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課堂常規是教學的重要環節,也是決定課堂效果的關鍵,但是對于剛入學的一年級學生則沒有任何的概念,而音樂課對于剛度過幼兒園的學生來說是一節玩耍課,怎樣有效的進行課堂教學,又不失音樂課的樂趣和學生的童趣就是每一位音樂老師備課的關鍵。
【關鍵詞】課堂常規 音樂課 一年級
【中圖分類號】G623.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8-0226-01
音樂課不同于語文數學,因為學科特點導致學生只一味注重音樂課的娛樂性,從而影響了教學質量,筆者認為提高課堂教學應以課堂常規為抓手,具體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進行:
一、備課
備課,不僅僅是備教材還有備學生,教師應認真分析班級的情況和設想可能發生的狀況以及如何應對。分析特殊人群提前做好工作,筆者曾經接過一年級班級,在上課前向班主任打聽過班上的“牛魔王”的情況,筆者一進教室就表揚他,其實他的表現不值得表揚,但是筆者卻說“某某同學我要特別表揚他,聽其他老師提起他都行為習慣不好,可是我卻要表揚他今天上課鈴聲響已經坐在座位上了”。一年級學生心理是很容易發生改變的,聽到老師的表揚,看到同學們看向他的目光他會不自覺的要做到老師所“表揚”的行為。鎮住了班上最皮的學生就是一個好的開始,壞的行為習慣可以傳染而好的行為習慣也可以相互影響。學生課堂常規的培養非一日之功,要常抓不懈,平日要勤說,這樣一步步使學生步入正軌,從而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好的基礎。
二、如何吸引學生注意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主要任務是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啟發學生的大腦思維,但是打開思維時又同時存在一個問題,就是在活躍的音樂課上進行音樂知識教學時會出現紀律混亂,以至于無法正常教學,根據心理學原理,小學一年級的學生求知欲旺盛、活動性大模仿能力強,但是持久性和耐力差。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應高度重視音樂課的組織教學,調動學生積極性,從而使學生注意力集中,只有充分保護他們的自信心和好勝欲望,才會讓他們堅持40分鐘。
(一)鋼琴和打擊樂器的使用
1.鋼琴和打擊樂器是音樂學科的特點,不僅僅是伴奏樂器也可以是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工具,和旋“1、3、5”就是我音樂課上安靜的意思,入學第一節課就告訴學生只要聽到這個和旋證明要快速安靜下來,當時那節課還針對這個和旋有過游戲練習,唱一首歌曲聽到正確的“1、3、5”就閉上嘴巴,其中我也穿插其他和旋某些學生的出錯也讓學生對“1、3、5”印象更加深刻。
2.打擊樂器是最容易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工具,但是運用不得當也會影響課堂紀律,一年級出于對于打擊樂器的好奇心會讓他們剛開始時注意力特別集中,怎樣讓學生自己拿到樂器也能有效組織課堂就考驗老師的課堂管控能力,一年級《可愛的小象》這首歌曲里面就有運用碰鈴和響板,學完歌曲之后我先把所有打擊樂器用拍手拍腿代替,讓學生熟悉敲擊的節奏,響板和碰鈴不是同時進行的,出示打擊譜先分組學再合,其中響板部分節奏有變化學生容易出錯,這里應該讓學生看著圖譜告訴他們在哪個字敲擊,這里特別注意的就是在學習某一種樂器時另外一組要放下樂器,合譜時可以請同學帶領一隊,這樣不容易出錯。這樣40分鐘的課程學生注意力程度比較高,打擊樂器除了可以進行歌曲伴奏,還可以在學生課堂紀律差時來進行警示,比如鼓和鈴鼓,師:X XX XX X |生:XX XX XX X|以此來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二)課堂的趣味性
游戲是孩子們與生俱來的的一種本能行為,而音樂游戲則是這種本能的基礎上對游戲的進行加以規范,以達到美的享受。以游戲為樂的孩子們天生就是美的欣賞者與創造者。
一年級的學生一個簡單的游戲都可以開心很久,但是老師們也同樣困惑紀律這個問題,特別是一年級的孩子一旦玩開就收不了場,這里我不得不提幾個老辦法——比賽。不管是男女比賽還是分組比賽,學生都能很快進入角色,上常規課我們不需要花枝招展的教具,就簡單的跳音階,從(do)音開始,哪一組表現好就跳一格,這樣進行教學也輕松很多,這里也強調下其實音樂老師的語態也是特別吸引學生的關鍵,在上《數鴨子》一課,我想強調學生的活潑和可愛,備課中設計讓學生自己編點動作,又怕課堂紀律太差,我就用跳音階強調紀律,讓學生編創并讓學生自己表演,綜合學生的動作和學生邊唱邊做并讓我的情緒帶動學生的活力,結果看到大多數的學生都能有表情的歌唱,學生不僅學會歌曲,創編了動作,我也完成了教學目標。
三、有目的的評價[1]
“評價”是課程實施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課堂是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一個重要場所,因此,課堂教學評價就是所有評價環節中最重要的一環。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課堂教學評價就是體現這一教育藝術的最佳手段。
六七歲的兒童注意力容易分散,我們有必要把“表揚某某某,他(她)怎么怎么樣”之類的句子掛在嘴邊,用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小學一年級音樂課堂教學因其學科特點和年段特點,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課堂評價空間:坐姿姿勢可以評價,唱歌表情可以評價,認真聽老師說話可以評價,回答問題能力可以評價,拿樂器先不發出聲音可以評價……只要我們認真觀察,用心琢磨,時時處處都能找到評價的契機。我們要帶著一個思考的大腦,重復每天平凡的工作。評價具有無限的激勵潛能,這一點早已毋庸置疑,它能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幫助我們收到事半功倍的好效果。
綜上所述,小學音樂教育是藝術教育的基礎,也是美育教育的核心,從一年級抓起課堂常規,讓學生丟掉術科是玩耍課的舊概念,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從而提升學生的素質教育。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音樂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22.
作者簡介:
李文(1990.6-),女,漢族,湖南長沙人,本科,研究領域:小學音樂、合唱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