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際英 張芳
【摘要】美軍擁有一支由軍體士官教員組成的教練員隊伍,隨著我軍文職教員、士官教員組織軍事體育訓練制度的落地,研究美軍軍體士官教員特點,對我軍軍體士官教員培養有著積極的借鑒作用。
【關鍵詞】美軍 軍體士官教員
【中圖分類號】E251;E512;E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8-0009-02
2018年軍委訓練管理部下發《軍事體育訓練大綱》,明確提出配備軍體參謀負責軍事體育訓練管理,營連分隊配備軍體士官組織軍事體育訓練,軍隊院校增加軍體士官教員崗位,逐步構建職責明確、關系順暢、運行高效的軍事體育訓練管理體系。美軍在這個領域早就走在各國軍隊前列,其現階段體能訓練管理體系形成于越南戰爭之后、海灣戰爭之前,體能訓練計劃作訓參謀在軍體教員協助下共同制定,軍體教練則由年富力強、經驗豐富的士官擔任。為此,了解和研究美軍軍體士官教員的做法,對我軍軍體士官培養具有一定借鑒作用。
一、美軍軍體士官特點
美軍對體能訓練管理人員編制、組織結構、職責和權力都有詳盡規定,其主要特點有以下四個方面:一是有明確崗位,編制為士官;二是有明確崗位職責。對個人和部隊體能水平進行嚴格評估,分析與部隊使命相關任務,幫助主官制訂訓練計劃并實施,指導其他教員進行身體訓練;三是有完備培訓體系。在任職前,必須完成為期四周現役部隊體能教練課程、為期二周后備部隊體能教練課程或軍隊院校體能教練課程;四是美軍體能士官入伍前有較高體育素養。
二、當前我軍體能訓練狀況
(一)尚未建立軍體士官制度,整體體能訓練較弱
目前我軍在軍體訓練上,管理組訓體系和管理職能弱化,教學科研機構萎縮,基本沒有專職管理組訓人員,尚未建立軍體士官制度。訓練多由士官班長組織,多數班長組訓時采用的方法是老班長的重復和延續,自己就如何訓練和管理士兵處于經驗性訓練狀態,大部分班長認為體能訓練“練就可以”了。在計劃安排上基本沒有長期訓練方案,主要進行短期突擊訓練,造成士兵身體負荷過大,訓練傷病頻發。
(二)無軍體士官培養體系,體能訓練知識匱乏
目前基層部隊體能訓練通常做法是為考而訓的被動訓練,很少考慮骨干培養,缺乏培訓體系,士官班長不了解運動規律,訓練計劃流于形式,訓練強度把握不準,不懂醫務監督和訓練評價,只會自己練,不會講和教,連隊看似“天天練”,但效果不明顯。
(三)訓練內容不夠完善,體能訓練實戰性差
我軍軍體訓練內容全面覆蓋各訓練階段、充分反映崗位任務特點、緊密結合戰斗技能的訓練內容體系沒有建立起來。《軍事體育訓練大綱》剛剛頒布,士官班長也停留在理解、琢磨、試試的階段,新內容還不能完全融入訓練體系,只注重考核內容訓練和一些表演性訓練,不能根據未來戰爭的需求,結合本軍兵種任務和特點,開展人與武器、環境密切結合的專業體能和綜合體能訓練科目訓練,更加缺乏貼近實戰的精細動作和某些身體部位的靈活性訓練內容。
三、對我軍軍體士官培養的啟示
(一)設置軍體士官崗位,完善體育訓練制度
現代軍事體育訓練管理,必須建立和完善訓練管理體制。體能教練員是主體,必須全面關心士兵成長,了解士兵身體狀況,掌握士兵體能狀況。我軍目前在編制上沒有設專職的體能教練,士官班長是士兵體能訓練的具體組織者和實施者,同時體能訓練計劃的制定還沒有形成制度化和規范化,只是把體能訓練作為軍事訓練計劃中的一部分,其訓練計劃層次不清晰,結構不完整,訓練差異性上很難體現區別對待,訓練內容隨意性比較大,不能根據軍兵種、個人特點、階段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體能訓練,為保證體能訓練科學化的有效實施,避免體能訓練的“盲目性”,開展所有基層部隊的體能組訓者資格認證制度,設置軍體士官崗位,把真正體能訓練知識豐富、組訓科學的士官選拔到軍體士官崗位上。
(二)建立軍體士官培訓體系,健全體能培訓內容
我軍基層軍體教員培訓沒有體系,組訓者沒有經過軍事體育院校系統培訓,借鑒美軍培訓模式,依托院校有利資源,進行半年到一年培訓,系統學習運動解剖學、生理學、訓練學、體育管理學等知識;學會如何向軍事主官“推銷”體能計劃,并確保每次訓練課的質量與效果;正確理解和認知體能訓練管理工作,善于把握士兵心態,調動積極性;熟練掌握醫務監督、傷病防治工作知識和流程,做好士兵訓練監督。
(三)樹立“訓戰合一”訓練理念,緊密結合戰斗技能
美軍不斷提升軍人體能訓練地位,修改完善體能訓練規劃,做到“訓戰合一”。美軍強調“練為戰”是基本宗旨。我軍體能訓練基本停留在基礎體能訓練上,年復一年的練五公里跑、引體向上、俯臥撐、仰臥起坐等幾個項目,方法單一,認為體能訓練就是一些簡單的跑跑跳跳,對實戰作用不大。因此,軍體士官作為未來基層部隊體能組訓者,要以未來戰爭對體能的需求為己任,全面提高士兵的體能水平。
參考文獻:
[1]陳立.《外軍了望:說說美軍怎么練體能》.解放軍報,2009年6月26日,第7版。
[2]解放軍體育學院軍體理論研究所編譯.《美國陸軍體育訓練》,軍事誼文出版社,2000年版,第5頁。
[3]牛長征,梁莉.《華南軍事教育》.《淺談美軍體能訓練的主要特點》, 2010年第3期,第51頁。
[4]王百萬,杜維濤,徐琤.《美軍體能訓練研究及啟示》.《西安陸軍學院學報》,2009第33卷第6期,第93頁。
[5]黃為根.《軍事體育進修學院學報》.《美國陸軍身體準備訓練概況》, 2010年10月,第29卷第4期,第70—73頁。
作者簡介:
魏際英(1973-),女,遼寧錦州人,漢族,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軍事共同基礎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