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進入高中就學之后,我們能切身感受到學習環境的變化,比如在課間活動中喜歡玩耍打鬧的同學越來越少了,早起與晚睡的同學越來越多了,每個人都想爭分奪秒抓緊時間學習,生怕自己一時松懈便落后于人。作為一名學子,我嘗試過許多學習方法,發現只有把學習的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能一直以積極進取、不驕不躁的心態面對一個個學習任務。本文將從在課前主動預習新課,在課中主動提問,在課后及時復習與練習三個層面分析應該如何在課上、課中把握住學好語文的自主權。
關鍵詞:高中生;學語文;自主權
語文學科是一門工具學科,在一個人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應用廣泛,作用不可低估。但真正學好不那么容易,在看到語文成績進步不快時,我才意識到自己在學習方法上存在一些問題。一開始,我心里有些茫然不知所措,在課堂上只能被動接受老師所講的語文知識,恨不得將所有的筆記都記錄下來。事實證明,這種學習方法對語文學習根本不會有所幫助。后來在老師的精心指導下,我漸漸意識到了自己的問題,過于依賴老師,看似十分用功,但是主動思考問題少,缺乏自主學習的自覺性。我逐漸改變了學習方法,牢牢把握語文學習的自主權,終于自己的語文成績有了明顯起色。
一、 在課前要主動預習新課
起初,我以為課前預習就是簡單閱讀課文內容,學習語文生字詞的自主學習活動,過分依賴老師在課堂上的講述,預習可有可無。這種錯誤想法使我忽視了語文預習,導致不得不在課堂上始終保持高度緊張的精神狀態,學習十分吃力。后來,我逐漸意識到預習不僅僅是通讀課文的過程,還是我們初步學習文本知識與篇章結構的思維活動,如果預習有效,那么便能準確把握課堂學習的重點內容。可以讓語文學習變得越來越輕松,學起來很有章法。
比如,在古詩、文言文篇目預習活動中,我不僅會先嘗試利用自己的文言知識翻譯文本內容,勾畫出不能準確理解文意的句子與詞語,還會利用學校的電子閱覽室與家中的電腦查閱這些文學作品的創作背景與作家的生活經歷,了解作者在創作這些文學作品時的生活環境與想法。這種預習行為可以幫助我準確把握文本內容與主旨思想,提高自己的理解運用能力。
二、 在課中要主動提問
課堂學習是高中生學習語文知識、解決疑難問題重要的學習活動,包括大量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是我們學習其他人的解題思路與學習方法的重要途徑。我們可以充分利用語文課堂上的時間展示自己的語文學習優勢,提出學習問題,及時在教師、同學的幫助下解難答疑,逐個消除阻礙學習語文的障礙與問題,讓語文學習變得十分有效,每一節課都將成為實現學習進步的平臺。
在語文課上,每當產生疑問的時候,我便在課本空白處或者語文練習本上標注自己遇到的問題,然后利用提問環節向老師提出遇到的難題,與老師和同學們共同探討。比如,對魯迅先生的文章一直感到深奧難懂,文章深刻地反映了社會現實問題,強烈地表達了某種思想觀點。但是,我卻很難通過直觀的文字敘述分析出思想內涵。于是,我便會在課堂上向老師請教閱讀魯迅先生文章所要注意的問題,學習分析描寫手法的文學效果,再在語文學習中驗證這些閱讀技巧,逐步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
三、 在課后要及時復習與練習
在課后及時展開語文復習與語文練習查漏補缺,是提升語文學習能力的基本活動。一開始,我很少在課堂學習活動結束后復習所學知識,一股腦地便開始進行大量的語文練習。這就導致在語文練習中出現了許多錯誤,而我卻不知道自己為何會出現這些錯誤。后來,每當我結束一輪語文學習任務之后,便會在課后主動復習新課,每天都會回顧自己所學到的語文知識,比如漢字、詞語、閱讀技巧、寫作方法等等,在腦海中反復回憶、思考,直到透徹理解、熟練掌握為止。
當然,語文練習必不可少,我們必須要在練習過程中總結出各個題型的命題規律與解題方法,通過練習找出自己的學習不足與問題,對癥下藥地提升自己的應試能力。比如,我發現我對漢字知識的敏感度不強,在語文客觀題中出錯率較高,我便開始重點積累語文漢字知識,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以便在考試中減少出錯率。
此外,學習好語文,還要進行廣泛閱讀和勤于筆耕,堅持記日記和動筆寫文章。總而言之,學好語文是我們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績的必備條件,是我們提升語言表達能力、文學鑒賞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的必經之路。每一個高中生都應該認真學習,主動分析自己的學習優勢與不足,把學好語文的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讓自己學得越來越富有效率和越來越輕松快樂。
參考文獻:
[1]姜睿哲.淺談高中生語文閱讀學習[J].現代語文(學術綜合版),2017(7):110-112.
[2]陳笑龍.基于新課程背景的高中生語文學習方式探微[J].成才之路,2018(9):18.
作者簡介:何霖蕾,湖北省黃岡市,黃岡市啟黃中學高三(1)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