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1%的手到99%的手”
“中國其實挺環保,在文化上也挺環保,中國所有的畫家就畫一樣的東西,山水花鳥魚蟲,就這么多,就是看誰的悟性更高?!?/p>
趙趙做當代藝術,但卻是從傳統文化起的頭。大學學的油畫,第一份工作足去新疆的克孜爾千佛洞復刻壁畫,這是他的第一個志愿。在窟里待了3個月——都是特別慘的窟,一個房間里只有一小塊壁畫,每天要把畫原樣復刻下來。寫生了10多張大宣紙,趙趙覺得人快廢了。
但這段經歷對他不無影響。趙趙自開始做起職業藝術家,做觀念、做行為,把10公里電纜運進沙漠給冰箱通電2小時(《塔克拉瑪干計劃》,0.把一頭駱駝拉進美術館展出一個星期(《駱駝》,0……他的作品通常呈現對社會體系的反思性;他同時又研究建窯茶盞,收藏古瓷、古玉、碎瓷片,3萬瓷片都堆放在倉庫里;自己蓋工作室,都是磚石混凝土,不做裝修,倒飭一個小院子,種上草,把養鴿子收集的糞撒上,普通的草瘋長得具備了藝術性,院子連著茶室。坐著喝茶、看院里的草,什么都不用想,就是東方人對生活的激情。
趙趙說自己有很多種人格,喜歡的事情博雜。既然對古玉與宋瓷的研究年頭已經夠長,在28年,他便集結了幾個人,做成了專門研究古美術的機構,“穹究堂”是堂號。穹究堂主要辦宋瓷與高古玉展覽,做出版,指導古美術收藏。幾個理事都是企業家,都玩高古玉古瓷,“審美極好”。宋代建窯茶盞的賭注上,趙趙押的不只是自己的眼珠子,也是背后穹究堂的聲譽。
茶盞本是趙趙送給與他合作兩年的藪內流茶人的禮物,因為建盞在日本是國寶級的,有建盞這樣的茶道流派并不很多。他們很懷疑茶盞的真偽,認定是高仿?!爱敃r我很委屈,我研究這個的,怎么能送你一個假盞。我參加他們那么多茶事,不能最后變成一個笑話,讓人背后說那個中國人到這邊來送我們一只假盞?!奔热皇虑檫@樣嚴肅了,索性做得更嚴肅。趙趙把茶盞拿去做古陶瓷界全球4家美術館、博物館都認可的英國牛津熱釋光鑒定。雙方立字狀,賭上自己的前途甚至眼珠子。
“他們覺得你不可能送他們一只真的,如果鑒定是高仿,對他們來說是一個侮辱,就會認定是你(趙趙)故意送假盞,覺得你不懂。但我是做這方面的研究的。之前沒有立穹究堂的牌子,就沒有把堂號亮出來。覺得不好意思,我本來的職業是藝術家,別人會認為你怎么又開了一個古董店。我不是這個概念,我覺得收藏更重要,這個體系更大。這不是送一個茶盞的事,而是涉及整個文化體系。”“中國文化真正的源頭與玉器和瓷器有關。玉器只動了工匠1%的手,因為石頭不是匠人創造的,是自然的,工匠只是動了一個表面。而瓷器動了99%的手,最后1%的一把火把它燒成了器物。從玉器時代的1%,到瓷器巔峰期的99%,才是真正的文化的一個頂點?!?/p>
趙趙所說的“瓷器巔峰期”是北宋,“哥官汝定和宋瓷關系很大,但不是頂級的東西。這些東西都是南宋的,與北宋差得遠”。趙趙眼中最高級的東西必須是和人與宗教密切接觸的,手上、脖子上、耳朵上的,與人體工程學無關就都不是尖端的。茶盞是上手的,古玉用途甚廣,因而“北宋晚期、南宋早期,是漢文化的頂點。宋代全是生活美學,活著的時候使用的東西才是最奢的”。
到現在,器物雖還存續,但從頂點衰落下來的中國傳統文化沒能再復興。當現代性席卷了世界的大部分地域,速度掌控了一切,網絡布滿全球。趙趙覺得,人失去了美感,不優美了。
“當代藝術肯定要被淘汰”
趙趙近期做過一個作品《彌留》,用銅、不銹鋼、鐵模擬出貓在公路上被汽車壓扁后留下的痕跡。貓在自然界的感知原本很靈敏,卻經常在公路上被壓扁?!八鼘ζ?、對速度沒有感知。”這是速度過快的人類文明留下的碎片和遺骸。來自西方世界的工業文明與農耕社會的矛盾與沖突,讓置身其中的人與動物都無所適從。
“西方人喜歡顛覆,走向后現代之后尤其如此;東方人對山石、對自然的理解更多一點。在藝術創作上,沒有一種西方結構能容納東方的東西?!?/p>
“同樣是觀念,中國的觀念和西方的不一樣。西方在不斷前進,工業文明的進步導致人類很多功能喪失。如果機器能種地了還要農民干嘛?但農民是最敏感的一群人,他從自然中攝取的或者得到的回饋是最為直接的,因為中國是農耕社會。農耕社會特別厲害的地方是,對自然至少具有足夠生存能力上的了解。當所有的東西開始機械化的時候,人慢慢開始退化,人就沒用了?!?/p>
“但西方不斷顛覆之后,什么也沒建立起來,美學這個東西沒法建立。流行文化是淘汰制,誰流行誰來,過時了便淘汰。西方人追求的是創意和別人不一樣。但中國不是這樣,中國其實挺環保,在文化上也挺環保。中國所有的畫家就畫一樣的東西,山水花鳥魚蟲,就這么多,就是看誰的悟性更高。這很厲害,他的觀念就不一樣?!?/p>
趙趙大學里接受的是最后一撥蘇派教育,列賓的寫實繪畫,畫杯子、盤子,最后畫完了一擦,高光就出來了,整個世界就亮了,有了空間感。趙趙認為自己的繪畫里沒有中國性的東西?!拔矣X得沒有幾個人具備,包括今天畫水墨的這撥年輕人,他們銜接不上這個東西。水墨已經斷了,就像我們今天燒這個瓶子和宋瓷沒關系。你要接著青綠山水往下畫那不可能,這是硬接?!?/p>
趙趙既做當代又做古美術,甚至在古美術上費了更多的精力。因為古美術里存在比較學,求真的東西不能含糊。幾個人格,但只有一個肉身,趙趙覺得自己做的事太多,有點滿。他會覺得自己可能面臨一個大的選擇,如果只選擇一條路的話該走哪條?“如果完全選擇當代藝術有點逆大流,有時候逆大流沒意思,容易被淘汰。當代藝術肯定要被淘汰,不管是中國的,還是全球的。當代藝術已經太晚了,沒有意義了,就像中國根本不需要搖滾樂一樣?!?/p>
“中國當代藝術要改制、要換馬甲”趙趙在烏鎮藝術節展示了一件作品《控制》,他認為那是個糟糕的呈現。同期展出的英國藝術家AnishKap的作品也是巨大的鏡面結構,作品運費就花費10多萬元,每天必須用純凈水清洗,保持鏡面光亮。趙趙的制作費只有6萬元,《控制》表面不能拋光,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是烏突的外表?!拔乙膊挥X得丟人,這是現實,你必須要接受?!弊鳛槁殬I藝術家,每年必須參加諸如此類的群展,為了“證明你還活著”。“以前我是不做,這兩年群展少,是覺得別拒絕吧,已經覺得快結束了,有預感,做不了幾次了,整個結構癱瘓了。如果今天沒有新的資本注入,如果中國今天還要跟著西方去玩,首先資本垮臺,資本一垮臺當代藝術就沒有了,靠二級市場起來的藝術家就沒戲了。中國整個當代藝術是挺危險的狀態。很多做大型作品的人,都是中國在西方的藝術家,資本是西方。西方人給你投錢,目的是要中國的資本。因為要落葉歸根,總之是中國藝術家的,總要回去的,最后還要中國人買單。所以當代藝術要改制、換馬甲,撇清這件事。”趙趙覺得“撇清”或許需要一場意識形態上的運動,需要立起和中國本土關聯的東西。
29年,因為要去韓國做展覽,趙趙花了半個多月的時間,把韓國整個單色畫和物派的歷史梳理了一遍,發現韓國人在20世紀70年代的單色畫,和西方的極簡主義、西方的后現代有很大關系,與西方世界能直接對話?!绊n國的現代化比中國要好、更厲害,從整個社會結構來說。我覺得從藝術上講,日韓藝術家很成功的一點,就是把物派這個事給立起來了,讓西方人認可了,其實這是一個比較大的文化上的認可。”中國也需要這樣一群人,立起一個文化里的東西?!巴﹄y的,需要時間。中國沒有藝術史,即便和西方大畫廊合作,也只是一個商業運作。西方對畢加索、對培根、對弗洛伊德的情感是真實的,而且真的把他們在整個社會上的認知提升到了一個很高的點?!?/p>
趙趙推掉了20年幾個西方畫廊的展覽?!拔抑灰蛔稣褂[只能討好他們,用西方的那套,所以我覺得沒意思。我還討好他們干嗎?對我來說,比較成功的轉換就是不靠當代這塊維生,我可以靠古美術養著當代。我不太想討好別人了,我想破壞這個系統?!?/p>
“當代藝術已經太晚了,沒有意義了,就像中國根本不需要搖滾樂一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