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琴
(山西省汾陽醫院CT室,山西 汾陽 032200)
惡性腫瘤疾病的臨床治療,通常采用手術、化療、放療等方法,這雖然對治療惡性腫瘤起到有利作用,但是其副作用,例如加重患者的痛苦,造成組織壞死等并發癥也很明顯。外周靜脈置人中心導管(PICC)技術是伴隨著醫學科技的發展而應用到腫瘤靜脈化療當中的一門技術,其具有操作簡便、刺激小等優勢,但是也具有容易造成穿刺點出血等并發癥出現,本文采用優質護理對乳腺癌患者PICC置管進行護理干預,對患者的心理狀態進行探討和分析,現將實驗過程進行報告:
選取自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間來我院進行乳腺癌治療的70例患者作為實驗對象,隨機將70例患者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每組各35例患者。對照組35例患者中,年齡范圍為23歲到70歲,平均年齡為(47.32±3.36)歲;實驗組35例患者中,年齡范圍為24歲到71歲,平均年齡為(48.33±3.56)歲。
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護理干預,包括向患者進行與乳腺癌相關的健康知識,PICC置管技術的臨床發展狀況和注意事項等。
給予實驗組患者優質護理干預:1)心理護理。乳腺癌患者因為“癌”的原因,往往心理狀況較為脆弱,所有對患者進行優質護理首先就是要安撫患者的情緒,及時的安慰患者恐懼的心情,減輕其治療的負擔。通過宣傳手冊、臨床講解、視頻講座等形式進行健康知識教育,使患者以積極樂觀的心態接受治療。2)全面評估患者的一般狀況,以制定更加詳細的置管方案。3)PICC置管人員要對患者進行健康知識的宣教,對個體的需求進行及時的評估。4)PICC置管時。PICC置管有著嚴格的流程和操作規范,護理人員要嚴格的遵守。此外,患者在進行置管的過程中,要通過語言安慰、播放舒緩的音樂等方式將患者的注意力進行轉移。最后,護理人員要對穿刺部位的滲血情況,皮膚腫脹等情況進行認真的觀察和記錄。5)PICC置管后。幫助、指導患者調整到最佳恢復的體位,密切關注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尤其是穿刺部位的腫脹、滲血等情況,一但出現意外,立馬報告主治大夫。此外,要充分做好導管的維護工作,盡量減少并發癥的發生。
采用心理健康癥狀自評量表和焦慮自評量表對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心理狀況進行觀察和評估。心理健康癥狀自評量表的評分越高,說明患者的心理狀態越好。焦慮自評量表的評分在50分以上即說明患者存在焦慮的情緒。此外,對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狀況比較。
護理后,實驗組患者的心理健康癥狀自評量表的評分為(135.34±12.49)分,焦慮自評量表的評分為(37.49±4.98)分,都要優于對照組;而且兩組患者護理后心理健康癥狀自評量表評分和焦慮自評量表評分都有了改善。(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心理狀態的比較分析
護理后實驗組的并發癥發生率為14.29%(5/35),其中靜脈炎1例患者,導管滲液1例患者,穿刺部位紅腫3例患者;而對照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為34.29%(12/35),其中靜脈炎3例患者,導管滲液3例患者,穿刺點出血2例患者,穿刺部位紅腫4例患者;從并發癥情況上比較,實驗組要明顯低于對照組。
優質護理是臨床護理眾多方法的一種,其不僅護理患者身體上的疾病,而且更加注重對患者心理方面的護理。護理人員在護理的過程中,將護理的模式進行了改善,其中包括護理人員的配置、崗位的調配等,使得每一位患者都能夠得到護理人員的科學的、人性化的整理化護理。護理人員在提高業務技能的同時,也更加注重職業道德的培養,注重對患者心理的疏導,消除患者緊張的情緒,使患者能夠以積極的心態接受治療。本文對70例患者分組進行優質護理干預對乳腺癌患者PICC置管心理狀態的影響實驗,通過對實驗組患者進行心理護理、PICC置管時和PICC置管后的研究,得出的結果是采用優質護理干預的患者在心理健康癥狀自評量表上的評分和焦慮自評量表上的評分都要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而且從并發癥情況上來看,實驗組也要優于對照組患者。
綜上所述,采用優質護理干預對乳腺癌患者PICC置管進行康復護理,能夠有效的調整患者的心理狀態,使得患者能夠明顯減輕焦慮的情緒,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因此該方法值得在臨床實踐中進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