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敏 覃龍安 周杰 陳運驥 趙雅琦 賓曉蕓
【摘要】大學生講壇是大學生獲取知識,了解科學前沿信息,提高思維能力的重要平臺。然而,在大學生論壇開展的過程中,存在著許多嚴重阻礙大學生平臺功能的問題。2018年,我們對右江民族醫學院1022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運用Excel 2003及SPSS17.0對其結果進行分析。以大學生創新教學為研究課題,通過對比、文獻分析和問卷調查的方法找到一種方法,構建符合大學講座功能要求的新模式,提升校園科學文化建設,加強大學生素質全面發展。
【關鍵詞】大學生講壇 建設 新模式
【Abstract】The university student forum is an important platform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acquire knowledge, understand the frontier information of science, and improve their thinking ability. However, in the process of the university student forum,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that seriously hinder the function of the university platform. In 2018, we conducted a questionnaire survey on 1022 students of Youjiang Medical College for Nationalities, and analyzed the results using Excel 2003 and SPSS17.0. Taking the innovative teaching of college students as the research topic, through the methods of comparison, literature analysis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 we can find a method, construct a new model that meets the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of university lectures,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science culture, and strengthen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蒺 quality.
【Keywords】College Forum; Construction; New model
【基金項目】大學生創新創業計劃項目(項目名稱:關于大學生講座創新改革方向的探索——以右江民族醫學院大醫講壇為例;項目編號:201810599160)。
【中圖分類號】G64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8-0019-02
一、以右醫大醫講壇為例,研究大學品牌講壇
本研究以右江民族醫學院的學生為基礎,以學生對講座價值的認識和學生對講座形式和內容的偏好為基礎。通過分類設計舉辦針對性強、特色鮮明的講壇活動,調查每一次講座的人員參報等參數,通過分析得出大學生期待的講座系列,再從中了解學生參加這系列講座后的收獲。最終尋找方法構建出一個與大學講座功能要求相銜接的新模式,提升其在校園科學文化建設中功能,加強在校大學生素質全面發展。
(一)本研究以如何創新大學生講座建設為主題。共收集右江民族醫學院1022名學生在校學生意愿。
(二)所在年級:“大一”有462人,占45.21%;“大二”有378人,占36.99%;“大三”有154人,占15.07%;“大四”有28人有2.74%。
(三)您認為講座中有哪些不足(多選):“內容乏善可陳,千篇一律,毫無意義”有434人,占24.41%;“講師缺乏講授技巧,與聽眾缺乏交流”有392人,占22.05%;“環境嘈雜,聽眾忙于自己的事情而影響你聽講座的情緒”有602人,占33.86%;“其他”有350人,占19.69%。
(四)你希望多久舉辦一次講座:“一個星期”有154人,占15.07%;“兩個星期”有378人,占36.99%;“三個星期”有224人,占21.92%;“四個星期”有182人,占17.81%;“其他”有84人,占8.22%。
(五)您希望講座舉辦的時間段(多選):“周六”有658人,占33.10%;“周日”有378人,占19.01%;“上午”有126人,占6.34%;“下午”有336人,占16.90%;“晚上”有490人,占24.65%。
(六)對于一個內容充實有趣、知識講解詳略得當的講座,你認為最適宜的長度:“小于1小時”有84人,占8.22%;“1小時”有154人,占15.07%;“1.5小時”有448人,占43.84%;“2小時”有294人,占28.77%;“2.5小時”有42人,占4.11%。
(七)您所希望的講座形式:“單向授課”有56人,占5.48%;“雙方互動”有728人,占71.23%;“嘉賓訪談”有168人,占16.44%;“其他”有70人,占6.85%。
(八)您對哪些方面的講座感興趣(多選):“文化思想與學術研討”有602人,占19.37%;“國內熱點與國際關系”有560人,占18.02%;“就業、考研、留學及應用技能”有770人,占24.77%;“個人經驗分享”有574人,占18.47%;“娛樂藝術相關”有434人,占13.96%;“其他”有168人,占5.41%。
(九)您所傾向講座的主講人(多選):“在專業領域嶄露鋒芒的專業人士”有812人,占26.24%;“名校校長或知名教授”有616人,占19.91%;“商業精英”有532人,占17.19%;“在校的學長學姐”有420人,占13.57%;“成功校友”有602人,占19.46%;“其他”有112人,占3.62%。
從問卷調查數據看,參與人數多為大一、大二學生,因此,講座內容要豐富有益,更富實用性和吸引力,符合廣大學生的實際需求,才能吸引學生。講座最好每隔兩周一次安排在周末晚上,邀請在專業領域嶄露鋒芒的專業人士采用雙方互動的形式花費1.5個小時討論就業、考研、留學及應用技能方面的話題。
二、創新大學講座建設,打造大學品牌講壇
針對人才培養與校園科學文化構建最突出的六個方面,我們設計出學術分壇、輔導分壇、人文分壇、讀書報告會、大醫論壇一系列大學品牌講壇。
(一)打造大學品牌講壇的做法
1.學術分壇,提升科學研究構建力
2.輔導分壇,提升專業知識構建力
3.人文分壇,提升人文文化構建力
4.異域風情,提升國際視野構建力
5.讀書報告,提升個人修養構建力
6.大醫論壇,提升唯物辯證構建力
(二)打造大學品牌講壇的重要意義
1.大學品牌論壇,弘揚主旋律,為大學生打造精神家園,增強大學講座的指導力。
2.大學品牌論壇,豐富了大學講座的科學文化內涵,增強了大學講座的吸引力和說服力。
3.大學品牌論壇,專家學者匯聚一堂,注重科學引領功能,增強大學講座的影響力。
三、提升大學講座功能的思考與建議
(一)加強重視,完善配套
大學講座的品牌效應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也體現在建立合理的講座操作機制,以確保講座的有效運作。從前期的“策劃講題→確定主講人→預定場地→制作宣傳→信息公開”,到中期“現場布置→接待講師→講座主持→志愿者管理”,再到后期“整理文字→講座要點→講座回顧”。
(二)堅持導向,精心策劃講座主題
必須嚴格管理論壇,在論壇中保持正確的政治取向。各種類型和規模的講座,研討會和報告必須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堅決反對各種錯誤的政治觀點和有害的思想傾向,使論壇成為建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陣地。我們必須積極鼓勵和支持科學理論教學,傳播先進文化,促進社會誠信。我們必須及時糾正錯誤的政治觀點和言論,嚴格控制極其敏感和有爭議的問題,以避免不利影響。
(三)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在內容上講座可以涵蓋歷史,教育,法律,經濟,政治,心理健康,理想信念,世界觀方法等諸多方面,適合不同興趣愛好的師生參與。論壇內容豐富多彩。這不僅反映了學校的專業特色,也拓展了大學生的整體素質。在形式上,大學講座可以采取多種形式,如學術講座,學術研討會,講座,學術沙龍等。
參考文獻:
[1]田野,谷海玲,鄭昊.加強大學講壇建設,提升學生思想學術水平——以沈陽建筑大學“三名”講壇為例[J].赤子(上中旬),2014(09):36-37.
[2]馬若龍,李柱.以創新促成效,打造優質大學講座——以湖南農業大學商學院“商貿論壇”為例[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6(09):134-135.
作者簡介:
趙敏,女,右江民族醫學院醫學影像學院在讀本科生。
賓曉蕓(1979-),女,博士,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