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 菲,周海娟,丘 馳
(廣西貴港市人民醫院產科,廣西 貴港 537100)
產褥期指的是孕婦從分娩到身體狀況恢復的時期,一般需要6~8周的時間。孕婦在分娩過程中需要面臨很大的生理痛苦和心理壓力,加上分娩之后需要適應新的角色,很多產婦在產后會出現一定的恢復障礙,對產婦的產褥期恢復質量造成了很大的不良影響,需要加強對產褥期婦女的護理[1]。中醫理論認為,產婦在產后恢復期的體質與產婦的恢復狀況存在著較大關系,并且產婦產褥期的恢復還會收到七情六欲以及飲食等影響,所以在對產婦進行產褥期護理時,要對產婦進行中醫體質辯證護理。為了研究中醫體質辨證護理在產褥期婦女中的應用效果,選取2016年7月~2017年10月于我院分娩的產婦240例,分別實施常規護理和中醫體質辨證護理,報告如下:
選取2016年7月~2017年10月于我院分娩的產婦240例,平均分為兩組,其中對照組120例,年齡20歲~28歲,平均年齡(23.5±1.3)歲,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120例,年齡19歲~29歲,平均年齡(24.2±1.6)歲,實施中醫體質辨證護理。
納入標準:所有產婦均為單胎初產婦,足月妊娠,能夠配合完成產后42天的產褥期隨訪,同意接受本次研究。
排除標準:新生兒有先天性缺陷,妊娠期間或者產后出現較為嚴重的并發癥,高危產婦,有精神障礙類疾病的產婦。
兩組產婦的一般資料均衡可比(P<0.05)。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對產婦進行產褥期健康知識教育,對產婦進行產后的定期復查和隨訪,告知產婦產后的注意事項等。觀察組實施中醫體質辨證護理,首先根據產婦的體質類型把所有產婦分為氣虛體質、特稟體質、濕熱體質、氣郁體質、血瘀體質、平和體質、陽虛體質、痰濕體質、陰虛體質等體質類型,根據產婦的不同體質類型進行飲食護理、起居調攝以及情志護理等。首先對產婦進行飲食調理,讓產婦注意產后飲食的營養均衡,多吃一些清淡食物,平和體質的產婦產后不宜吃過飽,也不宜吃過少;氣郁體質的產婦可以多吃一些具有行氣解郁功效的食物,比如海帶、金橘等;血瘀體質的患者要適當進食一些活血疏肝解郁的食物,比如蘿卜等;氣虛體質的產婦要多吃一些具有健脾功效的食物,比如黃豆、桂圓、大棗等;特凜體質的產婦要注意飲食的葷素以及粗細合理搭配,禁止食用辛辣或者各種發物;痰濕體質的產婦應當多吃一些干旱甘平食物,比如黃瓜、綠豆等;陽虛體質的產物要適當進食一些甘溫益氣的食物,比如韭菜等;陰虛體質的產婦要適當進食一些甘涼滋潤的食物,比如冬瓜、芝麻等[2]。此外,護理人員還要使用以情制情法、疏泄法、暗示法、開導法、移情法、節制法等方式對產婦進行情志調理,幫助產婦調整產后心態,讓產婦能夠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護理人員要向產婦傳授關于情志調攝的方法和技巧,激發產婦的母愛本性,讓產婦盡快適應自身角色的轉變,要求產婦家屬多給予產婦一些關心和愛護,幫助產婦解決她們的各種生理問題以及心理問題等。讓產婦注意產后的衛生,勤洗手,適當洗澡等,鼓勵產婦積極進行產后的鍛煉,比如可以進行散步或者適當曬太陽等,并且囑托產婦注意防寒保暖。護理人員還要指導產婦或者家屬進行按摩,取產婦的百會穴、谷神穴、膻中穴、太沖穴、心腧穴、足三里穴、肝腧穴、腎腧穴等穴位進行按摩,每天1~5次,每次10min左右。
數據采用SPSS18.0軟件包處理,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產后3天惡露量、產后3天子宮底高度、惡露消失時間以及產后42天的體重指數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產后3天惡露量、產后3天子宮底高度、惡露消失時間以及產后42天的體重指數對比
觀察組產婦產后3天和產后42天的泌乳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觀察組焦慮、抑郁評分改善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2 兩組患者產后3天和產后42天的泌乳情況的對比[n(%)]

表3 兩組產婦接受護理前后焦慮、抑郁評分的對比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對于醫院的護理要求不斷提升,對產褥期婦女提供更好的護理服務也成為臨床上需要重點考慮的內容。中醫理論認為,女性以陰血為體、陽氣為用,產婦分娩完成之后,由于母體消耗了大部分的氣血,導致產婦產后出現氣虛血虧、營衛失和等,對于產后的恢復具有很高的要求。每個人在體質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所以在對產婦進行產褥期護理時,要根據產婦不同的體質采取合理的護理措施。根據現代中醫學理論,可以將人的體質分為氣虛體質、特稟體質、濕熱體質、氣郁體質、血瘀體質、平和體質、陽虛體質、痰濕體質、陰虛體質等體質類型,在對產婦進行產褥期護理時,根據中醫體質理論加強對產婦的護理能夠取得較好的護理效果[3]。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產后3天惡露量、產后3天子宮底高度、惡露消失時間以及產后42天的體重指數均明顯低于對照組,說明對產婦進行中醫體質辯證護理效果顯著。母乳的營養成分全面,營養比例最適合嬰兒的生長發育和消化,可以防止嬰兒營養不良,增強嬰兒抵抗力,母乳都是嬰兒最好的食品,其他任何乳制產品都不可替代的。很多產婦會出現產后泌乳不足的情況,中醫認為產后泌乳與臟腑功能關系密切,導致產后乳汁不足或全無的主要病機為乳汁生化不足或乳絡不暢,常見病因有脾胃虛弱、氣血虛弱、肝腎虧虛,肝郁氣滯或痰濕壅阻等,可分為氣血虛弱型、肝郁氣滯型和痰濕壅阻型三種證型。女子妊娠期間,為滿足胎兒生長發育的需要,以血養胎,產后氣血虧虛,所以其陰更虛,而乳汁為陰血上行所化,陰虛則易出現缺乳[4]。產后密如不足為產后母乳喂養帶來不便,中醫體質辯證護理關注產婦心理、生理變化,降低心理、生理因素對產后泌乳帶來的不良影響,同時明確產婦泌乳不足的原因,對產婦進行針對性護理,針對偏頗體質給予針對性的調理,可以更好地防治產后缺乳等其他產后疾病,促進母嬰健康。結果顯示,觀察組產婦產后3天和產后42天的泌乳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說明中醫體質護理在改善產婦產后泌乳方面效果顯著。此外,中醫護理理論還比較強調對產婦的情志護理,為患者產婦的恢復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礎,改善產婦產后的焦慮、抑郁癥狀,讓產婦能夠以更加積極的心態完成身體的調理,增強對產婦身體的調理效果。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焦慮、抑郁評分改善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說明對產婦的情志調理也起到了較好的效果。
綜上所述,在對產褥期婦女進行護理時,采取中醫體質辨證護理方式能夠取得更好的護理效果,產婦的體質能夠獲得較快的恢復,產后泌乳情況以及焦慮、抑郁癥狀都能夠得到顯著改善,是一種較為理想的產褥期婦女護理方式,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