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鑫源
校有銀杏樹,為建校之年所植也,而今已亭亭如蓋矣。
我喜歡聽微風拂過銀杏葉的沙沙之聲,喜歡看金黃的銀杏葉鋪滿操場的絢爛之景。只不過,我已難見那在我心里種下夢想之樹的老師。
猶記得,我與她的初見并不愉快。她姓舒,教語文,半白的頭發(fā)很凌亂,穿著跟不上時代潮流的衣服,比不上之前的語文老師姚老師那般溫婉、知性。她與我原本對語文老師的期待大相徑庭。她那嚴肅的課堂更是令我心生不滿,造就了我跟她之間的一道鴻溝。年少的我毫無顧忌,絲毫不掩飾自己對她的失望和不滿。
在她的課堂上,我大多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認真聽講。這樣一來,我的語文成績下降得厲害。我跟她之間,似乎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鴻溝越來越寬。漸漸地,我一次又一次地違反課堂紀律,作業(yè)更是經(jīng)常一拖再拖。舒老師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經(jīng)常教育我要遵守課堂紀律,要認真聽講。但是,我對她的教導充耳不聞,一如既往地破壞課堂紀律。我甚至在學校教師調查中將她評為低等級。就這樣,我與她之間的矛盾越積越多。
在那節(jié)語文課上,我與她的“戰(zhàn)爭”終于爆發(fā)了。那天,舒老師在講臺上講解練習題。我無視正在講課的舒老師,和同桌講小話,影響了課堂秩序。即使舒老師再三強調課堂紀律,我也沒有停止,沉浸于自己的世界當中。在我和同桌的影響下,班上的紀律越來越差,舒老師的課講不下去了。突然,舒老師急得掉眼淚了。舒老師毫無征兆的流淚讓同學們措手不及,原本喧鬧的教室在那一瞬間回歸了久違的安靜。那節(jié)課她沒有上完,但我們難得地保持安靜。現(xiàn)在想想,我為那時不懂事的行為感到羞愧,也想對舒老師說聲抱歉。
那節(jié)課下課后,舒老師把我叫去了辦公室,語重心長地教育了我。在她苦口婆心的教育下,我終于意識到了錯誤,與舒老師之間的關系也開始發(fā)生微小的變化。
從那以后,我開始用認真的態(tài)度來對待語文,也重新認識舒老師。我用實際行動搭起我與她之間感情的橋梁。在她的課堂上,我漸漸發(fā)現(xiàn),她有一顆充滿熱情的心。我聽她侃侃而談中外名人逸事,從而仰慕古圣先賢的風采。我和她驚嘆帝王將相的偉大功業(yè),也曾一起走進悠悠的古詩世界,去品味古典詩詞的雅韻。
在她的教導下,我懂得“九層之臺,起于累土”的日積與月累,知道“博學篤志,切問近思”的博學與立志。她在課堂上時常打趣,說我們與她是青春期與更年期的碰撞。
就是這樣的一個她,帶領大家以知識為土壤,以夢想為種子,以智慧為養(yǎng)料,以美為犁,以愛為耙,耕耘好一片又一片心田,讓那些名日夢想的種子抽芽、破土、生根,成長為一棵又一棵亭亭如蓋的大樹。那個學期結束后,她被調去了別的學校。
如今,校園里的銀杏樹亭亭如蓋。我可以聽見風拂過銀杏葉的沙沙聲,可以看見銀杏葉鋪滿大地的金黃景象,只是少了那個在我的心中種下夢想之樹的舒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