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敏娜
摘要:民主改革六十年來,西藏出臺了一系列教育扶貧政策,形成了相對完善的教育扶貧政策體系,推動了西藏教育事業的發展,在脫貧攻堅進程中西藏教育事業取得了顯著成效: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得到落實;各項教育指標穩步提升;辦學條件得到明顯改善;教學質量平穩提升;內地辦學成效顯著;建立了獨具特色的貧困生資助體系。
關鍵詞:教育扶貧 成效 機制
西藏民主改革六十年來,教育事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公共財政對教育的投入力度大幅提升,促進了西藏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尤其在黨的十八大召開后,西藏自治區把教育擺在了民生工程首位,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得以確立,一系列教育扶貧政策及措施的出臺解決了農牧民和困難家庭子女上學難問題,教育扶貧在脫貧攻堅過程中取得了顯著成效。
一、西藏教育事業發展取得的成就
2012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北省阜平縣考察扶貧開發工作時指出:“把貧困地區孩子培養出來,這才是根本的扶貧之策?!睘榱素瀼芈鋵嵙暱倳涥P于教育扶貧的重要指示精神,西藏自治區不斷加大政策落實力度。教育“三包”覆蓋范圍從最初的重點中小學擴大到目前的學前至高中教育階段所有農牧民子女和城鎮困難家庭子女,在全國率先實現了從學齡前到高中階段的十五年免費教育,西藏已經實現了從“有學上”到“上好學”的歷史性轉變。
(一)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得到落實
2015年,西藏教育總經費1,919,434萬元,比2014年增長12.54%,比2013年增長59.06%,教育投入逐年增長。2018年,全區教育事業經費年初預算核定數為171.75億元,同口徑比2017年預算數143.17億元增加28.58億元,增長19.96%。從2018年秋季學期起,“三包”政策年生均標準再次提高240元,2019年預算安排教育“三包”經費達到22.38億元。教育經費的持續增長促使西藏教育事業走上了均衡、高質量發展的道路。
(二)各項教育指標穩步提升
全面實施農牧區兩年、城鎮三年學前雙語教育工程,學前教育毛入園率61.49%;全面完成“兩基”攻堅任務,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0%;加快發展高中階段教育,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到74.47%;職業教育基礎能力不斷加強,高職高專院校3所,縣級職教中心74個,年培訓達3萬人次。高等教育辦學水平穩步提升,全區有普通高校6所,現有3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5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1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142個本科專業覆蓋12個學科門類,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29.45%。①
(三)辦學條件得到明顯改善
2014年,“全面改薄”工作實施以來,中央對西藏下達專項資金40.1億元,實施校舍建設、設備配置和信息化建設等。規劃五年內建設校舍156.4平方米,購置計算機23426臺,課桌椅15.9萬套,圖書270.3萬冊,實驗儀器設備11.9萬臺。截止目前,累計投入教育基本建設資金111.7億元,西藏大部分中小學校舍已經改建成磚混、框架結構,并配套了教學儀器設備、圖書、體育場地等。農牧區中小學D級危房全面消除,“教工之家”覆蓋面達80%。
(四)教育教學質量平穩提升
大力推行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實施“雙語”教學。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適時開展信息技術環境下的備課、說課、微課、翻轉課堂等先進的教學模式,帶動了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的改革,激發了教育發展的內生動力。即便是農牧區、高寒邊遠地區的適齡兒童也能利用校園網所提供的藏文、漢文、數學等學科的課件,即時共享到優質的教育教學資源。同時,援藏的對口支援院校將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都分享給受援單位,西藏教育教學水平和質量得以全面提升。
(五)內地辦學成效顯著
1984年,黨中央為幫助西藏培養更多的人才,制定了“在內地創建西藏學校和舉辦西藏班”的重大戰略決策,著力解決了西藏教育落后問題。35年來內地辦學不斷深化,規模不斷擴大,質量不斷提升?,F有21個省市78所中學舉辦西藏班(校)或招收西藏散插班,170余所高校招收西藏班學生,累計招生11萬人,坐落在陜西咸陽的西藏民族大學為國家培養了8萬余名各類優秀人才,獲得了“西藏干部搖籃”的美譽。內地辦學已經成為西藏教育體系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
(六)建立了獨具特色的貧困生資助體系
西藏各類貧困家庭學生資助政策達40項,年資助學生達150萬人次,覆蓋范圍從學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資助金額達23億元,真正實現了應助盡助。2017年,西藏又出臺了《西藏自治區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子女接受高等教育實施免費教育補助政策管理辦法》。對西藏戶籍計劃內錄入的、在西藏內外全日制普通本??疲ê呗殻└叩葘W校(含民辦院校)就讀的建檔立卡貧困家庭接受高等教育子女實行免費政策。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實現“發展教育脫貧一批”,有效地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二、西藏教育事業存在的問題
西藏教育事業雖然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和中部、東部地區比較仍然存在較大的差距。
一是學校辦學“硬件”不足,配套設施仍不完善。目前,部分偏遠地區學校還未達到標準化建設,電、氣、飲用水等還沒有落實到位,這些都需要補足和完善。二是學校“軟件”存在一定的短板。教師隊伍總量不足、結構性短缺、整體素質不高,學科帶頭人和骨干教師極度匱乏,尤其鄉村教師因為基層學校工作環境條件惡劣、薪資待遇缺吸引力導致流動性較強。三是教育教學質量有待進一步提高。特別是數學和英語兩門學科,學生分數較低,需要教師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其內在動力,同時教師自身也要探究適合的教學方法,因材施教。四是職業教育辦學目標不明晰。專業設置和當前西藏社會經濟發展不匹配,職業技能培訓力度不夠,也沒有可以競爭的特色優勢。五是高??蒲谐晒D化率低。由于科研評價體系和政策導向使得科研人員缺乏科研成果轉化的內驅力,大部分高校沒有形成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團隊。
三、西藏教育事業發展的長效保障機制研究
(一)加大教育投入,切實保障受教育機會
建立并不斷完善“國家為主,省級統籌”的教育經費保障機制,爭取實現每一個適齡兒童的受教育機會。認真貫徹落實各項教育優惠政策和措施,盡快補齊教育短板,增強各級各類教育協調發展能力,完善教育經費保障機制,確保教育財政投入連年增長。
(二)繼續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大力推行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推進各民族學生混班教學。加大雙語教師培訓力度,開展雙語教學研究、教材編譯及教學資源開發;以就業為導向,調整專業結構,重點發展民族區域特色的優勢專業;開展教師信息化應用培訓,借助信息化教學設備,提高教師使用的能力、提高信息化應用水平。援藏學校依托互聯網平臺,將優秀的教學資源分享給受援學校,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建立“優質學校帶薄弱學校、優秀教師帶普通教師”的教學模式,從而擴大教育資源覆蓋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三)全面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加強師德師風建設,規范從教行為。加大對教師隊伍建設的投入力度,優先扶持教師隊伍建設最緊迫的領域。加強雙語師資培訓基地建設,完善“國家、自治區、地市、縣、學?!蔽寮壗處熍嘤栿w系,實施“鄉村教師支持計劃”,落實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改善教師住房生活條件,將教師周轉宿舍建設納入全區各級住房保障體系,改善教師待遇從而激發基層教師的工作熱情,建立教學名師表彰獎勵制度,加大對在偏遠地區、農牧區長期從教、有卓越貢獻的教師的獎勵力度,提高教師的職業感、榮譽感和幸福感,使教師成為最受社會尊重的職業。
(四)繼續推進“組團式”教育對口援藏工作
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談會,正式實施了教育人才“組團式”援藏工作。西藏通過每年選派400名骨干教師、中小學校長(園長)到內地學校進行掛職培訓、跟崗學習,提升了受援學校的管理能力和教學水平。這種援藏方式不僅促進了西藏教育的發展,還促進了民族大團結,極大地激發了內部的活力。教育人才“組團式”援藏已經成為西藏精準扶貧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五)建立教育系統和諧穩定的長效機制
習總書記指出,“治國必治邊,治邊先穩藏?!闭J真貫徹落實西藏十項維穩措施,深化反分裂斗爭教育,抵御達賴集團和西方敵對勢力的滲透破壞。完善維穩監督機制,同時健全輿情處置工作機制,傳遞社會正能量,及時化解負面輿情信息。加大對學校及周邊安全穩定的監督,將維穩工作和日常管理相結合,著重建立教育系統和諧穩定的長效機制,實現了教育系統維穩長效化。
四、結束語
立足新時代,面向未來,西藏正努力建設成為教育強區,為實現教育現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參考文獻:
[1]李凱,吳霞.西藏教育扶貧的現狀、問題及其對策[J].西藏教育,2018,(3):13,16.
[2]張佳芳.西藏自治區教育資源不公平配置對教育精準扶貧的影響[J].教育現代化,2017,(6):33,34.
[3]徐姍姍.新時期教育扶貧模式的重大創新:“組團式”教育人才援藏[J].中國藏學,2018,(3):133,144.
注釋:
①http://www.xizang.gov.cn/zwgk/ghjh/201811/t20181121_171607.html西藏自治區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