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立德樹人,應當是整個社會都需要嚴肅對待、認真思考的問題。作為教育者更應當思考,思考怎樣在學科課程教學中立德樹人。歷史課程的教學,不僅僅是讓學生了解相關的史料,比較理想的當是運用史料立德樹人。
關鍵詞:高中歷史;史料;運用;立德樹人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12-0075-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2.066
學科課程教學的立德樹人,當是我們每個學科課程教師的第一要務。從具體的學科課程教學角度去思考,立德樹人的教育教學對教師學科課程的教學也是極為有利的,因此很有必要在高中歷史教學中運用史料進行立德樹人的教育。
一、運用史料立德樹人需辯證肯定歷史情形
歷史是不可能沒有瑕疵的,我們要求歷史具有怎樣的先進性和完美性是完全意義上的不現實,甚至就是根本意義上的不可能。而在平時的歷史教學中,我們的學生都是怎樣去看待歷史的呢?有些學生經常會挑剔歷史事件,或者是責備歷史人物。這樣的歷史教學,是難以收到立德樹人的效果的。如果我們的學生不能比較辯證地看待歷史,那么又怎樣去弘揚歷史傳統呢?所以,運用史料立德樹人應讓學生去辯證肯定歷史情形。
如教學《辛亥革命》的內容時,有些學生對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和妥協性不以為然,對辛亥革命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沒有改變中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相當沒有好感,有學生甚至偏激地否認了辛亥革命的意義。針對這種思想,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中大大小小的革命無數次,并非每一次革命都能取得預期的效果,難道那些沒有成功的革命就是沒有意義的嗎?難道不是在一點點地推動著歷史的進程嗎?接著還可以引領學生進行這樣的思考: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的封建反動統治,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對中國共產黨人建立社會主義民主共和國有沒有積極影響?學生經過思考發現,辛亥革命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后,雖然由于相關原因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歷史任務,但給無產階級取得反帝反封建的徹底勝利帶來啟迪,奠定了一定的基礎。在學習《辛亥革命》時,讓學生能夠辯證肯定辛亥革命,促進學生弘揚傳統意識的形成。
二、運用史料立德樹人需切實思考學生需求
高中學生應當立有比較遠大的志向,這志向可以是革命理想層面的,也可以是相關建設層面的。應當說志向的宏大與否,都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起到理想的促進作用。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所教學的歷史,對學生均可發揮其立德樹人的作用。所以,歷史教學運用史料立德樹人需切實思考學生需求,最為理想的策略是滿足學生的需求,而且是滿足所有學生的需求。為了滿足所有學生需求的歷史史料運用,歷史教師應當多在歷史史料的意義挖掘上進行思考和做文章。
從某些角度說,通信設備的先進,也讓青少年受到不少西方文化的影響,有些青少年也由此產生諸多的激進思想。如學生追求西方所謂的民主,懷疑我們國家的社會發展等。作為立德樹人的歷史教學,有必要根據學生的需求對其進行正確的引導,使學生能夠從現在起就立好德樹好人。
譬如在歷史課程中就安排著《新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的內容,教師在教學中多運用實例去進行展示,而且多運用中西方的實例進行對比性地展示。在展示的過程中,闡述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優勢,讓學生明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在新中國成立乃至社會主義建設中所發揮的作用,讓學生感受到新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是先進的,也是充滿創新和創造性的。
三、運用史料立德樹人需充分進行學生實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對于運用史料立德樹人需要不需要學生充分進行實踐,其回答也應當是肯定的。平時人們認為歷史教學就是照本宣科,學生是能夠獲取到相關史料所介紹的內容,達到應試的要求和標準,但對立德樹人的教學要求相距甚遠。從這個意義上思考,運用史料立德樹人需充分進行學生實踐。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應秉承這個理念,努力讓學生去多實踐。
如教學《輝煌燦爛的文學》時,我鼓勵學生進行實踐,所獲取的立德樹人的效果還是相當明顯的。我讓學生去搜集反映我國古代輝煌燦爛的文學在世界文學史上所占重要地位的資料,讓學生感受到中華民族對人類文化的巨大貢獻。學生選擇了相關文學讀物進行廣泛地閱讀,都在領略我國光輝燦爛的文學風采中產生了愛國主義的情感。
再如以一些杰出的文學家身上具有的熱愛祖國、關懷民情等高尚思想情感的閱讀感悟實現對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健全理想人格的引導。在教學《輝煌燦爛的文學》時,讓學生再去全面而又深刻地閱讀《出師表》《陳情表》《祭十二郎文》,學生便感到對國盡忠,對長輩盡孝,對朋友友好是我們中華民族歷史文化中極為璀璨的文化明珠,獲得更加深刻的體驗。
參考文獻:
[1]劉昌平,劉心力.利用歷史學科優勢助推“立德樹人”教育[J].新課程(中),2014(1).
[2]吳波.立德樹人:歷史學科德育滲透的幾點思考[J].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16(5).
[責任編輯 李 媛]
作者簡介: 劉平(1978.9— ),女,漢族,河北香河人,中小學一級,研究方向:高中歷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