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翠景
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生活與教學之間的關系非常緊密,教師將生活中的一些元素滲入課堂,可以讓學生更好地學好英語,教師可通過課堂生活化的方式進行教學,讓學生在學習與生活間創建連接,讓學生在這樣的情景下更好地學好英語,從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動手能力及創新能力。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生活化教學內容的學習與教學,讓學生更好地提高英語能力。
一、教學內容生活化
(一)學生自身的生活內容
學生自身的生活內容包括姓名、年齡、性別、胖瘦、愛好、性格等。教師可結合教材內容,通過豐富多樣的形式,讓學生學會表達。
(二)學生家庭的生活內容
家是學生最熟悉、最溫馨的地方。因此,家庭成員、職業、居住狀況、家居擺設等都是學生急于了解的教學內容。教師還可以對每一項內容進行拓展。例如,讓學生帶著家人的照片學習有關家庭成員的單詞,他們會很感興趣,愿意主動學習與表達,并互相進行交流。
(三)學生的學校生活內容
學生的很多時間是在校園里度過的,在這個大家庭里,他們可以學習、生活、運動,可以結識很多好朋友,認識許多老師,教師可結合他們的學校生活滲透更多的詞匯和句子。
(四)校外的生活內容
社區的生活內容包括公園、商店、圖書館、電影院等,孩子們經常去超市、公園,能見到、買到許多常見物品,教師可從中選擇并結合教材內容進行教學。
二、教學情境生活化
學生通常喜歡談論與自己有關的事,在教PEP第三冊“What would you like?”一課時,利用服務員帽子、食物托盤、還有餐具實物等教具,使情境更加逼真,學生對學習更有興趣。當展現實物時,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明顯提高,可見,巧用道具能使課堂氣氛頓時活躍起來。另外,在教PEP第三冊第六單元《Meet my family》時,可拿一些草帽、玩具注射器、棒、球、棍等來模擬farmer,nurse,baseball player。相信借助教具模擬生活實境會讓學生感覺到課堂的實在,學生聯想課外知識的能力也會得到提高。
三、鞏固階段生活化
采用與生活緊密相關的任務,使學生在活動中主動學習。《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提倡任務型教學模式,教師應避免單純傳授語言知識的教學方法,應把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落實在教學過程中,倡導體驗、實踐、參與、交流和合作的學習方式,實現任務的目標。因此,在英語教學中,通過與生活相關的任務型教學設計,使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和合作等活動方式,實現任務的目標,并感受成功。比如,在教完“My Home”中幾個房間的新單詞后,由于里面的句型是用“This is a”“you can see a…”來介紹房子的結構,我就設計了“比一比,誰是最佳導購員?”的任務活動,而要賣的房子就是學校附近的一個樓盤,學生非常熟悉。因此,他們的積極性就大大地被調動起來,個個都躍躍欲試,這就能引導學生把所學知識運用于生活,從而達到“活學活用”的目的。
四、口語練習生活化
學生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學校度過的,教師應隨時和學生用英語進行交流,同時也鼓勵學生之間說英語,從而培養學生的英語語感,可通過以下幾點:1.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互稱英文名字;2.每天早晨到校在班級門口和值日班長進行英語簡單對話交流后再進課堂;3.利用午休時間或興趣課講英語故事或欣賞動畫片,讓學生在聽故事的過程中大量接觸英語,獲得豐富的語言輸入和語言體驗;4.將固定的某一天作為英語日,師生、生生間用英語互相交流;5.舉辦一些小型的英語比賽,如,唱歌比賽、朗讀比賽、書寫比賽、表演課本劇比賽等,讓學生在活動中運用英語,獲得成就感。
五、活動游戲生活化
課堂上,教師要整合學生的生活經驗,把教育意圖隱蔽在友好、毫無拘束的氛圍中,以達到教學目的。例如,城市禁令標志有很多,我就把那些需要貼標志的場所設計在一張圖紙上,請學生來寫寫、畫畫、貼貼;又如,在教學3A Unit10“Thank you”時,食物和飲料單詞教學任務完成后,我加入了一個“Most delicious food”的環節,每個學生都有自己最喜歡的食物,這一下子就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此環節既鞏固了當天新教的食物單詞,又拓展了教學內容。
六、拓展課堂教學空間
傳統課堂教學照本宣科,一節課40分鐘緊緊圍繞教學內容,導致教學空間狹窄、內涵小、容量少。多媒體計算機及網絡技術的運用,使教師有條件將新知識與課本上的知識有機地結合,及時了解、掌握相關研究的新動向,使課堂容量增大,內涵延伸,增加了文本的厚度。比如,教學小學英語五年級下冊Unit2partA“Read and write”時,學生對“Halloween”和“Thanks-giving”這兩個國外節日很感興趣。于是,我從網絡上查找到許多相關的資料與圖片,制成課件在課堂上使用,極大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為他們增添了新的信息內容,使其獲得了教材以外的知識。總之,電教媒體在小學英語課堂中的廣泛使用,極大地優化了課堂結構,豐富了課堂內容,生動、逼真地創設了各種情境,使學生輕松、愉快地學習語言,在學習中感悟生活。
七、作業設計生活化
新課標將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加強自我管理和自我評價,發展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愿望和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作為英語教學的基本任務。因此,教師可設計如下生活化作業:交流性作業、習得性作業、操作性作業、探究性作業、創造性作業等,以此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
總之,小學英語教學生活化是新課標強調“在做中學、在學中用”的最好體現,生活化教學將教學活動置于真實的生活背景之中,激發學生聽、說、讀、寫的強烈愿望,而且,使學生在學會用英語做事的同時,還學會了做人。把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有機結合,對提高小學高效英語教學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也對提高小學生的英語素質有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