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俊芳,張 琴
(樂山市市中區人民醫院,四川 樂山 614000)
非計劃性拔管(unplanned endotracheal extubation,UEE)是指未經醫護人員同意,患者將插管自行拔出或人為因素(醫護人員操作不當)而導致意外完全(半)脫出或出現并發癥等原因,造成的插管未按照計劃留置需提前拔出[1]。國內胃管UEX發生率為20.51%[2],國外高達28.9%[3]。我科為了規范胃管的管理,降低非計劃性拔管率,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提高患者的滿意度,通過改良傳統固定方法,進行了不同固定方法的比較,取得明顯臨床效果。具體做法和效果報告如下。
選取2017年1月—6月普外科留置胃管患者的查檢資料及統計數據。將改善前(2017年1月2日—3月6日)留置胃管患者設為對照組,共70例,其中男34例,女36例,平均年齡(56.4±2.2),將改善后(2017年4月4日—6月19日)設為觀察組,共70例,其中男32例,女38例,平均年齡(63.2±2.2)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兩組患者均常規方法插入胃管,并記錄導管的名稱、插入深度、日期和時間。
1.2.1 對照組:采用常規紙膠布纏繞交叉固定。
1.2.2 觀察組:采用3M膠布固定,統一粘貼標準,設計為工型和T型。“工”型上面一橫為長4cm,寬3cm,貼于患者鼻頭上,并剪上約0.3×0.4的三個菱形小孔方便鼻翼皮膚透氣,防止壓瘡。中間一豎為2cm×2cm,貼于胃管上,下面一橫為長4cm,寬1cm,左右疊繞于胃管上?!癟”型上面一橫為長5cm,寬2cm,貼于上唇,一豎為5×3cm,左右固定于胃管上。“工”型與“T”型交替固定于鼻翼和上唇。
1.3.1 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分析,實施前后計數資料采用率(%),比較采用x2檢驗,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表1 留置胃管管理質量比較

表2 管道標識、非計劃性拔管及鼻翼皮膚壓瘡比較
如表1顯示,在研究中發現對照組患者在胃管管理質量中主要存在膠布粘貼不規范、管道分級管理未落實、健康教育不全面、并發癥未重視,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0.04),有統計學意義。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醫療服務質量有著更高的要求,安全護理是醫院服務質量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4]?,F如今我國還無管道的分級管理制度,無統一的管道分級標準,本研究之前我院無管道的分級管理制度,患者的管道未實行標識管理,留置胃管的非計劃性拔管占據科室不良事件首位?;颊邤y帶的管道關聯疾病的轉歸甚至生命。管道標識的應用可以減少護理失誤與隱患,降低護理風險。規范醒目的管道標識對護理人員起到提醒、警示作用,減少差錯[5],同時對患者及其家屬也起著護理安全重要性的健康教育[6]。此次調查研究后我院完善了管道分級管理制度,制定了管道風險評估表,全院規范了管道分級管理標識(高危管道紅色標簽、中危管道黃色標簽、低危管道藍色標簽),落實了管道的標識管理。管道標識采用一次性粘膠紙,包括管道名稱,置管日期,置管深度,執行者簽名,使用記號筆細頭填寫。醫院統一采購,標簽大?。?cm×2.5cm。其中對留置胃管標識給予明確的分級(規定:吻合口以下的胃管為高危、吻合口以上及普通胃管為低危)。標識對折貼于距鼻翼15cm的胃管上,距鼻翼過近刺激病人面部及影響病人美觀,距鼻翼過遠往往被衣服或被服遮蓋,不能起到警示作用。在全院建立管道風險評估系統,建立三級管道安全網絡[7](護士長—導管質控小組—責任護士),將促進護理??瀑|量的提升。
胃管脫落是臨床風險管理不容忽視的重點問題之一,它直接關系到患者的安全及有效治療[8]。在普外科,胃管的非計劃性拔管是比較嚴重的護理不良事件之一,特別對于吻合口以下的胃管,一旦發生,可導致吻合口瘺,出血,感染等,因不能重新置入,存在醫患糾紛的隱患。查閱文獻,臨床上很多護理專家和學者對胃管的固定方法進行研究和改良,吳木清等[9]介紹了臨床上各種各樣的固定方法,這些方法優缺點不一而足。我科規范和改進了胃管的固定方法,統一選擇3M膠布固定,統一采用工型和T型粘貼,標準裁剪,隔一天更換膠布,注明更換日期,執行標準化留置胃管管理流程(通過本研究科室制定了留置胃管管理流程),如調查表2顯示,改良胃管固定方法后非計劃性拔管從8.5%下降至2.8%,對提升護理質量,保障患者安全,促進患者康復有積極作用。
留置胃管管理標準化流程關鍵環節就是加強培訓,執行留置胃管管理登記表,明確規定了每班護士觀察膠布粘貼是否牢固、鼻腔粘膜有無干燥壓痕、是否及時更換膠布、膠布使用是工型還是T型、胃管外露長度、是否落實健康教育、當班護士簽名,使胃管護理更細化更到位。安置胃管前要求護士做全面評估,根據患者病情需要和鼻腔情況選擇合適的胃管及安置部位,胃管留置期間使用自制玻璃瓶甘油10ml/瓶,對留置胃管患者每人固定一瓶,更換膠布時用甘油涂抹鼻翼及上唇皮膚,減輕鼻腔的干燥,防止鼻翼皮膚破損,如表2所示,關注并發癥后鼻翼皮膚壓瘡從64.2%下降至0.00%,從而減少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就醫體驗。
“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是公立醫院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強化健康教育,提高患者遵醫行為,可降低非計劃性拔管。研究期間我科針對留置胃管患者制定了健康教育手冊,主要包括:人體消化系統解剖結構、胃管的材質與結構、胃管風險分級、胃管分級標識、安置胃管時配合要領、安置胃管后的注意事項、安置胃管的重要作用。要求護士在留置胃管前3天每班宣教,并讓患者或家屬簽字,不斷加深患者及家屬對留置胃管健康知識的了解,確保了健康教育的落實,提高了健康教育質量,使得患者及家屬能充分認識胃管的重要性,如表2所示,強化健康教育后,提高了患者遵醫行為,降低了非計劃性拔管,使醫生滿意、護士滿意、患者滿意。
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醫學模式的轉變,患者的需要與價值觀念也在持續不斷的更新,護理質量面臨不斷的改進與發展。通過改良留置胃管固定方法,落實管道分級管理制度,強化健康教育,防范了并發癥,降低了非計劃性拔管,從而促進護理專科質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