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于高校來說,體育教學是非常重要的,現階段,我國大多數高校都有較為完備的體育教學評價體系,可以對高校學生體育水平進行判斷。同時,體育教學評價也是衡量體育教學質量的重要指標。但是,我國還有部分高校的體育教學評價方式有待進一步優化。基于此,本文對新教學理念下高校體育教學評價的優化方式進行了探索思考,并且給出了筆者自己的看法。
關鍵詞:新教學理念下;高校體育;教學評價;優化方式
高校體育教學評價是衡量學生體育學習情況以及教師體育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教學評價的重要意義在于通過不同的教學活動參考來展開評價,會使學生對自身體育綜合素質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對學生今后的體育發展也會有很大的幫助。在現階段新理念體育教學要求之下,體育教學的評價已經成為了衡量學生體育綜合素質的重要指標[1]。
一、高校體育教學評價的現狀分析
(一)學生體育參與積極性較低
現階段,在我國高校體育教學活動展開的時候,學生的普遍參與程度較低。這與現階段我國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有一定關系,很多學生開始沉迷于手機電腦等科技產品,而對體育鍛煉已經逐漸失去了興趣,這樣一來,不僅僅會對學生文化課程的學習造成影響,同時也會使學生的身體素質受到嚴重影響。大學階段的學生也處在身心成長的關鍵時期,如果長期缺乏科學合理的體育鍛煉,很容易使學生產生一定的惰性,這對學生今后的學習以及生活都會有很大的負面影響。
(二)學生體育觀念較為薄弱
對于現階段我國高校的學生來說,由于受到傳統的教育思維影響,學生對于體育課程的重要性認知程度不夠,很多學生都是將體育課程與課外娛樂活動劃等號,認為體育課程就是玩耍的課程,是放松的課程,是隨心所欲的課程。但其實這種認知是非常片面的,這也會使得學生體育課程學習的主動性大大降低。此外,教師在展開體育課程教學的時候,也沒有注意對教育范式進行精準選擇以及規劃,往往沒有較為系統的課程安排,這對提升學生體育技能的熟練度也會有一定的影響。學生在進行體育課程學習的時候,應該在主觀意識上對體育課程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給予肯定,這就要求教師在展開教學的時候應該對體育課程的重要性進行闡述,并且使其在學生的心理產生深刻印象。如果學生在體育課程中一直處于被動的狀態,那么對體育教學評價工作的展開勢必會造成一定的影響[2]。
(三)一部分學生沒有樹立起正確的體育學習觀念
由于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一部分體育教師在進行體育課堂教學的時候,依然采用單一的評價模式,這不僅會影響到體育評價結果,同時也會影響到體育教學質量,這也不利于培養學生體育學習的主動性。
二、高校體育教學評價的優化策略
(一)優化體育教學評價機制,提升學生體育活動參與度
對于高校體育教學來說,想要保證體育教學的整體質量,首先應該做到的就是對學生體育活動的參與度以及參與熱情進行全面提升,這就需要對現有的體育教育評價機制進行一定的改善以及優化,體育教學的主要目標是為了提升學生身體素質,從而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因此,在進行體育教學評價優化工作的時候,應該注意與現階段體育教育教學的目標進行精準結合,同時還要在個體性以及主體性等多方面要求的基礎上對教育評價體制進行確定,這樣才能夠保證體育教育評價體制的實用性[3]。與此同時,高校的體育評價觀念也應該進行一定的改變,現階段我國社會經濟以及教育理念的發展早已不能同日而語,教學評價機制的設定不僅僅要體現出對教學效果的重視,還應該對教學過程給予重視,學生體育學習的過程中非常有價值的,只有將傳統教學評價模式中的弊端抹去,才能夠保證評價機制的準確程度。例如,體育教師在進行乒乓球課堂教學的時候,在講解完理論知識以及示范動作之后,要讓學生在課堂上展開乒乓球對抗活動,教師對學生的隨堂練習情況進行精準記錄,并且將其作為今后評價工作展開的重要依據。
(二)注重發揮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作用,提升學生課堂參與積極性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當中,高校在展開體育教學的時候,往往是以教師為中心,學生是嚴格按照教師的規定來展開學習,這對學生的體育學習會有一定限制,同時也很難有效培養起學生體育學習的情緒,長期以往必然會造成學生體育課程參與度較低的情況出現。因此,在展開體育教學的時候,教師應該充分重視起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位置,這也是加強教師對現階段學生學習興趣取向了解的重要手段之一,這樣才能夠使教學評價發揮出更加積極的意義。體育教育評價體系的建設應該是具有時效性以及精準性的,同時在對學生進行評價的時候,還應該更好的體現出評價的多樣性,不能只是對學生一方面的表現進行評價,這樣很難起到理想的評價效果[4]。例如,教師在展開羽毛球教學的時候,在對學生羽毛球學習情況進行評價的時候,應該綜合多方面的情況來展開,其主要包括學生的課堂表現情況、學生是否有遲到早退的情況、學生羽毛球技能水平等等幾個方面,這樣可以保證最終的評價更加客觀準確,同時也使得體育教學評價機制的完整性以及主體性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三)深化學生體育觀念認知,培養學生體育學習興趣
現階段,我國高校學生普遍存在體育學習興趣較低的現象,這與時代的發展和教學理念轉變不及時都有直接關系。教師應該讓學生對體育課程產生正確的認知,從而對體育課程學習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有更加全面的理解。對于高校而言,體育課程教學并不是文化課程的輔助,而是一門獨立的并且非常重要的活動課程,一定要從獨立性上改變學生對體育課程固有的看法,這樣才能夠保證學生可以更好的融入到體育活動中。教師在展開體育教學的時候,應該將現階段學生的自身素質與體育課程要求進行結合考慮,從而保證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5]。例如,教師在進行體育教學的時候,可以開設多種體育項目教學活動,無論是羽毛球、網球、籃球以及乒乓球都會有其各自不同的受眾群體,這種多樣性的教學模式會給學生更大的選擇的余地,同時也豐富了體育課程教學的內容,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對體育項目進行選擇。由于在教學活動中學生成為了主體,成為了主動選擇體育項目的人,因此,其體育學習的主動性以及體育活動的參與熱情勢必會得到很大的提升。
結束語
現階段,我國教育背景已經發生了一定的改變,在教學新理念的要求之下,高校體育教師在展開教學的時候,不僅僅要對課堂教學的環節進行精準安排,同時還要保證教學評價的準確性。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當中,我國高校體育教學評價都存在較為片面的情況,要對其評價方式進行優化以及完善。教學評價是實現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手段,多樣化的評價方式可以起到綜合評價的效果,從而使評價工作的展開更加系統化、全面化。教師在展開體育項目教學的時候,也應該對體育項目的種類進行提升,從而給學生更多的選擇,讓學生按照自己的喜好來選擇體育學習的項目,這樣可以有效保證學生體育綜合素質得到有效提升,對培養學生體育學習的興趣也會有很大的幫助。
參考文獻
[1]歐先亮,譚傳新.新教學理念下高校體育教學評價的優化方式思考[J].當代體育科技,2017,7(3):4-5.
[2]戴鵬.高校體育在新教學理念下的教學評價分析[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14(005):20.
[3]吳坦.新教學理念下高校體育教學評價實施現狀的研究[J].田徑,2017,25(005):21-22.
[4]高賀.高校體育在新教學理念下的教學評價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7,7(23):5.
[5]夏君玫,余玲,胡劍宏,等.“以人為本”理念下創新高校體育教學學業評價模式[J].創新與創業教育,2016,7(3):122-124,127.
作者簡介:管玉蓉(1969.1—)女,漢,四川綿陽人,綿陽師范學院,大學本科,副教授,主要從事體育教育,621000
(作者單位:綿陽師范學院)