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獨立學院師生作為調查對象,提出“會計學基礎”課程設計的創新研究,并基于學生“認識規律”,從教材體系和教學過程設計兩個方面進行研究分析,如何構建基于認知規律的“會計學基礎”課程設計。
【關鍵詞】認識規律 獨立學院 教材體系 教學過程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9-0159-01
引言
“會計學基礎”課程的理論性和實踐性都比較強。對于新入學的獨立學院的學生來說,這是一個嶄新的知識領域。“會計學基礎”課程是會計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和專業入門課,是進一步學習《中級財務會計》、《高級財務會計》、《成本會計》等后續專業課程的必要前提。為了讓學生在以后的會計專業課程的學習過程中打下夯實的基礎,并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本文從教材體系和教學過程設計兩個方面研究分析“會計學基礎”課程設計。
1.學生的認知規律
獨立學院的學生,無論是從他們的基礎知識,自身素質適應能力等,都與其他學生有一定的差異。學生通常具有自信心不夠,自我管理,約束能力較差,易受社會不良風氣影響;基礎知識較差,缺乏主動性,依賴性較強;另外,他們思維活躍,個性張揚。獨立學院學生的認知邏輯,和一般人的認知邏輯一樣,都是從感性認識再到理性認識,而且認識不是一次形成的,而是不斷的重復認識—理解—驗證—再認識,最后才能形成對知識的熟練理解和應用的程度,從而產生滿足的情感,對學習的對象也產生好感,這種好感不斷的延續下去,才能保證獨立學院學生專業學習熱情的持續性。這種認知的規律會在一門課程中不斷的加深,求知欲也不斷增強。
“會計學基礎”是大一學生開設的一門專業必修課程,這個階段的學生思維活躍,學習風格傾向于活躍型,他們喜歡通過做具體的事來掌握知識,如討論、應用或解釋。學生喜歡默讀,擅長記住親眼看見的東西,對老師的講解不能長時間堅持。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更多的能夠考慮學生的認知特點,先從實踐入手,接著通過理論的學習找尋實踐中發現的問題答案,然后再通過實踐對理論進一步升華。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采用更為直觀的教學方式和方法,如,線上線下的混合式教學、啟發示教學法、案例分析法、項目教學法、討論式教學法等體驗式的教學方式有助于學生的學習效果。
2.教材體系設計
傳統“會計學基礎”課程是從理論上的各種原理、方法開始,主要內容包括復式記賬原理、借貸記賬法的應用、會計憑證、會計賬簿、會計報表及賬務處理程序等內容。從目前出版的本科會計學教材看,所有教材無一例外地包括上述內容,而且順序也是這樣。這樣的教學內容安排,把知識點割裂了,不利于學生的理解。本研究項目針對“會計學基礎”課程,打破教材的固定順序,打破傳統的知識框架,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即“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將此認知規律引入“會計學基礎”課程中,并從教材體系方面對“會計學基礎”課程進行了一些思考,為接下來“會計學基礎”教材的編寫提供依據。
新的“會計學基礎”教材框架分理論和實訓兩部分,具體如表1。
3.教學過程設計
為了讓學生在學習中享受學知識的快樂,讓學生能輕松的學習。教師在“會計學基礎”教學上,依據學生的認知規律,通過“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認知過程。結合混合式教學模式,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和教學工具,由原來的教師為主體變為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讓課堂教學與溝通更加高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投入和學習興趣,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自我創造、自我提出問題、自我總結問題的全新教學方法和教學實踐,對教學過程設計具體如下:
(1)課前:教師在課前給學生布置學習任務,看案例、了解案例,找出問題。(實踐)(2)課中:教師在課堂上針對學生課下的預習情況提問或小測,檢查學生課下的預習情況和預習效果。接著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及重點、難點部分進行講解和答疑。(認識)通過線上測試,評估學生對重點內容的掌握情況,發現存在的問題,設計課后作業或課后測試。增加知識拓展模塊,設計“會計學基礎”在實務中運用的小案例,讓學生用所學的知識去分析和解決問題,展現會計的有用性,激發學生對會計的興趣。(實踐)(3)課后:課后,教師通過線上查看學生預習情況、課堂練習、課堂表現、課后作業等情況,給予學生過程性的平時成績。(認識)(4)考核:本課程的考核包括過程考核和結果考核相結合的方法。過程考核還包括三類測試:第一為課前的測試,可以采用提問、討論和做測試題的方式進行;第二為課堂測試,評估學生對教師重點內容講解的掌握情況;第三,對課堂測試后的內容進行講解過程中,發現存在問題的,設計課后測試。結果考核主要是指學院統一組織的期末考試。這種過程考核與結果考核相結合的方式,大大提高了評價效率,也能更加科學地反映學生的課程成績。
結語
傳統的“會計學基礎”注重講授和習題演算,沒有考慮學生的認知規律,對大部分學生來說,學習效果欠佳。要提高學生對專業的興趣和增強學生專業學習熱情,應該從學生角度出發,以認知規律來設計“會計學基礎”課程,體現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性,讓學生快樂的學習,對改善教學質量大有裨益。
作者簡介:
劉穎婷,注冊會計師,注冊稅務師,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