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勇
摘要:改革開放之后我國便經濟快速增長,而建筑行業也因此而快速的發展,尤其國內的建筑企業以及建材市場發展更加迅速。我國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也正在逐步的落實;因此,在施工建設的過程之中就需要對其進行更加科學的管理,從而使得施工的質量以及進度可以得到保證。雖然我國建筑的施工水平已經達到了一個全新高度,但在工程質量方面依然存有許多問題,這也給工程施工帶來了很大的壓力。所以,建筑施工企業應當更新自己的管理理念、創新管理內容、形成新的管理模式,從而在施工過程之中保證施工人員的安全以及工程質量。本文對建筑工程施工多方位管理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以此來提高實際施工過程中的工程質量,并為一線工作者提供理論參考。
關鍵詞:多方位管理;建筑工程;質量管理
建筑工程的使用性能與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有著非常大的關系,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之中,有許多因素都制約著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的管理,導致許多建筑工程出現質量問題,這一些問題不僅會使企業的投入成本上升,甚至會影響到使用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必須加強對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的管理和控制。
1 工程質量管理的概述
工程的質量管理是對整個項目施工的過程進行全方位的管理,其中包括:事前、事中、事后的管理,并且管理是否到位,更是直接影響著整項建筑工程的質量。因此,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之中,技術人員應當選擇更加合理的施工方案以及技術,從而發揮出自身所能達到的最高施工作業能力,并且在不同的施工階段都要對工程質量進行嚴格的管理與控制。項目人員的職業素養以及專業能力,更關乎到整項施工工程質量;因此,參與項目的相關人員必須具備高水平的施工技術,這樣才能保證工程的最終質量。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建筑行業也出現了新的技術,并且逐漸由傳統的機械化轉變為自動化、智能化。這些變化來臨的時候,則需要施工單位不斷的學習,并引進先進的技術、理念,并且施工的過程需要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組織與管理。質量管理之中,質量的控制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質量控制是在明確了自量目標的前提之下,項目人員通過制定更加合理的施工方案及質量規劃,從而實現對建筑工程的全面管理,以確保施工的質量以及進度,并增強企業的行業競爭力,讓項目質量得到保證及并降低投入的成本。
2 影響工程施工質量的因素
在對建筑進行施工的時候,總是會有各種因素導致施工過程出現質量問題,這不僅會影響到施工的進度,更會影響到工程最終的驗收。因此,在施工的過程之中就應當充分考慮各種因素,從而使施工質量達到預期要求,并減少不必要的投入。
2.1 施工環境的因素
在進行建筑施工時,總是會受到許多的環境因素制約。管理人員要針對不同的環境,選擇不同的施工方案以及技術;方案與技術的選擇關乎著每一項具體工程的質量。因此,在正式開工之前,應當充分考慮到周圍的實際環境,其中自然因素主要有:水文條件、天氣條件、地質條件等,還有作業面積以及基礎設施條件等人文因素。
2.2 施工材料的因素
建筑施工的過程之中,會使用各種成品以及原材料等;因此,在對這一些材料進行運輸、儲存的時候,應當嚴格的管理,并對選用的施工材料進行抽樣,對于不合格的施工材料應當嚴禁使用,要對已經抽查合格的施工材料進行科學的管理,防止周圍環境的因素使得材料品質出現下降,并導致整項工程出現質量問題。所以,對施工質量的控制更要從源頭開始。
2.3 設備的因素
由于技術的不斷進步,使得施工設備也漸漸的由機械化向專業化、精準密進行轉變。因此,在施工過程之中能夠選擇的設備范圍也更加廣泛;在對建筑工程進行施工時,設備的選擇更關乎著工程的質量以及效率;所以,應當定期對機械設備進行保養、維護,防止設備出現疲勞作業的情況,并且要及時淘汰已經落后的設備。同樣的設備在不同的環境之中,也有著不同的作用,這就需要多方面考慮,再進行機械設備的選擇,并且在施工的過程之中,應當嚴格遵守操作流程,從而發揮出設備的性能,并保證施工的安全以及質量。
2.4 施工人員的因素
部分人員的工作態度以及技術水,會導致許多的工程質量安全事故。因此,在進行建筑施工之前,應當對相關人員進行系統專業的培訓,并且要深入的探討施工過程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從而對其加強防范,還要增強他們的職業道德素質并且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識,以確保施工過程能順利進行并保證建筑的質量。
2.5施工方案的因素
在施工之前應當組織專家團隊進行科學合理的分析,從而制定出更加合理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案是否合理直接關系著建筑工程的質量;相關人員在施工的過程之中,要根據工程的實際環境選擇方案,同時要根據自身建筑的特殊情況,選擇特定的施工方法,從而減少不必要的投入。因此,在施工方案進行選擇的時候,應當確保本方案具有合理性、可行性,從而使得整項建筑工程減少投入成本并保證質量。
3 建筑施工中多方位質量管理
多方位質量管理主要是針對施工之前、施工過程中以及施工完成后的環節,進行全面的管理;通過運用多方位質量管理模式以及動態管理的理念,可以提升施工的質量并且實現最大的效益。
3.1 施工前的質量管理
在正式施工之前,企業在接收圖紙之后應當組織專業人員對該圖紙進行會審,同時應當根據實際的施工環境對圖紙進行修改,并把這一些意見上報至業主以及參與單位。要讓了解到每一個企業以及人員各自的分工與崗位責任,同時還需要對質量計劃進行編制。要明確劃分質量的目標,并且要全方位的考慮在施工的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還要制定相關的方案,以免突發因素的出現讓工程的質量受到影響。在制定施工方案的時候,應當根據自身的技術水平以及管理模式進行綜合考量,從而發揮出自身的技術以及管理優勢,使最終的項目質量得到保證并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
3.2 施工過程中的質量管理
施工過程中的質量管理,也是整個管理過程的重點。因此,我們應當根據現有的管理模式以及內容,再結合工程的實際情況,從而多方面的進行考量,從而形成無縫隙管理,并要明確各工作人員的責任以及目標。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之中,還應當技術管理人員進行總結學習,并在施工之中加強協調,避免因為管理問題而導致工程質量出現問題。因此,管理人員應當對整個項目的質量目標進行規劃,明確各級應當達到的質量標準,并將管理責任落實到個人。施工的過程之中會使用到各類的材料,對其選擇的時候應當多方面考慮,在考慮成本的時候,更應當注重材料本身的品質,避免因為材料問題而使得整項工程出現嚴重的質量問題。在施工的過程之中要不斷加強管理力度,同時要制定監管制度,通過利用高精度的電子設備,對建筑的質量進行全方面的檢測;利用更加智能化、規范化的設備,可以讓監管過程更加高效便捷并保證監管的質量
3.3 事后管理
在竣工之后,一定要收集好相關材料并對其進行分類,并對重要資料進行妥善保管,確保資料完整、真實。在整個工程完工之后,對關鍵部分進行全面的質量檢查,對于不合格的部分,進行返修處理;同時,還應當對項目工程進行全方位抽查,以保證工程保質保量的完成。質檢工作完成之后,還應當形成相應的質檢報告,并提交至管理部門。公司的管理人員,還應當組織總結會議,對施工過程中的得失進行總結并分析其中的失誤,從而改進管理方式。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施工的過程之中一定要保證建筑工程的質量,并且施工單位應當堅持:預防為主、防范為輔,對施工過程中需要使用的各種設備,應當進行定期的維修,同時還要考慮施工的環境以及方案的選擇,通過更加科學的施工辦法,讓施工的質量得到有效控制并減少投入的成本,更要明確各管理階層的責任,讓每一項質量目標都能順利完成。此之外,還應當制定監管制度,以此提高工程的質量管理,并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應的統一。
參考文獻
[1]王永軍.對多方位管理在建筑工程質星管理中的應用探討[J].科技經濟市場,2015(11):77.
[2]陳志華.工民建施工中多方位管理對工程質量的作用[J]建材發展導向(上),2015(13):148-149.
[3]姜君華.試論建筑工程施工中多方位管理理念在的應用[U].中國科技博覽,2015(27):183.
[4]宋楊.住宅I程施工質量管理和控制研究[D].山東大學,2010.
(作者單位:杭州正博建設項目管理咨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