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林 董寶燕
摘要:超高清數組電視能夠提供更加細膩的畫面,給用戶帶來更全面、優質的感官沖擊,是數字電視未來主要發展趨勢。基于此,本文對超高清電視的視頻處理技術、音頻處理技術、電視傳輸技術、電視顯示技術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超高清;數字電視;技術探析
為獲得更加真實的臨場觀感以及視覺觀感,人類一直在追求更加清晰的圖像以及聲音。超高清數字電視通過各種關鍵技術的支撐,來提高圖像顯示效果以及電視機的整體功能,下文主要對超高清數字電視所采用的關鍵技術進行了分析。
一、視頻處理技術
4K超高清數字電視采用的初始數據比例較大,在4:4:4參照樣本下每秒約為6GB,而8K超高清數字電視采用的初始數據則達到了24GB。所以,應對如此龐大的數據傳輸量,傳統的壓縮編碼顯然不能滿足超高清數字電視的要求,必須要對數字編碼技術進行創新。對此,于2010年,相關視頻編碼專家開始對壓縮編碼進行研究,高效視頻編碼(HEVC)又稱為H.265、MPEG-H part 2,在這種情況下應運而生。該編碼技術適當提高了編碼復雜程度,和AVC相比,該編碼能夠在相同質量水平要求下,提供比AVC高出2倍的數據壓縮比。高效視頻編碼(HEVC)是AVC的拓展技術,二者的基礎技術都是通過比較視頻幀中的不同部分,來尋找到冗余區域(后續幀、單幀),然后再利用簡單的原始像素來替代這些冗余幀[1]。它能有效支持8K超高清數字電視的分辨率,顯著提升了視頻質量。
二、音頻處理技術
超高清數字電視共采用的音頻處理共有22個聲道,電視中間有10個,電視屏幕下方設置3個聲道,電視頂層設置有9個聲道,另外還有三個額外的立體聲聲道。通過22個聲道的組合,可構成一個完善的空間立體聲場。另外,可在22個聲道的技術上,增設兩個低音聲道來完成22.2多聲道音響系統(前方聲場完全覆蓋屏幕區域聲場覆蓋圖像所涉及的所有方向,創造一個三維立體的聽覺沖擊為廣闊的聽音區域,用戶所處區域皆被該聲場所覆蓋),該系統播放的聲音細膩程度吹毛求疵,人耳幾乎無法分辨出真實聲音和該聲道系統聲音的差別,視聽效果極為震撼。22.2多聲道音響系統對數據率的要求比較高,以24bit/s、48kb/s為例,該系統中音頻數據率要求達到了28mb/s,即便是經過壓縮技術進行處理,音頻數據率要求也達到了2.8mb/s。
三、電視傳輸技術
1.光纖傳輸
光纖傳輸是一種以光為信息傳播介質進行傳輸的一種技術,該技術能夠有效滿足視頻傳輸需求,在不利用中繼器的情況下,光纖傳輸最遠所能達到的距離達幾十公里(實際數值會受周圍環境影響)。這對超高清電視傳輸來說有著重要意義。
2.衛星傳輸
衛星傳輸的覆蓋面積比較廣,目前諸多運營商都利用衛星傳輸實現了超高清信號的傳輸。比如,日本天空完美JSAT于2013年就利用衛星傳輸完成了4K超高清信號傳輸比賽,而我國也陸續發布了衛星傳輸4K傳輸技術方案。
3.地面傳輸
地面傳輸技術會受區域影響,該技術有著較為明顯的區域差異。比如,美國所采用的是脫胎于當下MPEG-2的ATSC 3.0,該技術支持H.265(HEVC)Main 10 Profile編碼(壓縮效率提升最高50%以上)以及視頻壓縮,可讓廣播上實現高達25Mbps的數據傳輸;日本則采用的是ISDB-T標準,日本地面傳輸不局限于數字電視傳輸,同時該標準也囊括了聲音以及數據廣播[2]。
四、電視顯示技術
超高清電視想要真正達到卓越的顯示效果,實現超高清顯示功能,就需要在面板、數據處理、信號接收方面達到一定的要求。首先,分辨率為3840*2460的面板可稱之為超高清4K面板,目前已經實現了目標,主流的4K面板分為ISP、VA兩種類型,面板的尺寸主要為65in、55in;其次,驅動接口,目前較為常用的數據接口分為V-by-One、LVDS兩種,其中V-by-One的色彩為12bit,支持屏幕刷新率240hz,每秒數據傳輸速率為3.75Gb/s;LVDS是一種基于低壓差分信號的接口形式(低壓差分信號是一種電子訊號系統,可滿足現今對高效能資料傳輸應用的需求,同時系統供電電壓減低到2伏特),LVDS支持傳輸速率為155Mbps,并且能夠讓信號在差分PCB線上以幾百Mbps的速率進行傳輸,在實現了低壓標準的同時,實現了低功耗、低噪聲[3]。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國內外目前對超高清電視都極為重視,并且相關技術的研究也取得了顯著成效,超高清電視的視頻處理技術、音頻處理技術、電視傳輸技術、電視顯示技術越來越成熟,在不久的將來,超高清電視會逐漸普及,必將極大程度提升人們的視覺、聽覺體驗。
參考文獻
[1]武其達,何小海,林宏偉,et al. 結合幀率變換與HEVC標準的新型視頻壓縮編碼算法[J]. 自動化學報,2018(09):92-102.
[2]于斌. 淺談廣播電視傳輸技術措施[J]. 科學技術創新,2017(1):45-45.
[3]劉華鋒. 高速LVDS接口的FPGA設計與實現[J]. 科技視界,2018(09):104-105+120.
(作者單位:河北廣播電視臺技術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