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范凌志
當地時間4月10日,經合組織(OECD)在紐約發布最新報告《在壓力之下:被擠壓的中產階層》。報告稱,大多數OECD國家的中產階層已經萎縮,其原因在于年輕一代更難以進入該階層。OECD秘書長安吉爾·古里亞形容稱:“今天,中產階層看起來越來越像是在礁石水域的一艘船。”
報告稱,二戰后出生的“嬰兒潮一代”,將近70%在20多歲時都是中等收入家庭的一部分,但今天只有60%的“千禧一代”進入了中等收入陣營。與此同時,在許多OECD國家,最富有人群的收入卻在飆升。
報告稱,中產階層在醫療、教育、住房等方面的花銷快速增長,而收入卻幾乎沒有增加。與此同時,同低收入和高收入家庭相比,中等收入家庭更容易受到過度負債的困擾,1/5的家庭支出高于收入。此外,他們還面臨因自動化而失去生計的巨大風險。
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國際貿易研究部主任趙萍11日對《環球時報》表示,經合組織的中產階層萎縮的原因,大致有三個方面:首先經濟全球化和社會信息化導致很多人的生產技能相對落后,而少部分人則在這個潮流中實現收入跨越式增長,升到上一個階層;第二,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全球經濟增長雖然出現一定程度的回暖,但回暖時間還是較短,特別是發達經濟體經濟增長仍面臨挑戰,這就導致不少國家的失業率比較高,從而使一部分中產掉到了低收入階層;最后,稅收對于收入再分配的功能在很多國家沒有得到充分發揮。以美國為例,特朗普的一系列減稅政策實際上對高收入人群更有利,這樣的稅收政策導致了逆向調節。
據英國廣播公司報道,OECD報告警告稱,在民粹主義和極端主義盛行的背景下,如果中產群體持續感受不到繁榮,那么將造成社會不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