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珠

摘要:通過問卷調查法和訪談法,本研究對高校新聞學子課外閱讀情況進行統計和分析,以了解當前新聞學子課外書閱讀的基本情況。當前新聞學子的課外書閱讀存在閱讀時間比較零散、閱讀結構不合理、閱讀量偏低等問題,教師應引導學生從多方面培養自身的課外閱讀興趣,引導學生保持良好的閱讀心態,為學生提供高質量的書目導讀等,切實提高學生的課外閱讀水平。
關鍵詞:新聞學子;課外閱讀;閱讀興趣;閱讀結構
閱讀是知識社會的奠基石。廣泛的課外閱讀不僅可以使學生增見識、長學問,培養其良好的自學能力和閱讀能力,還可以改變學生的思維習慣,有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閱讀雖不能改變人生的起點,卻可以改變人生的終點。但是,目前大學生的課外閱讀情況并不太好,存在閱讀量少、閱讀結構不合理等方面的問題。本研究以高校新聞學子為調查對象,主要是為了了解高校新聞學子課外閱讀的具體情況,了解學生的閱讀需求,以便更好地引導他們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同時針對學生在閱讀中遇到的問題提供一些可供參考的建議。
一、調查方法
(一)問卷調查法
本次調查采用自編問卷“高校新聞學子課外閱讀情況調查問卷表”進行調查,筆者將此問卷投放至新聞學子的專業貼吧、微信群及群里進行數據征集,最終獲得有效
問卷145份,其中男生38人,占26.21%;女生107人,占73.79%(男女比例大致為1:3,這與各高校新聞與傳播學院實際的男女比例基本一致)。參與人數從高到低依次是大四學生37.24%,研究生17.93%,大二學生1724%,大三學生17.24%,大一學生10.34%。
(二)訪談法
在問卷調查的基礎上,筆者又隨機抽取了幾位新聞學子進行了深度訪談,主要了解學生喜歡哪些類型的課外書,以及喜歡和推薦這類課外書的理由。
二、調查結果
(一)新聞學子書籍選擇的總體特點
調查發現,最受新聞學子歡迎的書籍依次是《活著》《圍城》《擺渡人》《追風箏的人》《平凡的世界》《飄》《明朝那些事兒》《茶花女》《小王子》《復活》《解憂雜貨店》《白夜行》《了不起的蓋茨比》《我們仨》《送你一顆子彈》《百年孤獨》《雷雨》《娛樂至死》共18本。其中,除《活著》《圍城》《擺渡人》《追風箏的人》《平凡的世界》《飄》《明朝那些事兒》這7本書重復率較高以外,學生還推薦了21本重復率較低和176本沒有重復率的課外閱讀圖書。這7本最受新聞學子推崇的圖書類型都是小說,只是題材有所不同,包括現實題材、歷史題材、鄉村題材等。
(二)影響選擇的因素
筆者通過進一步調查發現,影響新聞學子書籍選擇的因素主要有三點:其一是書籍本身的價值。調查顯示,在眾多影響因素中,“內容情節好”占比最高,為67.59%。其二是書的附加價值。調查顯示,因為書評較好而選擇此書的新聞學子占54.48%;因為欣賞作者而選擇此書的新聞學子占53.79%;因為書名、封面吸引人而選擇此書的新聞學子占27.59%。可見,書籍所具有的附加價值也是學生選擇閱讀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三是同學、教師的推薦。調查顯示,因為同學和教師推薦而閱讀此書的新聞學子占比為53.1%。最后,除這三大主要因素外,還有一些因素或多或少會影響到學生對書籍的選擇,比如,最近流行(23.45%)、價格優惠(7.59%)和其他因素(7.59%)等(具體數據如圖1所示)。
根據調查結果,總的來說,新聞學子的涉獵范圍較為廣泛。學生對娛樂消遣類和文學類的書籍最感興趣,并且對實用類、科普類和其他類型等各類圖書都有所涉及。在分別比較性別、專業門類、年級在閱讀傾向上的差異性后,筆者發現結果沒有明顯差異,這說明大學生的課外閱讀具有多層次性,他們并沒有因為專業等原因而縮小自己的閱讀范圍。
三、分析與總結
(一)高校新聞學子課外閱讀中遇到的問題
1.課外閱讀時間比較零散
調查發現,絕大多數新聞學子閱讀課外書的時間是不固定的,并不是每星期或者每天都會按時閱讀,能定期進行閱讀的人數占總人數的32.41%。大多數學生都會進行課外閱讀,并擁有閱讀的習慣。有將近一半的學生會制訂相應的閱讀計劃,但很少有人能長期堅持下來。
2.閱讀結構不合理
調查發現,小說類消遣性書籍是多數新聞學子首選的閱讀對象,大多數學生對中外名著、政治類、專業類書籍都表現出莫名的冷淡。即使有少部分學生閱讀此類書籍,也只是為了應付任課教師所布置的作業,自覺通過閱讀政治理論書籍和專業書籍以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的新聞學子為數不多。
3.課外閱讀量偏低
調查結果顯示,高校新聞學子平均每年的閱讀量較少,大部分學生都停留在5本以內,其次是5到10本,能夠閱讀10本以上的僅占總人數的17.93%。并且,學生普遍反映,閱讀后的遺忘速度也比較快。超過半數學生認為,學習壓力大,沒有時間進行閱讀是導致他們課外閱讀量偏低的主要因素。
(二)提高高校新聞學子課外閱讀水平的具體措施
調查發現,64.14%的學生對目前的閱讀狀況不滿意或不太滿意,只有4.14%的學生對目前的閱讀狀況非常滿意。這說明學生讀書的愿望很迫切,閱讀興趣很高。訪談還發現,大多數學生都喜歡閱讀課外書,且會抽出時間偶爾閱讀或者經常閱讀課外書。學生對目前閱讀狀況不滿意的原因主要有兩點:第一是學生普遍認為自己的閱讀量偏低,第二是閱讀種類過于單一。總的來看,雖然學生的閱讀范圍廣泛、種類豐富,但大部分學生對小說的喜愛程度偏高,閱讀種類較為單一。閱讀各類小說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想象力和表達能力,但大部分學生閱讀小說的目的只是消遣。因此,閱讀量少、閱讀范圍廣、體裁單一,閱讀目的以娛樂為主而不是為了充實自我,是目前高校新聞學子課外閱讀暴露出的主要問題。針對這一現狀,教師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學生進行引導。
首先,教師應引導學生們從多方面培養自身的課外閱讀興趣,讓學生多讀一些大眾心理學、人類社會學、經濟學等方面的圖書。第一要讓學生學會汲取讀物中的知識營養,第二要引導學生增強對世界、對人生、對情感的感受力,第三要使學生感悟作品的思想內涵,鍛煉其思維能力。其次,教師應引導學生保持良好的閱讀心態。當前學生承受著來自社會各方面的壓力,快節奏的社會生活使他們不會輕易嘗試短期內看不到效果的事情,浮躁之風尤為嚴重。良好的閱讀心態,能夠創造一'種自由輕松的境界,使學生進入一種凝神投入的閱讀狀態,而不易于被外界的環境打擾,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沉浸式閱讀,從而達到速度和質量的雙重提高。再次,學生對課外閱讀書籍的選擇大多是來源于教師和同學的推薦,因此,教師應充分利用高校圖書館的便捷渠道,通過第一手資料的反饋情況研究學生的閱讀習慣、閱讀需求、閱讀傾向及閱讀目的等具體特點,為學生提供高質量的書目導讀。
四、結語
高校新聞學子的課外閱讀情況其實也是我國現階段高校學生閱讀情況的一個縮影。學生的課外閱讀狀況是思想狀況的一種反映,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尚未完全定型,思想觀念的可塑性比較大,課外閱讀在他們的精神生活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如果不了解大學生的課外閱讀情況并加以正確引導,學生很容易走入各種閱讀誤區,在海量的閱讀資料中迷失方向,浪費掉人生中寶貴的學習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