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雪薇,楊 琳*
(甘肅省婦幼保健院,甘肅 蘭州 730050)
隨著我國目前老齡化問題的日益突出和“二胎政策”的開放,目前我國孕產婦數量急劇增多,對于孕產婦及嬰兒的健康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重視。孕期中孕婦的營養直接影響胎兒在母體內的生長發育,所以孕期營養尤為重要。為了使孕婦更加注重和提升對孕期營養的認識,保證孕婦和胎兒的安全,本文就主要探究產科門診開展合理飲食營養指導的臨床應用效果,主要內容如下。
選取本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產科門診所收治的孕婦90例,將這些孕婦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5例。對照組45例孕婦中,年齡為23-38歲,平均年齡為27.4±3.2歲,孕周為31-38周,平均孕周為(33.2±2.1)周;觀察組45例孕婦中,年齡為24-39歲,平均年齡為28.1±2.5歲,孕周為33-41周,平均孕周為(34.1±2.4)周,兩組孕婦在年齡、孕周等等一般資料比較中無明顯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孕婦實施常規的孕期檢查和指導,觀察組孕婦在常規管理的基礎上實施飲食營養指導,具體方法為:(1)定期組織和安排患者參加醫院開展的孕期營養培訓,孕婦可根據自身的營養情況和檢查結果,向產科醫生尋求飲食營養計劃制定的幫助,針對孕婦的不同孕周實施有針對性的營養指導。(2)通過MES-O1S20運動功能檢測系統、尿靛甙檢測及營養問卷等檢測判定孕婦的基本營養狀況,哪一項超出或不達標需要指導孕婦采取措施補救,要耐心回答孕婦對孕期營養提出的疑難問題,詳細記錄孕婦在妊娠期間出現的并發癥情況,及時改善營養問題和針對并發癥的改善制定合理、科學的營養計劃,從而保證孕婦妊娠期的營養均衡,才能保證胎兒的正常發育。(3)孕期各階段的營養指導。1.妊娠初期,即孕早期,臨床上處于孕早期的孕婦或多或少都會出現一些妊娠反應,而妊娠反應的出現會使患者的食欲大大降低,這一階段的孕婦通常進食食物較少,而胎兒在發育過程中需要大量營養,因此就需要為孕婦調整飲食結構。2.孕中期的指導。處于這一階段的孕婦食欲較之前有明顯改善,這時需要補充充足的熱量、維生素、微量元素、礦物質及脂肪。3.孕晚期的指導。這一階段可延續孕中期的營養指導,可根據孕婦的情況適當進食點心或果蔬等等,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所有事物要控制好咸度。
觀察并記錄兩組孕婦妊娠期并發癥、營養狀況、嬰兒健康狀況。孕婦基本營養評分標準:基本營養采取自評量表,滿分為60分,得分越高表示營養狀況越好,反之越差;嬰兒健康狀況采取自評量表,滿分為50分,得分越高顯示嬰兒健康狀況越好,反之越差。
SPSS19.0處理數據,計數資料卡方檢驗,計量資料t檢驗,P<0.05為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孕婦妊娠期并發癥發生率、孕期基本營養、嬰兒健康狀況都優于對照組孕婦,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一

表一 兩組孕婦相關指標的比較
在孕期各個階段所需的營養支持是不同的,孕早期著重補充維生素和進食清淡易消化的飲食;孕中期可增加油脂含量豐富的堅果類食物及微量元素的補充;而孕晚期主要是對孕中期營養的延續,在此基礎上可適當增加甜點以補充熱量,。經過不同階段的孕期營養指導,使患者的營養膳食均衡,從而保證孕婦正常生產及新生兒的健康。本文研究結果顯示,實施營養指導的觀察組孕婦妊娠期并發癥發生率、孕期基本營養、嬰兒健康狀況都優于對照組孕婦,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營養指導十分有必要。
綜上所述, 孕期的營養保障對于胎兒的正常發育尤為重要,這就需要孕婦定期做好產檢,因為只有通過產檢才能了解孕婦營養狀況,也就能有針對性的實施營養指導。營養指導的臨床效果十分突出,應當被臨床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