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新華
泰州市將百姓滿意度作為主題教育成效檢驗標準, 沉下身子做調研,深入基層解難題,『家家訪難題』『村村定計劃』『項項抓見效』,將主題教育成果轉化為增進群眾福祉的行動。
老陳家四代同堂,住房面積不到60平方米;老張家兒子30多歲了,因為沒有房子找不到媳婦……10月16日上午,泰州市海陵區四套班子全體領導調研城北街道豐樂二村,走進居民家中,與群眾面對面交流。
把百姓滿意與否作為檢驗主題教育質效的標準。主題教育期間,泰州市以百姓心為心,按照“走訪組包村、黨員干部包組”的要求,組織市縣鄉4萬余名黨員干部,深入基層開展“家家到”走訪調研。“一踏進貧困戶家門,頓時喚回了初心,感受到沉甸甸的使命。”一位同志在走訪日記中寫道。
“落實鄉村振興戰略,我們怎么辦?”“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如何助力脫貧攻堅?”為準確回答發展之問,各走訪組充分發揮機關黨員干部所具有的政策優勢、信息優勢、人才優勢,指導農村黨組織因地制宜制定鄉村振興兩年行動計劃(2020年—2021年),推動精準破題。不少村黨組織書記表示:“開對‘藥方子’,才能拔掉‘窮根子’,兩年行動計劃抓到了點子上、幫到了根子上。”
主題教育伊始,泰州市就把大走訪大落實新風行動作為守初心、擔使命的實踐載體,將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作為精準發力的方向,充分發揮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組織優勢和聯系基層、服務群眾的工作優勢,向矛盾叫板、讓群眾叫好,有效破解了一批百姓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
在靖江市新橋鎮德勝村,市城管局黨員干部與村民黨員共商組長項目推進情況,確定年底要完成的五個組長項目,市城管局出資35萬元提前完成一項,11月底全部完成。在致力解決走訪收集一般性問題的同時,靖江市將資金投入便民、富民、惠民實事,以組長項目立項1808個,組織市縣兩級機關部門(單位)逐一認領,各方面群策群力“抬石頭”,先后整合1.9億多元資金投入鄉村惠民項目,真正實現“讓民意變滿意、讓呼聲變掌聲”。
10月16日,泰州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曹衛東來到“到問題現場去”電視欄目,為海陵區南蒲社區沒有黨群服務中心的難題現場發聲,促進解決。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泰州市13名黨政領導帶頭深入一線問政,解決民生難題,形成了沉下去查找問題、帶上來曝光問題、面對面討論問題、實打實解決問題的閉環。
拆遷地塊藏著水泥預制場、遮丑墻后污水外溢、水環境整治背后是形式主義……隨著一個個問題的曝光,一項項整治行動不斷推進。“民有所呼、我必有應”,走訪黨員干部認領群眾提出的小事、小困難,讓小微問題立即辦;市縣鄉分級開展集中整治,讓共性問題專項辦。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泰州市共實施3460余件民生實事,不斷讓群眾感受到新變化、得到真實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