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晴
【摘要】作為工程教育改革新模式的CDIO工程教育模式自2000年被創立至今,系統地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能力培養全面實施以及檢驗測評的十二條標準,為我國工程畢業生的能力提高提供了一個相對具體的目標,本文著重進行了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分析研究。
【關鍵詞】CDIO 工程教育 教育模式
【中圖分類號】TB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8-0007-02
一、CDIO工程教育模式在我國的發展
我國高等工科學校在學生培養方面一直存在著重理論輕實踐、重基礎知識學習輕創新開拓等問題,CDIO教育模式的引進對于這方面的問題有了一個很好的解決途徑。CDIO工程教育模式在2010年榮獲“戈登獎”,其作為一種新的教育模式被引進到中國工科院校當中[1]。
從2005年起,汕頭大學工學院首先開始進行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推廣,2006年,汕頭大學成為首個中國高校CDIO成員,自此以后,我國高等教育學院陸續加入這一培養模式,以培養學生系統工程技術能力為目標,吸收世界先進的工程教育理念,最終建立符合國際要求的工程教育課程體系。
二、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核心內容及基本特點
CDIO工程教育模式作為新興的教育模式,教師首先要掌握其核心內容:即構思-設計-實現-運作的工程教育理念,并以此為基礎,充分的運用到現代的教學中去,在教學中穿插更多的問題、案例等,讓學生自主模擬項目,進行主動學習,在實踐中學習,從結果中總結經驗,讓學校培養的人才更為符合現代市場的需求。
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基本特點中首先要明確的是大工程理念,即要有一種系統宏觀的角度,將全球化的先進工程理念融合到人才培養中來。這一理念下培養的工程師要求其有明確的社會責任,能勝任現代組織管理模式中各項工作,不僅僅是專業的技術知識,更多的是職業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的運用,其次,要密切注意產業需求,以產業需求為導向,不斷調整教學情況,讓教學內容與產業發展同步,讓學生有更多的實踐機會,最終培養出與現代產業需求相適應的合格人才。不僅如此,CDIO是一項系統的工程教育改革,其包括了從目標、主題到教學模式專業評估等方方面面的教育要求,所以,實施CDIO教育模式需要學校和社會產業的密切合作,校內的各個部門要進行密切的配合,除了理論上的改革之外,要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平臺,讓學生可以將理論與實踐進行結合,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讓學生可以更好的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2]。
三、CDIO工程教學模式的分析
CDIO工程教學模式對于學生個人能力有一個很大的提高,其教育標準和教育原則對于學生的要求讓學生除了專業技術能力的不斷提高,在個人素質方面也有了進一步的發展,這一教學模式促進了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創新能力、觀察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都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初次以外,由于CDIO教育模式對于實踐的要求更高,所以學生在不斷實踐當中提高對于理論的理解能力,對于各類項目的參與也讓學生對于團隊合作、個人能力有了更好的發展和提高,學生在實踐中更容易意識到自身的不足,明白自身能力與社會需求之間的差異,從而不斷促進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不斷創新,并且從失敗中總結出更加合理的經驗,這一過程對于學生的心理素質也有一定的提高[3]。
CDIO工程教學模式評價標準中有明確的教學評價驗收方法,這些方法要求能力本位的教學觀念必須貫穿于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在設置教學實踐,改善教材內容等方面都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將這一理念融合其中,打破傳統的教學課堂,重塑學生的知識結構體系,最終達到CDIO工程教學模式的評價要求。這一過程,不僅僅需要教師努力,也需要相關產業和學校的大力配合,讓理論知識與產業現狀相結合,重點幫助學生獲得產業所需的各項能力,真正的達到學以致用。
CDIO工程教育模式作為教育改革的一個代表,能夠大力促進學生個人能力和綜合素質的不斷發現,其對于學生創新能力,個人能力,團隊能力的培養都有一定的要求,評價體系較為完整,CDIO工程教育模式對于培養適應現代社會發展需求的工科人才有很大的幫助。
綜上所述,CDIO模式與傳統模式相比較而言,有著更為積極的教育作用,一方面學生有了更多的實踐機會來參與到各種項目中去,充分激發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樹立了正確的職業觀念,另一方面,教師的投入更容易被學生認可,新型的評價手段也為教師提供了更好的教學思路。
參考文獻:
[1]葉振合,李鑫,宋現允,等.CDIO教育教學模式在工程設計類專業的應用研究[J].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02):70-73.
[2]王濤.基于CDIO的在線教學系統設計與實現[D].大連理工大學,2017.
[3]同長虹,魏偉,董世方.CDIO工程教育模式與應用型本科工程教育改革[J].甘肅高師學報,2017(09):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