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萍,李 媛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九零三醫(yī)院干部病房一區(qū),浙江 杭州 310000)
老年癡呆癥,也稱“阿爾茨海默癥”,是一種神經(jīng)系統(tǒng)退行性疾病。該病的是由多種因素綜合導致,包括家族史、病毒污染、外傷等,其臨床表現(xiàn)一般為認知功能障礙、生活能力下降或者行為障礙等,這也給患者及其家屬帶來了極大的生活和經(jīng)濟負擔[1-2]。據(jù)相關研究表明[3],針對老年癡呆患者采用老年綜合評估對于患者的預后有著良好的促進作用。本文選取了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64例老年癡呆患者進行了調查研究,詳情如下。
選取我院收治的老年癡呆患者64例作為本次調查對象,選取時間為2017年1月-2018年12月,并將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順序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對照組32例、實驗組32例。實驗組患者男女比例為13:19,平均(88.4±3.5)歲;對照組患者男女比例為18:14,平均(85.1±4.7)歲。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資料沒有明顯差異,不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1.1 本次參與調查的病例納入要求有以下幾點:(1)均為老年癡呆癥患者;(2)患者在入院后對病歷資料進行完整填寫;(3)無嚴重語言功能障礙以及合并有其他臟器的疾病,如心肝脾腎等;(4)無藥物過敏的患者。
1.1.2 本次參與調查的病例排除以下幾點:(1)患者病歷資料不完整或者出院后失去聯(lián)系的患者;(2)嚴重語言功能障礙以及合并有其他臟器的疾病,如心肝脾腎等;(3)有嚴重藥物過敏的患者。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護理。實驗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老年綜合評估,具體實施方法如下:(1)對患者自身情況進行綜合評估,并為患者建立綜合評估檔案,其中包括:軀體功能、精神心理、生活質量及復診日記等;(2)針對綜合評估情況對患者進行針對性護理,對檢查結果顯示為陽性的患者貼標簽,方便護理人員進行密切觀察,制定相關護理目標,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對患者講解疾病相關知識,護理人員耐心的與患者進行溝通,對制定的護理項目進行逐一的完成,評價護理結果分為合格、部分合格、不合格,對于多次護理仍然不能合格的要進行詳細記錄,定期進行總結,制定解決方案。
1.3.1 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后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評分及精神狀況檢查量表(MMSE)評分,評分越高代表患者自我護理能力越強。
1.3.2 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后的不良事件發(fā)生率,不良事件發(fā)生率=(跌倒+墜床+壓瘡)/總例數(shù)×100%。
本次研究涉及到的64例患者所有數(shù)據(jù)均行SPSS19.0軟件處理,其中計量資料對比用(均數(shù)±標準差)的形式表示,行t檢驗;技術資料對比用率(%)的形式表示,行卡方檢驗,當數(shù)據(jù)對比差異為P<0.05時,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經(jīng)對比發(fā)現(xiàn),實驗組患者護理后的ADL和MMSE評分相對于對照組都具有優(yōu)勢,組間存在差異,有臨床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自我護理能力對比
經(jīng)對比發(fā)現(xiàn),在不良事件發(fā)生率方面實驗組患者和對照組相比更具優(yōu)勢,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不良事件發(fā)生率對比(n,%)
隨著醫(yī)學水平和科學技術的不斷提高,人們的健康觀念及健康需求日益增長,人們對于臨床護理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護理工作從單純的照顧病人身體發(fā)展到為患者及其家屬提供健康教育、生理護理、心理疏導等全方面護理工作。而在一些重大疾病的治療中,有效的臨床護理能夠對于患者的預后有著良好的促進作用,還能夠提高患者的康復速度[4]。
老年癡呆癥是老年群體中較為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目前該病對于的治療多采用藥物進行治療,但是治療效果并不理想,給
作者簡介:王燕萍(1985.08-),籍貫:浙江杭州,女,本科,護師,通訊地址:浙江省杭州上城區(qū)義井小區(qū)7幢15號203室,郵箱416610767@qq.com患者及其家屬的生活都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因此對于老年癡呆患者在治療的同時進行有效的護理是非常有必要的。據(jù)相關文獻記載[5],針對老年癡呆患者進行老年綜合評估干預后針對性對其進行護理對于老年癡呆患者具有良好的臨床療效。本次調查我院選取了64例老年癡呆患者,采用老年綜合評估干預的實驗組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及不良事件發(fā)生情況相對于對照組都存在優(yōu)勢,組間存在差異P<0.05,再一次驗證了這一理論。
綜上所述,對于老年癡呆患者進行老年綜合評估干預護理能夠提高患者自我護理能力并降低患者的不良事件發(fā)生率,值得臨床推廣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