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Tyler & Evans認為,通過意象圖式來解釋介詞的意義是明智之選,因為介詞的中心義項表達了兩物體間的空間關系。且意象圖式可使我們避免那些模糊、混亂的介詞定義。因此本文重點研究意象圖式對介詞習得的積極作用,即通過對介詞to各層涵義進行意象圖式分析、分類,發現其內在聯系、總結出基本規律,以促進學習者快速、準確地掌握介詞的用法。
【關鍵詞】介詞to;意象圖式;認知分析
【作者簡介】王宇虹(1994.10-),女,漢族,皖宿州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研究生,研究方向:外國語言學。
一、引言
在眾多介詞中,介詞to是最常見、意義最豐富的介詞之一。因此本文基于意象圖式理論來研究介詞“to”從原始空間意義到概念隱喻意義的拓展,希望能夠對學習者真正掌握介詞的用法提供幫助。
意象圖式是人在視覺及動覺經驗中反復出現的動態結構,為我們的經驗提供了連貫性及結構(Johnson,1987)。介詞的各個意象是由原型意義向非原型意義的延伸構成,進而形成語義網絡。這種由介詞的空間領域向非空間抽象領域的延伸是通過意象圖式實現的。因而它能夠通過清晰的圖式關系解釋介詞內部復雜的語義關系。
二、to的原型意義
根據Oxford Concise Dictionary Of English Etymology(牛津英語詞源詞典),to 來源于古英語、古撒克遜語及西方日耳曼語中tō,其意義為“朝向”。
《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中列出的to的大部分義項具有“向,朝,對著(某方向或某處)”的特征。
多個空間介詞可以組合在一起形成一個集合把空間分為不同的維度,用以區別集合中不同介詞的核心意義極有可能是該介詞的原型意義。英語中介詞可以形成多種立體的空間概念,如上—下,前—后,里—外等。To與from之間是一種對立的關系,to所表示的空間關系就是from所不能表示的空間關系。
根據以上標準判斷,“朝向”為to的原型意義。這里的TR(Trajector)指的是動體,LM(Landmark)指的是陸標。箭頭可指目標方向,也可指動體到陸標所經過的路徑(Path)。意象圖式既可表示 TR 與 LM之間的靜態關系,也可表示二者之間的動態關系。當所標示關系為靜態關系時,Path 為零;為動態關系時,Path 大于零。
1.介詞to的動態意象圖式。例1:He is driving to the airport.在例1中,TR為he,LM為airport,動體沿路徑朝陸標發生移動,直至到達airport。其中路徑大于零,表明動體he將要朝著陸標airport的方向運動,并最終會到達陸標這個目的地,因此介詞to表示的是一種動態到達關系。
2.介詞to的靜態意象圖式。To除了可以表示人或事物間的動態空間關系,還可以表示人或事物間的靜態空間關系。
例2:Japan is to the east of China. Path=0,動體TR未發生任何位置變化,主要表示的是動體相對于參照物 LM的靜態位置,因而側重于體現中心圖式中的靜態位置關系。
三、 to的延伸意義
接收者意義。人是主動從一個位置移動到另一位置,而人則也會把一個物體從一個位置移動到另一位置。人們會用to來暗指這種物理轉移的運動終點。而此種轉移的一個情況就是運動的終點是另一個人。
例3:Frank gave the present to Charles.
Charles表示的是動作的終點,人會經歷物體從另一個人向他轉移,最終“接收”禮物。To仍用來表示動作的終點所指。意象圖式是一只手向另一只手轉移一個禮物,動體指禮物,陸標為Charles/接收者。此外,人收到某項禮物,勢必會給他造成某種影響。因此在此基礎上,又可衍生出其他延伸意義。
四、抵達目標意義
Tyler和Evans(2003)發現,一旦一個意義在某一網絡體系中被建立起來,另外的意義便會從此意義中延伸出來。這就會導致一系列的意義都會與中心意義有千絲萬縷的關系。
1.界限意義。在很多情況下,一個目標就代表著你所參與的某項活動的界限。當你一旦達到這個目標,你就不能再繼續前進。如,當你爬山時,你的目標就是山頂,而當你登上山頂時,你也就到達你此次活動的界限。在游泳比賽中,競賽者的目標就是盡快地抵達泳池的另一端。一旦他到達另一端,他也就不能再繼續向前游了。
例4:The simmers swam to the opposite side of the pool.
The pirates fought a duel to the death.
2.接觸意義。如果某一物體向目標移動,動體會無限接近目標。當動體達到目標之時,動體和目標之間就會有所接觸。因此接觸意義也就應運而生,如:shoulder to shoulder, face to face, and check and check.
3.依附意義。當兩個物體有所接觸時,一個自然而然的結果就是,他們可能會相互依附。因此to有時會表達依附意義。
例5:The guy is tied to the tree. He is attached to the tree.
To的中心意義會涉及到有運動方向的動體,當to被用來暗示依附關系,動體就會有方向性。而有方向的動體會進一步促使其與陸標的依附。此外,在英語中,一個正常的語法現象是把一個名詞擴展為動詞用法。動詞會與具有方向性的名詞聯系在一起,以此來暗示某種物理的連接。
五、結論
介詞to盡管有很多意義,貌似無章可循,無理可據,然而仔細推敲,仍可看出這些意義與to基本義的聯系。對該詞的認知語言學闡釋,一方面有助于理清語言事實背后的認知規律,同時也給外語教學提供了新的視角。詞匯習得及掌握是有一定順序的。
參考文獻:
[1]Bloomfield,L.Language[M].New York:Holt,Rinehart and Winston,1993.
[2]彭卓.介詞to的意象圖式及語義延伸[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2011(5):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