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麗
目前,政治思想課主要弊端在于教學內容枯燥、教學形式單一。其帶來的后果是政治思想課嚴重滯后于社會實際和學生實際。進入新的時期以來,教學改革跨入了一個嶄新階段。但由于我們對現代教育思想及方法的研究尚處于探索之中,政治課教學現狀與其應有的地位和作用遠不相稱,教學改革勢在必行。下面結合我個人的一些實踐經驗,談談對政治課教改的一些想法。
傳統教學中存在“重知識內容和結論,輕學習過程和學習方法”“重認知教學輕情感、意志和價值觀的培養”的問題。在新課改背景下,首先要求教師轉變教學理念。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學生發展為本,結合學科教學特點,力爭全方位地落實科學素養教育,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下面,筆者將談談在學習課程改變方面需要做好的幾大轉變。
一、教學手段由單一向多元化轉變
教師應改變傳統的一塊黑板、一根粉筆、一本書、一張嘴的教學單一手段。隨著師生對新課程理解的不斷加深,政治教師必將成為課程資源的開發者,一定要整合、利用好各種資源,包括圖片資料、影視資料、歷史文獻、其他學科資源、專家講座、社會教育基地、網絡資源等。
使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引進各種教學資源可以大大提高課堂效率,活躍課堂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參與教學活動的主動性、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創造力等。政治教師要不斷提高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技術和自身信息素養,大膽嘗試,不斷積累和創新教學手段。
二、教學理念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
傳統應試教育培養的人才“高分低能”,教學陷入為考試而教書的誤區,而我們的思想政治課教學目的陷入了講觀點、講概念、講理論的誤區,老師把教材當成傳授知識的唯一載體手段,把學生當作記觀點、概念、理論的容器,而把育人的目的拋在一邊,使學生失去了學習的興趣,更使思想政治課失去了活力和威信。
因此,課程改革后的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必須由學科本位轉向以人為本,育人為本,面向全體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尊重學生的人格,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潛能的開發,使學生形成正確的、科學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應成為課堂教育教學的根本任務。
三、教學模式由教師主導向學生主體轉變
新課程徹底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注入式的教學方法,忽視了學生的學習能動性和師生之間的合作關系,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從教學觀念上講,一定要把重視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放在首位。思想政治教材所闡述的是一些政治理論的基礎知識,相對于中學其它學科的教材內容而言比較抽象,學生限于知識水平和社會經驗,不易直觀把握,理解起來很困難,很難參與進來,更談不到“進入角色”,發生共鳴了。久而久之,政治教學就變成了教師的“獨角戲”,學生則厭學,政治課教學自然走進了死胡同。有些教師在實施的過程中誤認為不管什么內容和情況,課堂上老師講的愈少愈好,就愈能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其實,強調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并沒有否認教師的重要作用。有些教師為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習內容由學生自己提,學習方式由學生自己選,學習伙伴由學生自己挑,這樣的課堂展現的是學生虛假的主體性,失去的是教師的價值引導、智慧啟迪、思維點撥的職責,新課程改革既要真正提升學生的主體性,又要充分發揮好教師的引領作用,二者不可偏廢。
四、學習方式由被動向主動轉變
新課程理念呼喚學科教學要徹底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思想政治新課程教學也是如此。改變原有單純接受式的學習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調動、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學習方式,是思想政治新課程教學改革的核心任務。學習方式包括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學習意識、學習態度、學習品質等心理因素和心靈力量。學習方式的轉變對促進學生發展具有戰略性的意義。在初中思想政治新課程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自主學習包括自我監控、自我指導、自我強化三個過程。在思想政治課學習中要使學生自己首先知道為什么學習、能否學習、學習什么、如何學習等。讓學生能學、想學、會學、堅持學。
從推進素質教育的角度說,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要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作為重點,培養學生的懷疑意識和批判意識,鼓勵學生結合實際,大膽地對一些問題進行探索,在探索中成長。讓思想政治課成為學生長知識、長見識、長才干、立思想、塑人格的好課程。
長期以來,由于政治課內容枯燥,教學方法單一,學生的自主精神和創造精神得不到充分發展,學生更多體驗到的是學習的辛苦,由此也造成了學生對政治課學習的許多錯誤認識。這些錯誤的思想觀念直接影響著學生學習質量。因此,我們在教學中,更應注意學生對待知識的態度。要給學生一些權力,讓他自己去選擇;給學生一些機會,讓他自己去體驗;給學生一點困難,讓他自己去解決;給學生一個問題,讓他自己找答案;給學生一種條件,讓他自己去鍛煉;給學生一片空間,讓他自己去探索。讓學生時刻能以積極的姿態去對待學習,樂學、好學,享受學習的快樂。
政治課改目標體系的變化,要求老師調動起各種課程資源,改變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把課程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現實連接,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老師要成為好的引領者,強調學生自己的體驗感悟,設計好合理的科學的教學過程和方法,課改中三維一體的教學目標尤其是態度、情感和價值觀的教學目標就能很好的得到實現。
總之,在新課程、新理念指導下,教師要充分發揮自己的專長,積極營造民主、平等、和諧、愉悅的課堂氛圍,構建開放互動的教學模式,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積極性,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從而達到思想政治課的教學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