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靜

【摘 要】目的:探析小兒腹瀉應用雙歧桿菌三聯活菌膠囊與思密達共同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在我院2017年3月~2018年5月期間收治的腹瀉患兒中,共隨機納入84作為研究對象,依據臨床治療方案差異分為參照組與觀察組,41例接受思密達治療的患兒為參照組,43例接受雙歧桿菌三聯活菌膠囊與思密達聯合治療的患兒為觀察組,對比兩組的臨床療效。結果:觀察組患兒的治療有效率較參照組高,雙歧桿菌、乳酸桿菌群落數高于參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選擇雙歧桿菌三聯活菌膠囊與思密達聯合方案治療小兒腹瀉,可有效調節腸道菌群,提高臨床療效。
【關鍵詞】小兒腹瀉;聯合治療;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 R539
【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672-3783(2019)03-03-114-01
小兒腹瀉為兒科常見病,因幼兒機體免疫力及胃腸功能相對較差,易在遭受外界因素干擾的情況下出現腹瀉,導致患兒便次增多、大便性狀產生改變。腹瀉極易造成電解質紊亂,嚴重情況下會對患兒的正常生長發育造成影響。目前臨床多采取藥物治療,并提倡早期使用益生菌[1]。對此,本研究對小兒腹瀉施以雙歧桿菌三聯活菌膠囊與思密達共同治療的效果作如下探究。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共納入84例我院2017年3月~2018年5月期間收治的腹瀉患兒為研究對象,將41例接受思密達治療的患兒作為參照組,43例接受雙歧桿菌三聯活菌膠囊與思密達聯合治療的患兒作為觀察組。參照組患兒中男22例,女19例,平均年齡(4.5±1.2)歲,平均病程(2.5±0.5)d;觀察組中男23例,女20例,年平均年齡(4.5±0.8)歲,平均病程(2.6±0.8)d。入選對象一般資料間差異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在接受飲食調整及對癥支持治療的同時,參照組接受思密達(生產廠家:杭州康恩貝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74198,規格:3g/袋)治療,每日兩次,3g/次,溶于50ml溫水中口服。觀察組在上述治療基礎上聯合雙歧桿菌三聯活菌膠囊治療(生產廠家:晉城海斯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S19993065,規格:210mg),210mg/次,一日兩次,餐后半小時吞服。兩組共治療3d。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治療前后的雙歧桿菌、乳酸桿菌群落數以及治療總有效率。療效判斷標準:大便次數、性狀復常,發熱及嘔吐癥狀消失為顯效;大便次數減少、性狀好轉,臨床癥狀改善為有效;大便次數、性狀及臨床癥狀改善不顯著為無效。總有效率=100%-無效率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22.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以n(%)表示,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結果分別以x2、t檢驗,以P值為準,低于0.05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腸道菌落數比較 治療前,兩組的腸道菌落數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的腸道菌落數均高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5.35%(顯效24例,有效17例,無效2例),參照組總有效率為80.49%(顯效19例,有效14例,無效8例),差異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腹瀉為小兒高發病,主要是因為小兒胃腸功能尚未發育完全,腸道屏障功能相對較弱,在遭受外界因素刺激下極易誘發腹瀉,進一步導致腸道微生態系統失衡,對致病菌的抵抗作用減弱。
有相關學者認為治療小兒腹瀉應重視調節腸道菌群,增加優勢菌群數量,抑制病原菌繁殖,達到緩解腹瀉的目的。在本研究中,治療后觀察組的腸道雙歧桿菌、乳酸桿菌的菌群數量以及治療總有效率均高于參照組。分析原因是雙歧三聯活菌膠囊屬于微生態制劑,對腸道菌群可發揮補充作用,并且能夠在腸道表面生成一種生物屏障,保護腸道,減少病原菌對腸道的侵襲與黏附,加快營養物質的消化和吸收,增強機體抵抗力。思密達可對腸道菌群移動發揮抑制作用,進而有利于促進益生菌在腸道內定植,避免致病菌出現進一步繁殖和擴散。同時,該藥物也可在腸黏膜上進行黏附,進而形成一種物理屏障,是腸道屏障功能有效增強[2]。所以聯合雙歧桿菌三聯活菌膠囊與思密達治療,可有效調節腸道菌群平衡,發揮良好的腸道保護功能。
綜上所述,聯合使用雙歧桿菌三聯活菌膠囊與思密達治療小兒腹瀉,可有效調節腸道菌群平衡,提高臨床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趙力芳. 雙歧桿菌三聯活菌膠囊聯合思密達對兒童腹瀉血漿VIP、NPY及腸黏膜5-HT的影響[J]. 中國微生態學雜志, 2015, 27(8):917-920.
[2]劉衛萍, 廖超平, 陳艷麗. 雙歧桿菌三聯活菌腸溶膠囊聯合思密達治療嬰幼兒腹瀉的療效觀察[J]. 中國中西醫結合兒科學, 2017, 9(1):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