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俊亞 張麗娟
語文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作為義務教育階段的中學語文課程,應該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祖國語言文字進行交流溝通,吸收古今中外優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素養,促進學生的精神成長。要想達到這個目的,教師自身的專業素養提升是至關重要的。如何提高中學語文教師的專業素養,是當前語文教育課改必不可少的一項。
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語文老師,就要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具備一定的知識儲備和技能修煉。
知識儲備也就是教師的基本功,它包含閱讀、寫作、朗讀、書寫等。作為中學語文老師應該清晰的認識到,通過閱讀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是語文教師的基本功之一。但這種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長期有意識地培養。首先,要大量閱讀。我們說培養學生的語感要多讀書,同樣,作為老師也應該多讀書,并且是閱讀不同體裁、不同風格的文章。其次,要閱讀一些優秀的分析文章。通過前人對一些課文、名家作品有許多精辟的解讀,了解專家是怎么去解讀一篇文章的,這不僅能開闊眼界,也能在無形中提升自己的分析能力。再次,要總結和掌握一些提高分析文本能力的方法。多閱讀不僅可以打好基礎,還可以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寫作是最復雜的心智活動,也是最富有個性色彩的心智活動,更是一種綜合能力,它不但要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還要訓練學生思維能力;不但要加深對社會生活的理解,還要豐富知識和見聞;不但要培養審美情趣,還要為今后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寫作基礎。因此,怎樣有效開展學生的寫作教學,教師在寫作實踐中的指導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切實有效的寫作知識應來源于教師對文本扎實有效的獨立細讀,來源于教師親身歷練的寫作體驗,還來源于教師對前沿學術成果的主動汲取。在寫作教學中,教師可以適當地在作文教學中為學生初稿提供反饋,才會對學生有所幫助,這就要求教師能夠寫出拿得出手的文章給學生做表率,帶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進而提高寫作興趣。
語言是為滿足人們的社會生活需要而誕生和發展起來的,自然語文教學也應該以滿足人們的社會生活需要為主要目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語言表達應規范、正確、得體。作為從事語文教學的教師,應當是學生學習語言的楷模。想要做到這一點,課堂語言要經歷“三關”打磨:一是將上課時要說的話寫下來;二是經過書面語言的潤色;三是將書面語言再度精細化。這樣“打磨”出來的語言就具有一定的質量,久而久之,教師的教學語言就可以得以提升。
中國的書法藝術歷史悠久,成就不凡,并形成了世界上獨特的書法文化,但是,步入現代化軌道以來,這種崇尚書寫的優良傳統在中國逐漸淡化。電腦打字的普及,使得書寫不再是衡量學生和社會成員的重要素質,人們對書寫的需求進一步下降。從而導致中學語文教師對練字不重視、寫字水平下降,社會各界對中學語文寫字教學也多有不滿和批評。寫字教學的關鍵主要不是理論問題,而是落實的問題,作為中學語文教師要想提高學生的寫字水平,必須從自身做起,平時課余時間加緊硬筆書法和黑板字的練習,“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道理在寫字教學中體現得非常明顯,而且有的收獲還是長期的,甚至是終生的。
技能修煉是指教師掌握了比較扎實的基本功后,如何進行教學設計、教學實施、“說課.觀課.評課”及教學反思。教師在做教學設計時,從教學目標確定,到重難點判斷,從課堂提問的內容到課堂訓練的形式,在以自己對教材的理解和教學經驗為出發點的同時,還要考慮到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復雜而充滿變數的教學環境。在一個班里,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特點,認知和世界觀總會存在差異,這就要求教師在做教學設計時要再細致些,對班中的學生盡可能了解得多一些,對教學內容從信息量、難度等方面加以控制并公平公正的對待學生,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造性。
同樣一種教學設計思路在不同教師那里,教學效果大不相同,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表現在組織教學活動的差異。中學語文教師如何有效地組織教學,要從課堂導入、講授、提問、組織教學活動、板書等方面入手。中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真實、可靠、生動的生活化情景是構建高效優質課堂的必要保證,因此教師要通過創設情境,多給學生發揮的機會,切實改進教學方法,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說課、聽課、評課是每個教師在教學中不可繞開的環節,也是了解教師備課情況、考評教師專業素質的常見途徑。作為語文教師在說課過程中應始終針對課文內容,突出語文學習的特點,說出自己獨到的見解。通過說課,使自己的教學思路更清晰、教法更成熟。聽課評課也是促進語文教師專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每一個優秀教師成長都離不開教學反思,教師的專業發展=經驗+反思,教學是一項實踐性極強的工作,凡是實踐性活動都需要實踐者有意識地反思、修正、改進,才能不斷的提高水平。中國人有反思的傳統,儒家提倡“吾一日而三省吾身”就是強調反思對提升自己的重要性。作為中學語文教師將課后的教學反思形之于文字,通過寫教后筆記,寫反思日記等幫助自己相對深入、冷靜地思考自己教學的得與失。經過長時間的反思既可以發現自己教學的特點、提高自己的語文教學水平,又可以提升自己的書寫、寫作能力。教學反思可以說是中學語文教師素養提高過程中由量變到質變的一個顯著性標志。
韓愈說:“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眰鞯?、授業、解惑的能力,是對教師核心素養的高度概括,但是它更加偏重于教師的專業素養。而現代教育的理念,對教師核心素養的要求,也隨著社會的進步不斷被賦予新的內涵。中學語文老師專業素養的高低對于中學生綜合素質的有序提升具非常關鍵的作用,因此我們理應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主動創新,敢于拼搏,在持續學習、探究中提升語文老師專業素養,進而為學生的成長、成材打下有利的基礎。
立項編號:L2018G062。課題名稱:《中學語文教師專業素養提升的理論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