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麗娜
2018年10月2日頒發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由提出“光學鑷子及其在生物系統的應用”的亞瑟·阿什金和開創“啁啾脈沖放大”技術的熱拉爾·穆魯及其學生唐娜·斯特里克蘭共享。奇跡般的光工具,人們可以利用它操縱和移動原子、病毒和其他活細胞。有了強大的激光,人們可以做很多以前無法想象的事,比如精準、低成本地為粒子加速;強激光帶來的短脈沖,還可以盡可能不損傷眼球的方式來矯正視力。作為中學物理教師,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在課堂上融入前沿科學,開拓學生的眼界,提高學習興趣和科學精神,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培養。傳統教學模式往往比較死板,學生學習顯得壓抑、沉悶。在新課程標準要求下,教師要及時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重視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課堂上,前沿科學與物理教學相結合,學習先進的物理科技,了解科學家實驗中百折不撓的事跡,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倡導自主學習,主動探究問題,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創新思維能力。
改變觀念,融入前沿科學
在應試教學機制下,教師的主要任務變為提高學生的成績,讓學生成為能考高分的“機器”。凡是中學物理課本“科學世界”上的內容,往往棄之不顧。課堂上講授的都是考試內容和考試題型,自主學習能力強的學生一味機械式地學習,自主學習能力弱的學生就會逐漸失去學習物理的興趣。學生學習中學物理的層次變得分明,需要“新鮮的血液”注入到中學物理教學中去。
在電阻一節的學習中,認識了電阻的定義,影響導體電阻的因素;但是這些知識對于學生來說,離得太遠了,介紹生活中一些常見物體的電阻也顯得蒼白無力。在講授介于導體導電性能和絕緣體導電性能之間的物體鍺、硅時,告訴同學,這類物質我們都接觸過。同學們大感新奇,原來它們是半導體,是制作二極管和三極管時集成電路板上不可或缺的元件。有了小小的半導體,才有了當今的現代化生活。學生為學習物理倍感自豪,有的同學發表感言“沒有半導體就沒有手機”。一些學生放學回家,利用互聯網搜集關于半導體的資料,自身的學習興趣得到激發。同時,向學生講述我國半導體技術和其他先進國家的差距,使學生帶著使命感和責任感來學習。鼓勵學生要不斷創新思維,牢記自己的使命和緊迫感,從事實現中學物理的素質教育,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這不僅是教學的需要,也是時代的需要。國家和民族需要的不是只會考高分的學生,需要的是能創新科學技術和提高我國科學綜合競爭力的未來人才。
提高素質,關注前沿科學
教材的更新需要一定的周期,而科學技術發展,日新月異。教師對于前沿科學的了解,不能只局限于中學物理課本的“科學世界”。這就需要教師提高自身的科學文化素質,通過互聯網等關注前沿科學。在教學中,把自己了解的前沿科學滲透給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比如,在學習中學物理光學知識的時候,美國科學家阿瑟·阿什金發明了一種光鑷工具能夠操縱極其微小的粒子;在重力一節學習中,要講到在物理學家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支持下,人類得出了三大宇宙速度,才有了現在的衛星;在分子熱運動學習中,要講到極其微小的分子并不是最小的粒子,最小的物理粒子是夸克。前沿科學與中學物理教學相結合,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核心素養得到提高。這就需要教師一方面提高自身的科學文化素質,使自身專業性知識準確、扎實、牢靠;另一方面,及時關注前沿科學與科研成果,不斷向學生傳遞新信息。這樣才能引發并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了解對比,培養科學精神
提到科學家的奮斗史,不得不說的就是牛頓。牛頓是中學物理的“常客”,他換了另一種方式與物理相伴。初次認識力的時候,在講到力的單位牛頓時,同學們開始與偉人聯系在一起。以名字為單位,讓學生們記住他對于物理力學的貢獻。牛頓從1665年至1685年,花了整整20年的時間,才沿著“離心力——向心力——重力——萬有引力”等概念的演化順序,終于提出“萬有引力”這個概念和詞匯。在電學中,教學小燈泡時,筆者向同學們講述了大家耳熟能詳的愛迪生。上千次的實驗足以證明“天才就是1%的靈感加上99%的汗水”。諸多物理學家的事跡,震撼著學生的心靈,激勵著學生前進,向學生完美展示什么是科學精神——不斷創新、永不言棄。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尤其是高新技術,是推動各行各業發展的關鍵因素。例如,電阻一節學習中,了解前沿科學半導體的同時,向學生講述我們的半導體芯片。半導體芯片:TCL起步還在28納米,國外已經是8納米。半導體芯片技術發展,中國企業仍任重道遠。通過對比分析,讓學生帶著使命感、責任感和緊迫感來學習,培養學生的歷史責任感。
通過以上幾點的介紹,加上在課下鼓勵學生通過互聯網等媒介,了解新科技的發展。可以發現,教師將科學前沿與物理教學結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以實現物理學的素質教育,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這不僅是課堂教學的需要,也是時代的需要,是現代科學技術和國際科學綜合實力競爭的需要。
【本文系河南省基礎教育教學研究重點項目《中學生物理核心素養(學習能力)培養的研究》(立項編號:JCJYB17061024)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河南省許昌市襄城縣教體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