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個性是人的一種非常重要的素質,是形成其他各類素質的基礎。現代語文教育在重視培養學生語文能力的同時,更注重人的發展。在語文教學中,需了解學生的個性特點,調動學生的潛在因素,為因材施教找準切入點。
關鍵詞:個性;語文教學;創造性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11-0090-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1.078
中學生的思想早熟、活躍,受到多種價值取向的影響,很多學生的思想表現出兩面性,自身個性也開始逐步突顯出來。面對教育的客體對象——過去十分熟悉的中學生,教師時常會感到陌生,從前使用的教育教學方法有時會顯得力不從心。通過幾年的摸索與總結,我力求以新的思維融進教育教學,把握它們發展中的個性,開啟中學生的思想、行為。
一、準確、快捷地搶占學生的心理空地,注入教師的培養元素——為創造“新學生”奠定基礎
(一)進行問卷調查
學生有四個問題需要回答:
1.在過去的9年求學生涯中,你最喜歡哪一位教師?請簡單勾勒出他(她)的形象。
2.你希望有一位什么樣的同桌?請你告訴我,或許我能滿足你。
3.在中國你最欣賞誰?請告訴我你的理由。
4.為了使你更加完美,你認為自己首先應該克服什么?最應該發揚什么?
在這張問卷中,教師可以掌握如下信息:作為他們的語文教師,我知道怎樣塑造自己的形象,使他們能主動地接受我的塑造和加工;另一方面,我可以初步掌握學生的優缺點,明白其是律己型還是律人型,他(她)的字寫得是好是壞,等等。
(二)安排學生座位
“座位”是我非??粗氐囊粋€問題,環境對學生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我做到學生座位每月一換,為學生營造一個健康的學習空間,學生們能體會到教師對自己的關注。
座位安排的原則是強強聯合和優勢互補,這就要使用到問卷調查的內容。舉一個例子:古語說文如其人,軟、硬筆書法不是語文教學的必考內容,但它確實關乎國粹,影響人生,為了普遍提高學生的書寫水平,我采取了兩個步驟:
第一階段,先安排寫字好的學生同桌,并在全班對他們的書法進行表揚,形成一個“書法家小區”,激發他們的榮譽感,倡導學生培養練字的風氣,并表揚進步快的學生,營造好氛圍。
第二階段,將字跡最好的和字跡最差的組成同桌,周圍是字跡相對較好的同學,給字跡差的同學創造“被擠”的感覺,被動地改變自己練字。
二、激活學生的競爭性,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把學生的潛力轉化為未來生活、學習、工作的綜合能力
每個學生的個性有如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互為轉化,而語文教學是素質教學的基礎,需要以語言為媒介,挖掘、熔煉他們的個性特質,來培育他們的語言和文字能力,這兩種能力既是出發點,也是落腳點,因為每個人都要說話寫字。
(一)學生的潛質分類
從個體思維優勢來劃分,某個學生的形象思維可能強于他的抽象思維,跳躍(創新)思維優于邏輯思維,但在傳統教學中形象思維、跳躍思維不會給他提高成績帶來很大貢獻;從學生的性情來看,可以有領導型和服從型、理智型與感情型之分,理智型的人可能適于當律師,感情型的也許會成為詩人。
(二)開展個性化的能力訓練
為了活化語文教學,我采取了不同的方式,鼓勵學生按照自己的個性思維特點運用語言和文字,引導他們獨立思考、自我展示。
1.演講練習。以一首詩或一個典故為引子,讓學生在講臺上面對幾十位同學不受約束地發揮想象,自由表達自己的思想,勇敢地流露自己的感情,闡明自己的觀點。
2.個性化作文。在寫作過程中,要求學生實事求是地描寫身邊的人或事,言之有物地說理論述,每次講評中的范文既有語言熟練的習作,又有感人至深的童言,讓學生感受到真實的力量。
3.詩歌創作。詩歌鑒賞一直是語文教學的難點,不易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但又最能抒發人的情感。我在給學生進行系統詩歌賞析的同時,按照作文的要求讓學生進行詩歌的寫作,既加深了他們對知識的記憶,又開發了學生的感情世界,把他們對流行歌曲、網絡游戲的部分愛好引導到對高雅藝術的欣賞上。
4.舉辦辯論會。市場經濟的環境是激烈競爭的環境,要在學生走入社會之前充分激發他們的競爭本能,開展對抗性的教學是完全必要的。我擔任教學的兩個文科班曾舉行了一場名為“伊索寓言是不是應該編入教材”為題的辯論會,正反兩隊學生不僅準備了大量資料,而且在辯論中能夠迅速、準確地抓住對方的漏洞窮追猛打。
今天的中學生生理和心理發育比過去要早許多,個性分化也更為復雜,但他們畢竟不是成年人,個性心理并不成熟,他們的特質是不定性的,所謂個性也是相對的,所以作為基礎教育的中學教學,應以全面的基礎能力培養和道德教育為主,兼以個性化的特長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權石.新課程下語文需要個性化的教學[J].考試周刊,2011(27).
[2]李卯.教師教學個性的遮蔽與彰顯——學校文化分析的視角[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11(1).
作者簡介:王永法(1965.9— ),男,漢族,河北南宮人,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初中語文教學。
[責任編輯 張宏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