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偉
【中圖分類號】G61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8-0249-01
一、起源:微農場里有個“小山坡”
我園以“微農場”主題為園本課程,戶外環境很是豐富。特別是孩子們在散步或者參與農場活動時,總會偷偷溜到種著油菜、長著樹的小山坡上跑一跑、走一走、看一看。他們可能會說:
“老師,你看,我在爬山?!?/p>
“從小山坡上跑下來好快?。 ?/p>
……
對于微農場里的“小山坡”,孩子們的感受不斷,孩子們的興趣、探索的欲望得以萌發,于是圍繞微農場環境“小山坡”的幼兒戶外游戲探索也由此展開!
二、激發興趣:“小山坡”——“幼兒的小山坡”(自主探究與體驗)
面對新的游戲天地,孩子們在活動時與小山坡環境進行了親密接觸,在沒有任何直接經驗的基礎上,孩子們開始了自己的探索活動。
結合第一次現場幼兒的體驗可以發現:
(基于幾組共性表現,對一個班級幼兒進行的匯總)
觀察思考:在這一過程中可以看見孩子們通過探索、詢問、想象等,產生對小山坡環境的認識與互動。此外在游戲過程中,孩子隨著時間從最初的獨自游戲、平行游戲逐漸發展成為利用環境開展的合作游戲,體現出了資源的價值。
三、把握價值:“幼兒的自主選擇”——“提供活動支架”(回顧與分享)
圍繞小山坡以及孩子們自主的體驗,我們組織了體驗后的分享交流活動。
分析思考:分享交流是孩子們呈現個體經驗、相互影響、衍生興趣的過程。通過孩子們體驗后的分享交流,我們可以發現:因前期材料提供不足,幼兒并未有機會充分利用小山坡環境;幼兒個體差異比較大,特別是社會性發展、創造能力不均衡,要積極創造條件,讓幼兒自主體驗。
四、跟進支持:持續觀察與師幼共同探索
活動一:提供繩子與墊子——幼兒經驗的提升
實施背景:
在之前的體育活動中,教師利用幼兒園樓梯這一資源,組織過攀爬游戲。期望幼兒能通過這一活動,進一步感受小山坡的環境資源在游戲中的效用。
活動現場:
活動時,幼兒看到這一布置,很是好奇。于是教師引導幼兒通過看一看、試一試等方式去探索游戲,幼兒自然而然的聯想起了之前的活動,并對創設的更加形象的游戲環境,更感興趣。
活動二:提供更多輔助性材料——愿意嘗試,在體驗中感受樂趣、獲得收獲
在這一次的活動中,幼兒自主選擇材料,帶到小山坡處進行游戲。在自主游戲中,幼兒產生了如下活動。
幼兒在低結構的輔助性材料的幫助下,利用環境創設了更多的活動。《指南》中指出的“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動作協調、靈敏。”“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薄霸敢庵v話并能清楚地表達?!钡饶繕嘶径加兴w現。并且可以看出隨著游戲時間的延長,幼兒游戲的內容愈加復雜,幼兒間的交往更加密切,合作更加頻繁。
五、思考與反思
“幼兒的小山坡”,基于微農場環境的幼兒戶外游戲探索與實踐。還需要更多的嘗試與深入總結。但是總之,一個有意思且有意義的活動。它一定是教師從孩子的原有經驗與自然體驗中觀察了解他們的興趣點,并基于此和孩子們一起參與從計劃、實施到評價的全過程,真正讓孩子獲得經驗,獲得發展的活動經歷,而且最終落實課程質量的點也依然是孩子的真實發展。因此應當把活動過程還給孩子,看見孩子的思想、興趣、愿望、學習以及經驗,真正讓孩子成為課程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