互軟件學習數碼鋼琴有利于初學者對鋼琴鍵盤、按鍵的初步了解。在此模式下,教師不僅可以教授學生學習,還能借助互聯網成立數碼鋼琴網絡工作室,打破數碼鋼琴教學的空間和硬件設定。毫不夸張地說,數碼鋼琴教學軟件和智能教學系統,以互助教學為切入點,利用互聯網顯示技術,形成共享交互學習新模式。
二是以數碼技術開發為基礎采取集體教學模式探索。
數碼鋼琴教學技術是基于集體鋼琴教學提出的,借助計算機技術進行的教學模式。就數碼鋼琴教學特點來說,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數碼鋼琴教學平臺,通過開發更多的教學模塊,采取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使教學更科學更有針對性。具體說來,數碼技術沖破了傳統鋼琴教學的課堂架構,通過對鋼琴基本理論、視唱、伴奏課程的資源利用和整合,提高學生鋼琴學習的綜合能力。實際上,數碼鋼琴教學已經受到更多教學人員的青睞。所以,通過數碼的音頻存儲,架構具有系統性的鋼琴教學處理技術,最終提高數碼鋼琴教學的效率。
三是互聯網共享崗前教學模式。
互聯網最大的優勢就是拉近了人們之間的空間距離,網絡共享對于數碼鋼琴教學來說是必要的。因為這種模式不僅能打破教育的空間限制,還能實現優勢教育資源的互聯互通。所以,網絡共享跨越了教育的實踐空間,突破了傳統以課堂教學為主的傳統模式。其實,還可以開設在線數碼鋼琴教學,實現網絡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統一。在線教學不僅可以設置網上課堂,還能設置實踐指導模塊,以全方位教學實現網絡共享。這種模式可以更加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讓學生在任何時間、地點學習鋼琴。
互聯網背景下開拓了學生學習的渠道,學生完全可以在自主環境下進行數碼鋼琴學習。這種鋼琴學習模式,不僅能提高學生學習鋼琴的自覺性,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有利于學生藝術思維的培養。
一是通過互聯網進行數碼鋼琴素質擴展訓練,凸顯學生學習個性。
隨著經濟的發展,計算機已經走進了全家萬戶,越來越多的學生開始擁有自己的個人電腦,很多專業的數碼鋼琴軟件可以通過學生不同層次的需求,對學生的節奏、按鍵等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學生也可以自己通過互聯網,開展獨立的小型活動,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在活動中展示自己的個性,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二是通過多媒體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
互聯網背景下進行鋼琴教學,應該充分發揮互聯網的優勢,運用攝像和錄像技術,增強學習的色彩,消除單一數碼鋼琴教學的枯燥感。同時,也應該提高教師課件制作的藝術性,增強課件的活力,讓學生在生活中進行學習,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總而言之,互聯網開辟了數碼鋼琴教學的新路徑,創新了數碼鋼琴教學的新方法,是互聯網時代教學改革的重要突破。那么,如何利用互聯網實現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的統一,是當前眾多學者面對的重要課題。互聯網教學對我國數碼鋼琴教學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對傳統鋼琴教學的改革,對實現學生全面發展都有著重大而深遠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