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超 夏米西努爾·伊力克
【摘要】本研究對系譜分析實驗進行了改革,將TBL教學法應用到系譜分析的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強自學能力,促進團隊協作交流。讓學生真正深入地理解醫學遺傳學知識,為今后的臨床工作奠定基礎。
【關鍵詞】醫學遺傳學 實驗教學 TBL教學法 系譜分析
【中圖分類號】G642.0;R-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8-0044-01
《醫學遺傳學》(Medical Genetics)是醫學與遺傳學相互結合、相互滲透的一門交叉學科,是遺傳學知識在醫學領域的應用。《醫學遺傳學》理論教學學時較少,對于各種臨床病例,學生沒有實踐的機會,實驗課教學實數相對多就顯得尤為重要。以團隊為基礎的教學模式(team?鄄based learning,TBL)是以團隊為基礎,通過將教師講授和學生討論有機結合而形成的教學模式。現將TBL教學法引入醫學遺傳學實驗教學中,對系譜分析實驗進行有效的教學改革可為其他實驗教學改革提供參考。
一、系譜分析實驗改革方案
遺傳性疾病包括單基因病,而系譜分析(pedigree analysis)方法是用來診斷單基因遺傳病的一種廣泛用在臨床實踐的重要技術,目前臨床上可以用此技術診斷2.4萬余種單基因病。本研究針對目前新疆醫科大學和新疆醫科大學克拉瑪依學院開展的《醫學遺傳學》實驗教學內容中的《系譜分析實驗》進行改革,將TBL教學方法結合到實驗教學中,加深學生對《醫學遺傳學》的單基因病的基本原理和遺傳規律的理解,了解人類單基因系譜分析的原理和方法,并提高醫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適應學科發展的需要。
1.1 具體實施方案
(1)課前分組。將實驗組每4至5名學生分為1個小組,每組選出1 名組長。(2)教師提前2周讓學生先了解實驗目的和實驗步驟,每組同學以興趣為導向,分別收集某種單基因遺傳病的資料,包括:系譜、臨床癥狀、診斷、治療、預防以及再發風險分析等內容。(3)學生分組查閱資料。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圍繞實驗要求,閱讀教科書中相應章節的內容,通過圖書館、網絡等途徑收集、查閱相關資料或文獻上網查閱文獻等。(4)多媒體課件準備。小組確定同學制作課件,大家進一步完善。(5)匯報討論。實驗課上各小組選派一名代表以多媒體課件的形式匯報組內討論的結果,其他小組成員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對不清楚或是有異議的內容進行發言。(6)總結討論。在多媒體課件匯報完畢后,進行總結討論。教師對一些共性的問題以及爭議較大的疑難問題進行集中解決,并對各組的實驗過程和結果進行點評。要求每名學生都要完成實驗報告。
二、改革后的系譜分析實驗優勢
改革后的系譜分析實驗,結合了TBL教學方法,是在系統全面地傳授知識的同時,以相關問題為基礎,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反復思考、團隊討論、辯論和檢索文獻等多種方式,加深對臨床上系譜分析知識的理解和記憶,使學生的學習活動由被動變為主動,由盲目變為有針對性,激發了學生對《醫學遺傳學》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
三、結語
改革后的系譜分析實驗深受學生的歡迎,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明顯提高。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們學到了很多理論課上無法學到的內容,拓展了知識面,對單基因病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同時還增強了制作多媒體課件、匯報表達以及團隊合作能力。同時,教研室組織了多期《醫學遺傳學實驗技能大賽》,給同學們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展示和交流平臺,挑選制作精良的多媒體課件上傳到課程教學中心網站,形成一套長效機制。在以后的教學中,教研室將不斷探索新的實驗教學方法,逐步加強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的相互促進。
參考文獻:
[1]蔡紹京,李學英,焦海燕,等.醫學遺傳學(第三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6:1.
[2]張穎珍.TBL教學法結合傳統教學的醫學遺傳學教學模式改革初探[J].衛生職業教育,2012(18):63-65.
[3]希林古麗,夏米西努爾·伊力克.醫學遺傳學實驗教學新改革嘗試[J].新一代,2015(41):34-35.
[4]袁芳,周璨林,許瑞.醫學遺傳學實驗教學的改革和探索[J].《新校園旬刊》,2016(5):100.
[5]許瑞,雷冬玉,周勇.淺析網絡資源配置在醫學細胞生物學教學中的應用[J].《人力資源管理》,2018(1):318-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