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睿 劉文卓 馬育昌 宋芹
【摘要】各高中如何對學生的學習時間以及休閑時間進行管理,降低學生學習壓力,提高幸福感值得探討。本研究將以此為切入點,調查學習方面高中對學生管理現狀以及各方面對學生幸福感的影響程度,以探討出更為合理的管理模式。
【關鍵詞】高中生 管理 幸福感
【中圖分類號】G63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8-0254-01
一、研究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調查研究的方法,以定量研究為主,定性研究為輔。通過發放問卷并進行訪談,收集資料后用Excel圖表進行資料收集和統計分析。
(二)研究對象
本次調研共向山東省內某四所高中的235名學生發放問卷,共回收有效問卷225份,參與問卷填答的學生涉及高一至高三。
二、現狀分析
(一)總體狀況
通過調查發現,高中生主觀幸福感整體處于中等偏上水平,多數學生自我評估程度為較幸福。伴隨著高中學生心里的逐漸成熟,能更積極地面對自己的學習、生活壓力。[1]同時,隨著社會的發展,多數學校及家長可以為學生提供相對良好的物質條件。這也是當下高中生幸福感普遍偏高的原因之一。
(二)學生管理的現狀及其對幸福感的影響
不同學校對學生學習管理的方式不同,不同因素對學生的幸福感影響程度也不同。以下是調查結果:
1.晚自習時長
影響自習效率的因素有很多單純地延長時間并不能保證學生的學習效率。相反,不合理的時間安排反而會降低高中生的幸福感。本次調查中約四分之三的同學反映晚自習時長超過3小時,晚自習時間較長。然而有60%的同學反映晚自習的有效學習時間在2到3小時,僅有11%的學生認為自己的晚自習有效學習時間可以達到3小時以上。多數學生的晚自習時間無法被完全利用起來。大多數學生認為晚自習時長對自己有一點影響。
2.放假制度
假期和周末是有較大學習壓力的學生自我調整的良好時機。本次調查中有57%的學生反映學校會放假但是會縮短節假日天數,68%的學生平均每周有一天的休息時間。放假制度與周末休息時間對高中生幸福感影響較大。有131名學生認為放假制度對自己的幸福感影響較大,同時有118名學生認為周末休息對自己的幸福感影響較大。
3.作業量
雖然大多數高中設置晚自習時間超過3小時,但有40%的學生需要用3小時左右的時間來完成作業。需要4小時及以上的學生也達到了14%。超過40%的學生認為可以自主學習知識的時間很少。調查中發現,作業量對高中生幸福感影響相對較大。對于渴望自主學習,提高學習效率的學生來說,過多的作業不僅不會督促學生學習,反而會降低學習效率。
4.身體狀況
睡眠時間和健康狀況對當下高中生幸福感的影響程度最深,均有150多名學生認同其對自己幸福感有較大影響。根據調查,約有46%的學生每天能有6到7小時的睡眠時間,31%的學生每天能睡5到6小時,16%的學生能保證每天7小時以上的睡眠,7%的學生每天只有5小時以下的睡眠時間。
而身體鍛煉方面,有79%的學生每周可以有兩次體育課,9%的學生每周一次,而10%的學生則沒有或因故不能上體育。有過半的學生表示,學校的體育課只能給自己的身體素質帶來一點提高。所以,體育課程的數量是一方面,質量也是一個重要參考角度。
三、結論
根據調查發現,當下高中學生幸福感整體水平處于中等偏上。但不同因素對高中生的幸福感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根據調查結果我們提出以下建議:
1.適當安排每節晚自習及整體晚自習時長,注意勞逸結合,保證學習效率。
2.照規定周期性地給予學生休息時間,滿足學生的休整需求。
3.在睡眠時間與身體健康狀況方面,學校可以根據情況調整課后的學習任務,保證學生可以有足夠的休息時間。同時,體育課應該提高被重視程度,保證學生鍛煉的時間和質量。
4.應當盡量避免重復性的作業,適當減少作業量,給學生更多自主學習時間。
5.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多與學生溝通,承認其成人化,以平等的眼光看待他們,同時在學習方面給予學生鼓勵。
6.幸福感的活動理論認為幸福的感受來源于活動的過程而非結果。[2]因此,可以積極舉辦課外活動,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
此外,幸福感是個體內在因素與外在因素共同作用產生的,因此要提高高中生幸福感不能僅僅依靠學校,家庭和中學生自身也應為此做出相應努力。
家庭方面,要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和諧的家庭環境,選擇相對民主的教養方式并留給孩子一定的個人空間。
學生應當根據自身情況制定合理的期望目標,自己更積極的面對學習生活。同時,周期性的體育鍛煉也是提高幸福感的重要方式。
參考文獻:
[1]張國娣,紀忠華.高中生主觀幸福感的調查研究[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8(20):21-23.
[2]黃金花.江西省中學生幸福感的調查研究[D].南昌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