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要想實現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生活化,要求教師注意聯系生活,營造和諧良好的教學環境,轉變品社課教學方式方法與評分制度,利用社會熱點,展開生活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參與實踐的能力。本文分析了現階段小學品德與社會生活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對于應該如何實現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的生活化,提出了幾點有效性建議。
關鍵詞:生活化;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12-0101-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2.092
在當今教育全面改革的背景下,小學品社課教育工作者要及時反思傳統教學方式的不足,加以改進,其中包括對教育教學重難點的重編,使該門課程更符合學生實際學習情況,起到提高小學生綜合素養的根本目的。
一、小學品德與社會生活化教學現狀淺析
如今,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小學品社課程教育應注重教學生活化,以學生實際生活為教學出發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步引導學生形成正確且積極的三觀,實現品德與社會課程的根本教育目的。但實際上,很多小學在開展品社課程時,并沒有意識到生活化教學的重要性,根本原因是教師普遍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束縛,導致課堂教學始終由教師為主導,學生失去主體地位。此外,學生在品社課程教學過程中學習積極性不高,也是致使該課程教學成效甚低的主要原因。
二、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生活化重要性分析
首先,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程的設置,不僅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優良品格,也有利于對學生三觀的塑造。其次,小學品社課更能夠引導學生緊跟社會發展步伐,培養學生的環境適應能力。品社課不僅需要充實學生的頭腦,更需要教會學生如何融入社會發展,結合生活實際找尋解決問題的根本方法。對于小學品社課而言,其根本教育目的是為學生日后走向社會做鋪墊,但由于現階段小學品社課教學方式不全面,忽視了“社會”這一重點,疏于培養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照本宣科式的教學難以實現品社課的實質作用。因此,要求教師務必要從生活中提取教學素材,讓學生逐步提高適應社會的能力。
三、簡述實現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生活化的途徑
(一)注意聯系生活,讓學生具備參與實踐的能力
為了有效實現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生活化,首先就需要為學生準備充足的教學資源,要求教師務必要充分挖掘教材資源,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讓學生感受到生活化教學的正能量,讓學生能夠在潛移默化中不斷提升個人素養。因此,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務必要注意聯系生活,讓學生具備參與實踐的能力,從教學內容中提取與學生實際生活息息相關的知識,為學生提供更多實踐機會,逐步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
(二)加強教師的重視,明確課堂教學目標
必須加強教師對該科教學的重視程度,明確教學目標,為學生制定個性化教學方案,加強教學有效性,不僅有利于實現品社課程教學生活化,更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因此,要求教師必須要對該課程進行有效改革,基于學生的實際學情,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逐步提高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
(三)營造和諧良好的教學環境,吸引學生興趣
由于小學生群體心智尚未健全,容易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受到其他因素影響,導致注意力不夠集中,影響教學效果。因此,為學生營造和諧良好的教學環境,吸引學生興趣對提高教學效果相當重要。教師務必要重視對課堂教學氛圍的打造,讓學生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中逐漸形成正確、積極的三觀,促進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綜合運用。由此可見,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對于提高學生品社課學習興趣與學習效率具有重要意義。
(四)轉變教學方式方法與評分制度
為了實現小學品社課程的有效性教學目標,要求教師必須要根據實際情況轉變教學方式與評分制度,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深化認知周圍環境的發展狀況,讓學生學著融入社會。此外,基于教學內容的豐富,教學手段也應該隨之變化,配合學生學習實際情況,不斷改進與優化,讓學生能夠在實際教學中不斷提高自身實踐能力,不僅要求學生掌握考試技巧,更應該明確自身未來發展方向,引導學生深入思考人生。
(五)利用社會熱點,引入生活實例,展開生活實踐活動
首先,在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中,教師應利用社會熱點問題,引導學生踴躍參與討論,將教學內容與社會熱點有機融合,有利于學生更為深刻地理解知識。其次,要在教學中引入恰當的生活實例,有助于學生將所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結合,不斷反思自己的言行舉止,完善人格建設。另外,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展開生活實踐活動,讓學生能夠在實踐活動中展露天性,增強集體教育效果。
四、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品社課教學生活化,不僅有利于學生理解教學內容,對其他學科教學改革也起到了啟示作用。因此,相關教育工作者務必要重視對該學科的生活化教學改革,豐富教學內容,并不斷提高自身教學素養與水平,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小學品社課程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張惠芳.思維可視化技術在小學品德與社會學科教學中的運用[J].中國電化教育,2013(11).
[2]潘茂春.淺談小學品德與社會課課堂教學生活化的優勢及不足[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2(9).
[責任編輯 李 媛]
作者簡介: 藍吉紅(1972.1— ),女,漢族,山東青島人,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課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