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婭娟 黃柳 王麗莉 吳宇 李英奇 陳躍玲
【摘要】近年來,我國很多農村留守兒童教育以及生活情況都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在寄宿制學校當中的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在推行的時候依然面臨著很多的困難和不足。本文從寄宿制學校在農村留守兒童教育中的推行實施來進行探究,找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寄宿制學校 農村留守兒童
【基金項目】貴州省教育廳的青年項目《畢節市農村留守兒童問題、成因及對策分析》(項目編號:2016qn41)。
【中圖分類號】G5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8-0236-01
一、寄宿制學校在農村留守兒童教育中的推行現狀
1.寄宿制學校在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當中的推行面臨著非常多的困境。在農村寄宿制學校實施的過程當中,往往會出現學校的教學內容與教學方式與留守兒童的實際情況不相匹配,不能夠實事求是的客觀地反映留守兒童的教學思路。在我國農村的留守兒童所形成的這一群體當中,其成因主要是由于他們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這些兒童的父母長時間不在自己的身邊,時間久了之后必然會給兒童留下比較負面的情緒,那么在學校當中對于兒童的教育思路往往并不能夠根據每個兒童具體的差異來進行相應的教學實驗設計,只會采取籠統的教學方法。
2.在大多數農村留守兒童當中,這些孩子們的父母由于常年在外打工,他們將孩子們交到學校以后,對于孩子的教育以及生活影響等等,他們認為自己應有的教育職責和任務也就不再那么重要了,大多數父母認為學校對于孩子的教育與生活就已經能夠充分得擔當起教育孩子的教育職責了,所以他們往往就會忽視自身對于孩子的教育責任。
3.在大多數農村寄宿制學校當中,留守兒童的父母或其一方由于長期在外打工不在孩子身邊,學校里的老師不得不承擔教育孩子的職責和任務,這就使教師對于學生的教育不再僅僅局限于傳授知識,還包括留守兒童的生活和個人情感,而這就給教師增加了太多的壓力。
4.寄宿制學校在農村留守兒童當中的推廣往往面臨著學校經費緊張和不穩定保障的困境。近些年來,盡管中央財政以及地方財政對于農村的教育經費給予了非常大的支持,但是對于一些偏遠山區的貧困地區來說,學校的經費往往還不能夠得到充分的穩定和保障,不能夠對學生的教育以及生活方面得到充足的財力支撐。
5.對于寄宿制學校在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當中的推行來說,往往還面臨著政府監管機制不到位的情況。有些偏遠山區的留守兒童,他們的生活是非常困難的,沒有足夠的營養午餐,而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往往是由于一些政府相關監管部門監管不到位,導致這些地區的教育經費沒有真正落實到教育上來。
二、提高農村寄宿制學校實施的建議
1.對于農村留守兒童來說,學校要根據不同兒童的年齡階段去制定相應的符合這一年齡兒童的課程內容與教學方法,要根據兒童的自身情況來進行教育理念的設計。其次,學校要根據留守兒童的特點以及思想狀況為孩子們設計出適合他們的校園文化活動,從而豐富孩子的生活,發展他們的特長,使他們在校園生活中增強他們的自信心與合作交流的能力。
2.學校要對教師的職責以及任務有一個科學合理的界定和分配。首先,學校對于留守兒童的教師來說,一定要對教師的教育職責有一個合理劃分。孩子的教育是全社會的責任,不僅僅是教師或者學校單方面的責任,一定要充分發揮和調動當地社會的整體力量與學校進行合作,建立一些相應的機構來對留守兒童進行監護和教育。同時還要對留守兒童的教育以及生活要由不同的教師來充當這一角色的擔當,生活教師主要負責孩子的飲食起居,教學教師主要負責孩子的學習。并且提高農村學校教師的職業素養以及專業化的程度,讓教師具備相應的教學能力。通過建立完善的制度來補充農村教師這一缺口,吸引大量的人才到農村寄宿制學校來進行教學。
3.對于農村留守兒童的家長來說,必須要讓他們充分的意識到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教師,不僅具有養育的職責,同時還具有教育的職責。父母應該經常去自己的子女學校進行相應情況的了解,與學校進行及時的溝通,同時要根據孩子的特點來進行有針對性的家庭教育。
4.對于地方政府來說,一定要加大寄宿制學校在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當中的經費支撐,加大對教育領域的財政支出,并且要動員整個社會來進行完善農村寄宿制學校留守兒童的生活以及教育問題的解決,出臺相應的政策來激勵相關人士進行捐贈或者是出資。
5.在農村寄宿制學校的管理與具體的運作過程當中,一定要落實政府的監管職責,不是從法律還是從規章制度來說,都要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結語:
總而言之,對于寄宿制學校在農村留守兒童教育中的推行必須的要確保其科學合理的發展,這樣才能夠確保兒童身心的健康以及合理的教育。
參考文獻:
[1]劉芳.農村寄宿制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現代鹽化工.2018(04)
[2]劉斌.辦好鄉鎮寄宿制學校 該如何精準發力?[J].中國民族教育.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