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盛陽
摘要:近幾年以來,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進步和發展,我國智慧城市的建設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進步,推動了我國和諧社會的構建。然而,由于市政網管承擔的壓力有限,大部分智慧城市的高樓用戶存在著用水水壓和水質的問題,造成這些情況發生的一個根本原因就是城市中的供水設備管理不足。因此,本文針對智慧城市的供水設備管理進行了深入的探究和分析,從無負壓供水設備原理入手,交代了供水設備管理的檢修和維護對策,為日后智慧城市的建設奠定了基礎。
關鍵詞:智慧城市;供水;設備;管理;問題
引言
一、無負壓供水設備原理
與自來水管網直接相連的就是無負壓的供水設備。自來水進入到官網之后,會受到剩余壓力的驅動而進入到設備進水管之中。設備的加壓水泵在進水剩余壓力的基礎之上繼續增加壓力,將水壓增加到用戶的需求之后,然后由水管網進行供水。當自來水管網的供水量大于用戶需求時,就會造成進水管網的壓力下降,如果設備中的進水口壓力在絕對值壓力之下,此時設備中的負壓預防和控制裝置就會自動的啟用,對設備的運行狀態進行調整,直到設備處于正常待命的狀態之中,確保水管網的壓力穩定。在自來水管網的供水能力恢復之后,進水管網的壓力也會達到保護壓力之上,此時,設備會正常使用恢復到正常供水的狀態之中,如果用戶的供水需求可以由自來水管網的剩余壓力來進行滿足,此時設備就會進入到休眠的狀態之中,用戶的供水由自來水管網直接提供。當供水量不足時會恢復設備的正常運行,如果用戶對于水量的需求較小,設備也會進入到停機休眠的狀態之中,刀用戶水壓無法維持供水管網所需壓力時,設備又會恢復到正常運行。這種設備自動恢復和叫停的過程,可以確保自來水管網剩余壓力能夠得到充分的利用,在滿足用戶水量需求的同時,也可以保障自來水管網的穩定,有效的節約了水資源,確保供水系統能夠優化運行。
二、供水設備管理的檢修模式
(一)故障檢修
智慧城市的供水設備檢修管理模式,可以分為三種。首先,是故障的檢修。故障的檢修,也可以稱之為事后的檢修。也就是在故障發生之后,對供水設備所開展的檢修工作。這種檢測模式適用的情況是生產規模較小,設備的價值較低,以及設備所發生的事故造成的損失不大之。目前,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發展,智慧城市中的生產和設備的規模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逐步的朝著科學化,自動化和大型化的方向不斷前進,而科技的進步導致事故的成本也隨之提升,傳統模式中被動的主導思想,已經無法滿足智慧城市中的供水設備檢修管理工作所提出的要求。因此,故障檢修的模式隨著設備的不斷進步而逐漸的淡化。
(二)定期檢修
其次,是定期檢修。定期檢修,也可以稱之為計劃檢修。它指的事以檢修的時間作為衡量的標準,秉承的原則是,無論是供水設備是否發生了故障,都應該按照預定的時間對其進行檢修工作。這種檢修模式的長期開展,可以對供水設備的故障以及潛在危險作出有效的預防,確保供水設備能夠安全穩定的運行。然而,由于它始終堅持定期維修的原則,因此,即使設備的運行狀態十分良好,也會開展相應的維護。此時,就會導致供水設備發生過度檢修的情況,造成人力物力資源的不必要浪費。隨著智慧城市的不斷建設,現代化的趨勢成為了發展的主流,這種解體檢修的成本也會隨之提升,然而在成本升高的同時,檢修的結果卻不是十分的理想。
(三)預知檢修
最后,是預知檢修。預知檢修,也可以將其稱之為狀態檢修。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我國就已經引進了國外先進的狀態檢測和故障診斷技術,并且結合了自身供水設備的特征,形成了一種以預測為主的設備發展趨勢。而且,逐步的獲得了完善,形成了目前智慧城市中應用的較為理想和科學的檢修方法。它的主要特征是檢修的周期具有動態性,可以對設備的運行狀態進行實時的掌握,而且會不斷的積累設備運行的信息,根據狀態的監測和診斷的結果,對設備的運行情況作出準確的判斷。并且,根據設備的運行安排適當的時間對其進行檢修,真正的體現出了“需修再修”的理念。這種檢修模式不僅可以對定期檢修中出現的漏洞進行有效的修補,而且也可以提高檢修的效率。在節約了檢修成本的同時,也不斷的加強了供水設備的現代化管理,是目前智慧城市建設中采取的一種主要檢修模式。
三、加強供水設備的管理對策
(一)做好日常的維護和巡查
設備的安全檢查主要包括了兩個方面,分別是值班人員對設備的巡查,以及班組長對供水設備的復查。
每個供水設備的生產班組值班人員,在開展工作之前,要對檢查工具的擺放規范以及防護設施的完整情況作出檢驗,并確保自身的勞保用品能夠穿戴整齊,而且在工作之中要嚴格的按照規章制度執行,對供水設備做好仔細的巡檢。還要檢驗供水設備相關的電氣設備的線路是否完好,各種儀表和繼電器是否正常的運行,設備內外是否符合清潔的要求等等。除此之外,還要檢測機泵設備中的電流溫度和振動情況,以及判斷水泵填料滴水情況是否正常。對于班組長來說,要對供水設備進行復查。復查工作指的是班組長每天都要對值班人員巡檢過的設備進行再一次的檢測,避免由于巡檢員工的專業知識不足而留下安全的隱患,要將供水設備的安全隱患消除在萌芽之中。
日常維護工作的開展,可以有效的減少由于違規操作而對供水設備造成的破壞,不僅可以節約維修的費用,而且也可以確保智慧城市中供水設備的安全運行。
(二)加強設備的潤滑管理
加強供水設備的維護和管理,應該認識到設備中潤滑的基礎知識以及潤滑對于設備運行的重要作用。第一,要對工作人員開展關于摩擦學知識的培訓,只有工作人員認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增加了專業知識,才可以確保摩擦所帶來的安全隱患能夠得到及時的消除。第二,要對供水設備所使用的潤滑材料進行科學而合理的選擇,在用戶的供水設備中,要組織專業的潤滑人員對供水設被供應商所提供的潤滑材料進行審核,要根據供水設備所處的工作環境和介質作為審判的標準判定,確保材料合格之后才可以投入到用戶供水的使用。第三,要對潤滑材料做好及時的監控,供水設備的血液就是潤滑油,潤滑油的質量會對設備的異常磨損情況造成直接的影響。只有確保了潤滑材料的質量,才可以確保設備的潤滑管理工作能夠得到順利的開展。
(三)定期清掃供水設備
供水設備的定期清掃,是設備管理中的一項重要環節。因此,生產班組必須要對供水設備周圍的環境作出定期的打掃,確保供水設備本來的面目和光澤。在生產的現場,要將所有的物品按照規定進行擺放,灰塵對于供水設備會產生極大的影響。灰塵過多會導致供水設備的控制電腦發生死機的情況,而且也會影響到供水設備中PLC信號的接收,導致供水設備接受錯誤的指令而產生錯誤的動作。除此之外,灰塵過多也會導致供水設備中變頻器的過濾網通風不暢,此時就會導致設備的散熱情況不良,造成局部過熱,引發高溫警報。
四、總結
對智慧城市中的供水設備進行定期的管理和維護,不僅可以確保供水設備的正常穩定運行,而且也可以大幅度的降低供水設備發生故障的概率,減輕維修人員的勞動強度。因此,智慧城市建設的過程當中,供水設備的管理工作不容我們忽視,尤其是在科學技術不斷進步的21世紀,設備的技術也在不斷的發展,智慧城市的供水設備建設只有跟上時代的步伐,總結和吸取先進的經驗與教訓,不斷的加強設備的管理,才可以確保智慧城市建設的不斷前進。
參考文獻
[1]供水系統的定義構成[J].能源與節能,2014,02:168.
[2]沈潔.二次供水衛生安全問題分析與防治對策[J].淮海醫藥,2014,02:166-167.
(作者單位:煙臺市自來水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