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靜 李蕾 張建國等



[摘要] 目的 對照研究中藥外用貼敷聯合非甾體抗炎藥治療亞急性甲狀腺炎臨床療效。 方法 選取2015年2月~2017年7月我院就診的162例亞急性甲狀腺炎患者,將其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其中治療組90例采用中西醫結合療法,對照組72例采用西藥治療,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癥狀改變,檢測血沉、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游離甲狀腺素、促甲狀腺激素水平。 結果 治療組和對照組總有效率為92.2%、87.5%,痊愈率分別達到74.4%、47.2%,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甲減發生率、亞甲炎復發率分別為7.8%、15.3%、3.0%、8.8%,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治療組方案發揚中藥全面調理和西藥快速解除癥狀的雙重作用。中藥干預可促進甲狀腺功能恢復,減輕亞甲炎炎性反應,尤其在降低復發率及甲減發生率方面有積極意義。
[關鍵詞] 亞急性甲狀腺炎;中藥貼敷;中西醫結合;非甾體抗炎藥
[中圖分類號] R259? ? ? ? ? [文獻標識碼] B? ? ? ? ?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9)04-0074-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external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bined with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in the treatment of subacute thyroiditis. Methods 162 patients with subacute thyroiditis who we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5 to July 2017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90 patien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and 72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Symptom changes were observed in both groups, and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free triiodothyronine, free thyroxine, and 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 levels were measur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92.2% and 87.5%, and the cure rate was 74.4% and 47.2%, respectively.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he incidence of hypothyroidism and recurrence rate of methylene inflammation were 7.8%, 15.3%, 3.0% and 8.8%, respectively,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 combin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has the dual advantages of comprehensive condition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rapid relief of symptoms of western medicine. Chinese medicine intervention can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thyroid function and reduce the inflammatory response of subacute thyroiditis, especially to reduce the recurrence rate and the incidence of hypothyroidism.
[Key words] Subacute thyroiditi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xternal application;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亞急性甲狀腺炎(subacute thyroiditis,SAT,以下簡稱亞甲炎)是臨床較常見的內分泌疾病,好發于中青年女性,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亞甲炎發病機制復雜,目前多認為與病毒感染及自身免疫密切相關[1]。中國傳統醫學將亞甲炎歸屬于“癭瘤”、“癭腫”范疇[2],病因病機可歸納為內因外因兩個方面,內外因作用導致熱毒壅盛、五臟失調而發病。近年來,中藥及中西藥聯合治療亞甲炎的研究開展較多,成效卓著,中醫藥綜合調理、全面施治的特色和“整體觀念”、“多靶點作用”優勢在亞甲炎治療中可發揮積極作用。本文采取分組對照研究,考察中藥組方貼敷聯合非甾體抗炎藥治療亞甲炎臨床療效。
1 資料與方法
1.1 亞甲炎患者遴選及納入標準
亞甲炎診斷標準參照《中國甲狀腺疾病診療指南—甲狀腺炎》等文獻制定[3,4]:①病發前3周內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或腮腺炎病史。②甲狀腺腫大,伴疼痛,觸痛明顯,可有放射性痛,可呈彌漫性腫或呈結節性腫。③多有咽痛、頭痛、發熱、畏寒、乏力、多汗,或有頸部壓迫感、聲音嘶啞。④有血清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游離甲狀腺素(free thyroxine,FT4)值升高。⑤血清紅細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明顯增高。⑥彩超提示單側或雙側甲狀腺結節,回聲不均勻,片狀低回聲區,低密度灶。⑦可見甲狀腺球蛋白抗體(TGAb)及甲狀腺微粒抗體(TMAb)增高。
研究排除標準:①精神病患者;②合并嚴重心、肝、腎和造血系統原發性疾病;③妊娠或哺乳期婦女,過敏體質者;④排除正在使用糖皮質激素治療者。
研究脫落病例:①受試者依從性差;②發生嚴重不良事件、發生并發癥或特殊生理變化不宜繼續接受治療;③自行退出者等均為脫落病例。脫落病例不計入研究結果。
本研究經過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臨床資料
本研究全部為2015年2月~2017年7月我院就診的亞甲炎患者。亞甲炎患者162例,隨機數字表法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90例,男15例,女75例,年齡20~60歲,平均(38.0±4.9)歲,發病至就診時間平均(14.89±3.68)h。對照組72例,男12例,女60例,年齡20~60歲,平均(38.0±5.6)歲,發病至就診時間平均(15.26±3.92)h。兩組病人年齡、亞急性甲狀腺炎病程及病情經統計學分析,臨床資料分布情況一致,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和對照組亞甲炎治療前甲狀腺功能情況見表1。
1.3 治療方案及藥物
治療組使用外敷中藥巴布膏劑+口服雙氯芬酸鈉緩釋片方案。常規清潔消毒頸部及周圍皮膚,取中藥巴布劑5 g,均勻涂抹外敷于頸前,表面覆以清潔紗布固定,每12小時更換藥物。雙氯芬酸鈉緩釋片(商品名:扶他林,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10980297,75 mg/片,北京諾華制藥公司),口服,75 mg/次,每日1次。不使用其他藥物輔助。對照組使用雙氯芬酸鈉緩釋片,口服,75 mg/(片·次),每日1次。不使用其他藥物輔助。兩組均以用藥4周為1個療程。連續治療2個療程。
中藥巴布膏劑制備。中藥巴布膏劑組方由厚樸、香附、木姜子、藤黃、膽南星、半夏、黃連、大黃、丹參等藥物組成,由醫院制劑制備成極細粉,加入阿拉伯膠、甘油和適量水調成糊狀的混合物,質量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05版)》第一部制劑通則項下規定。
1.4 觀察指標
記錄患者用藥后身體反應、藥物不良反應,按藥物療程觀察記錄患者檢查指標,分析藥物療效。觀察指標包括:①每日觀察記錄患者甲狀腺腫大疼痛情況、體溫等癥狀體征變化;②每2周檢查記錄血沉;③每4周檢查記錄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FT3)、游離甲狀腺素(FT4)、促甲狀腺激素(TSH);④治療前、后查甲狀腺彩超、肝功能、腎功能、血常規、尿常規。
1.5 亞甲炎療效評價標準
亞甲炎療效標準參考《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制定[5]。按四級標準判定療效。痊愈病例+顯效病例+有效病例合計統計為治療有效病例。治愈率、顯效率與有效率之和為總有效率。①痊愈:甲狀腺恢復正常,全部癥狀體征消失,血清FT3、FT4及血沉正常,彩超檢查甲狀腺回聲均勻。②顯效:甲狀腺疼痛消失,甲狀腺腫減輕Ⅰ度以上,血清FT3、FT4、TSH、血沉改善>70%,彩超檢查甲狀腺部分低密度灶。③有效:甲狀腺疼痛明顯減輕,甲狀腺腫減輕Ⅰ度以上,血清FT3、FT4、血沉改善>40%,彩超檢查甲狀腺部分低密度灶。④無效:治療后癥狀、體征無明顯改善,血清FT3、FT4、血沉較治療前改善<40%,彩超檢查甲狀腺回聲不均勻,多處低密度灶,與之前比較無明顯變化。
治療結束后,患者每月隨訪、就診檢查1次,隨訪6個月,記錄亞急性甲狀腺炎復發率和甲減發生率。
1.6 藥物安全與不良反應評定
藥物不良反應評定按《藥品不良反應監察報告管理辦法》判斷為肯定、很可能、可能、可疑和否定。每日觀察記錄患者發生的藥物不良反應,及時處理并填寫《藥物不良反應報告表》進行觀察統計。
1.7 統計學分析
采用PEMS 3.1 醫學統計軟件包統計處理。本研究計量資料以(x±s)表示,兩組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療效比較
至治療結束,治療組對照組全部患者完成治療,無中途退出者。結果顯示治療2個療程后,兩組均取得較好治療效果,其中痊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使用中藥外敷的中西醫結合治療組療效好于對照組。兩組甲減發生率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優于對照組。結果見表2。
治療結束后,兩組痊愈患者進行6個月隨訪,兩組患者復發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優于對照組。結果見表2。
2.2 兩組甲狀腺功能水平、血沉水平比較
結果顯示,治療第8周時,兩組患者FT4激素水平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TSH激素水平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優于對照組。結果見表3。
2.3 兩組藥物安全性評價
治療組90例患者中出現藥物不良反應10例,全部是胃部不適、惡心、納差;對照組72例患者中,出現藥物不良反應9例,其中惡心、胃疼、納差等胃腸道反應9例,伴發過敏性瘙癢1例。治療組、對照組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分別為11.1%、12.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1.526,P=0.378,P>0.05)。上述藥物不良反應考慮為非甾體抗炎藥常見藥品不良反應。對癥處理后均未影響治療。
3討論
亞甲炎原因復雜,發病率約占所有甲狀腺疾病的0.5%~2.0%,尤好發于中青年女性。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明確,目前認為該病與病毒感染、自身免疫、遺傳等多種因素相關。對于亞甲炎治療方面,西醫治療措施包括減輕癥狀和糾正甲狀腺功能異常兩方面,常用糖皮質激素藥物、非甾體抗炎藥,持續用藥2~8周控制癥狀,作用機制在于非特異性抗炎作用和抑制免疫作用[2,6,7]。
中醫學治療亞甲炎的原則是防治共重、標本兼治,中醫中藥具有多靶點、刺激性小等優點,以及整體觀念和綜合調理、全面施治的特色。中醫外治法歷史悠久,是中醫藥傳統療法之一,具有實用性強、療效顯著、操作簡便、無痛無創特點,應用日益增多。所謂“外治不由臟腑,卻直達臟腑,尤貴能識臟腑”,通過將藥物直接作用于皮膚或黏膜使之吸收,促進機體臟腑和血運的調節,從而發揮作用[8]。近年來,中藥及中西藥聯合治療亞甲炎臨床研究文獻較多,陳園勝等[9]使用柴葛解肌湯聯合非甾體類抗炎藥治療亞急性甲狀腺炎,治療后血清水平治療組較對照組患者C-反應蛋白、血沉、FT3、FT4降低(P<0.05),TSH 水平較對照組升高(P<0.05),不良反應未見差異(P>0.05),柴葛解肌湯與非甾體類抗炎藥物聯用提高臨床療效。把永忠[10]考察中醫內服外敷法治療亞甲炎的臨床療效,對照組采用強的松和消炎痛治療,治療組采用中醫內服外敷法治療。結果治療組、對照組有效率為96.6%、81.2%。焦鼎[11]運用牛蒡解肌湯加減內服,同時局部用四黃水聯合羚羊角粉外敷甲狀腺區治療亞甲炎,治療1個月,總有效率為96.6%,口服西藥對照組總有效率82.8%。舒震等[12]在口服西藥的基礎上,加用解毒消癭散頸前外敷治療亞甲炎。結果顯示中西醫結合療效優于單純西醫治療,且復發率低。劉麗芬等[13]應用亞甲炎經驗方聯合中藥南天仙子水調外敷甲狀腺區,治療總有效率為81.3%。韓笑等[14]將亞甲炎患者隨機分組,治療組在雙氯芬酸二乙胺乳膠劑外敷的基礎上加用解毒消癭散外敷,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3.3%,高于對照組80.0%。蔡瑞玉[15]使用中藥聯合西藥治療亞甲炎,治療2 個月后,治療組、對照組總有效率分別為94%和73%。
本課題根據祖國醫學外治理論,建立整體研究方案,選擇中藥組方巴布膏劑進行外敷+口服雙氯芬酸鈉緩釋片方案,外治法中西醫結合治療亞急性甲狀腺炎。本課題治療組、對照組總有效率接近,但治療組痊愈率、甲減發生率、6個月復發率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FT4、TSH激素水平比較,治療組優于對照組(P<0.05)。課題結果表明,中醫藥干預可顯著減輕亞甲炎炎性反應,促進甲狀腺功能恢復,中西醫結合方案綜合中藥西藥的作用優勢,同時發揚中藥全面調理和西藥快速解除癥狀的雙重作用,有較好的互補性,尤其在降低復發率及甲減發生率方面有積極意義。但本課題治療亞急性甲狀腺炎目前尚有局限性,例如缺乏中藥外敷治療亞急性甲狀腺炎的基礎研究、中藥治療藥理作用尚不了解等,有待進一步研究明確[16-20]。
[參考文獻]
[1] Oláh R,Hajós P,Soós Z,et al. De Quervain thyroiditis Corner points of the diagnosis[J].Orv Hetil,2014,155(17):676-680.
[2] 張晟. 陸灝治療亞急性甲狀腺炎的學術思想介紹[J].中國中醫急癥,2016,25(3):435-437.
[3] 許天蘊. 亞急性甲狀腺炎診治[J].上海醫藥,2015,36(7):23-26.
[4] 林果為,王吉耀,葛均波.實用內科學[M]. 第15版.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7:527-548.
[5] 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分會,《中國甲狀腺疾病診療指南》編寫組.中國甲狀腺疾病診療指南-甲狀腺炎[J].中華內科雜志,2008,47(9):784-788.
[6]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230-233.
[7] Sweeney LB,Stewart C,Gaitonde DY. Thyroiditis:an integrated approach[J].Am Fam Physician,2014,90(6):389-396.
[8] 鄭慧玲,張永臣.《理瀹駢文》外治思想探析[J].針灸臨床雜志,2017,33(5):78-80.
[9] 陳園勝,陳家麗,張小燕.柴葛解肌湯聯合非甾體類抗炎藥治療亞急性甲狀腺炎臨床研究[J].中醫學報,2016, 31(12):1991-1994.
[10] 把永忠.中醫內服外敷法治療亞急性甲狀腺炎臨床研究[J].中醫學報,2014,29(6):807-808.
[11] 焦鼎.中醫內服外敷法治療亞急性甲狀腺炎臨床研究[J].中醫臨床研究,2015,7(29):75-76.
[12] 舒震,徐新亞.強的松片加用解毒消癭散外敷治療亞急性甲狀腺炎的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急癥,2015,24(7):1257-1259.
[13] 劉麗芬,謝雪飛,賓建平.中藥內服外敷治療亞急性甲狀腺炎臨床療效觀察[J].中醫臨床研究,2013,5(21):15-16.
[14] 韓笑,樸春麗,陳曦.解毒消癭散聯合雙氯芬酸二乙胺乳膠劑外敷治療亞急性甲狀腺炎30 例[J].中醫研究,2014,27(9):18-19.
[15] 蔡瑞玉.中西醫結合治療亞急性甲狀腺炎臨床療效觀察[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24(30):3386-3388.
[16] 郭同蘭,韓冬,郝慧鈞.蒲地藍口服液聯合小劑量強的松治療亞急性甲狀腺炎的臨床觀察[J].中外醫學研究,2017,15(24):7-8.
[17] 孫伯菊,魏軍平,陳舒雅.中藥外敷法治療亞急性甲狀腺炎的研究概況[J].醫學綜述,2017,23(13):2658-2661.
[18] 丁美.亞急性甲狀腺炎應用抗病毒藥物與小劑量強的松治療的效果研究[J].當代醫學,2017,23(10):131-132.
[19] 李寶華,王曉棣,胡思榮.大柴胡湯加味治療激素依賴性亞急性甲狀腺炎30例[J].現代醫院,2017,(1):115-116.
[20] 劉利蘭.糖皮質激素治療亞急性甲狀腺炎36例效果評價[J].中外醫學研究,2018,16(6):132-133.
(收稿日期:2018-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