闞麗君 劉洋 岳波 李芳 鄒香妮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我國居民對健康的需求也在加大,黨中央在十九大也提出了“全民健康戰略”,作為中華瑰寶的中醫學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人民群眾對中醫治療的需求也越來越多,中醫護理學是中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疾病治療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因此,發展中醫護理應用型人才教育面向世界和未來、培養高素質的中醫護理專業人才是護理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務。本文將對中醫護理本科生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展開綜述,并提出建議。
【關鍵詞】中醫 護理 本科 應用型 人才 培養 模式 研究
【基金項目】黑龍江省級教育教學研究項目(SJGY20170614)。
【中圖分類號】R24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9-0251-01
1.中醫護理本科生應用型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
目前經過調查發現大多數的中醫學院在制定相關課程及內容方面有很大的區別,而且據了解中醫護理本科生的課程是醫療專業的翻版或壓縮版[1],所設置的課程大多數與中醫專業基本相同,大多數的中醫護理專業并不能完全體現中醫專業的特色。學校比較注重理論學習,輕視臨床實踐,這樣導致學生對所學專業興趣度逐漸降低,而且也發現不了中醫護理專業的價值。我國的中醫護理起步比較晚,所以導致中醫護理專業高學歷、高素質的人才比較匱乏,而根據調查發現中醫師資力量的來源主要包括[2]:①臨床的護士:據調查發現很多醫學專業的教師都是醫院在職職工,他們有豐富的經驗但中醫理論知識相對比較薄弱。②臨床的醫生:中醫臨床的課程由中醫醫師來講授,他們有豐富的基礎理論知識,但在講課過程中缺乏與護理相結合的理念。③高等學院畢業生:高等學院畢業生的同學特點在于有理論知識,但缺乏臨床經驗,不能將臨床與知識更好的結合。
2.建議
優化本科中醫護理課程,改良教學方法①明確培養目標:《中醫藥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明確表示將大力扶持中醫護理學的發展,為此我們培養中醫護理的培養目標是[3]:培養中醫護理人員的整體觀、辯證觀;能用中醫理論知識與患者建立良好溝通橋梁及強大的心理素質的中醫護理人員。②優化中醫護理專業課程:將中醫與護理進行結合,在中醫護理學基礎下增開一些中醫康復養生學、食療營養學等,將護理中醫學體現“調養”在疾病治療中的作用。在中醫護理本科人才培養的教學方法方面,教育者不僅要重視基礎知識的講授,而且還要明確專業知識的寬泛性和學科知識的多樣性,著重于各類知識的交融綜合[4],教師根據實際情況對教學內容及時更新,補充,調整教學方式,吸取國外護理教學經驗,嘗試將PBL,CDL教學方式引入中醫護理本科生培養模式中,將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面對面講授方式向以學生為中心的合約式學習模式轉變。專業課要強調針對性、實用性,將護理內容與疾病治療緊密結合,創建成與臨床醫學專業不同的課程模式,培養應用型護理人才[5]。夯實學生中醫實踐技能的基礎,制定合理考核內容,通過在實踐中開設實驗,讓學生在課下也能夠進行一些操作技能的鍛煉。
3.小結
教學模式是實現中醫護理人才培養目標和知識結構體系的重要途徑。雖然目前中醫護理在護理事業發展中發揮著愈來愈顯著的作用,但其臨床開展現狀仍不理想,探索有效的中醫護理本科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勢在必行。目前存在課程設立的不合理、教學方法落后,中醫護理師資力量比較薄弱、臨床實習效率不高等問題,需要改良不合理的課程設置和教學方法,強化師資力量,加大臨床投入,培養學生對中醫的整體觀念,并不斷地增加對中醫護理的認識,培養更加專業的護理人員。
參考文獻:
[1]余詩畦,臧渝梨.美國德克薩斯大學護理本科內外科護理學課程設計特色與啟示[J].中華護理教育,2017(10):789-792.
[2]單亞維,牛慧君,岳樹錦,郝玉芳.高等中醫藥院校本科護理學專業中醫模塊設置規范的構建[J].中華護理教育,2018(02):85-91.
[3]孫瑞陽,侯睿,郝玉芳,陸虹.護理專業助產方向本科教育培養目標和課程體系的構建研究[J].中華護理教育,2015(05):348-352.
[4]趙偉娜.醫學院校護理學專業助產方向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17(44):102-104.
[5]熊蘭,林靜,陳燕,石溪溪,朱正剛.我國獨立學院護理本科培養方案的研究[J].湖南中醫雜志,2016(08):159-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